江苏省盐城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292829041 上传时间:2022-05-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盐城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盐城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盐城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盐城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卷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先秦时期,有思想家提出:“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这些主张()A. 强调了君主集权的重要意义 B. 代表了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C. 蕴含了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 D. 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2. 下图是四川出土的东汉“酒肆”画像砖。据此图推断,东汉时期()A. 城市生活丰富多彩 B. 商人社会地位提升C. 粮食产量显著提高 D. 抑商政策逐渐松弛3. 北

2、宋时期,可考的87位参知政事的平均任期只有30个月,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为9年5个月,任职时间最短的只有1个月。这一现象表明()A.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加剧 B. 官僚机构行政效率显著提升C. 中枢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D. 通过人事任免皇权得到加强4.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彼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自娱娱人。彼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这说明元曲()A. 注重发挥娱乐教化功能 B. 追求艺术创作的真情实感C. 有力鞭挞当时社会现实 D. 能够彰显作者的个性风格5. 明清时期,民间刻书以书商刻书为甚。“射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图书促销手段层出

3、不穷,常见的有巧立书名、借用序跋、利用插画、化用评点、美化装帧等。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活字印刷技术日趋成熟 B. 政府鼓励民间刻书业的发展C. 社会经济与城市的繁荣 D. 文化消费成为市民生活习惯6. 1841年,林则徐被道光皇帝发配前往伊犁。途中,他与魏源在镇江相遇时,依然十分关注战局的发展,倾吐了“患无己时,且他国效尤”的担忧。由此可见,林则徐()A. 突破天朝上国思想的束缚 B. 洞察新旧交替的时代变局C. 提出“师夷长技”的主张 D. 具有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7. 1874年9月,轮船招商局在申报发布公告:“今届一年结总之期,除将办理情形及总账刊刻分送外,务请在股诸公于八月

4、初一日午刻至本总局看账议事,凭折取利。倘远在他省,即请就近赴各分局看账,凭折支利。特此布闻。”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A. 采用近代企业经营模式 B. 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C. 初步达成“自强”目标 D. 己具官僚资本主义雏形8. 右图是漫画战争病患者的末日(1937年),该漫画反映了()A. 正面战场日本侵略者的嚣张 B. 敌后战场军民团结抗敌的士气C. 战争初期敌我双方力量悬殊 D. 中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斗志9. 粟裕回忆:“这是一场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与蒋军在华东战场上一次正面的大规模较量,表明了我军的作战指导、指挥艺术、战斗技术和军队士气都大大高于敌人。”这场“大规模较量”()A. 为北

5、平和平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B. 起到了扭转全国战局的作用C. 成为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D. 挫败了国民政府的和谈阴谋10. 1952年12月,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毛泽东为大会题词(见右图)。该题词表明()A. 抗美援朝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B. 卫生健康工作与三大改造协同推进C. 所有制变革己深入到卫生工作领域D. 卫生工作成为一五计划的重要任务11. 1979年,中共中央提出对贫困地区的粮食、棉花、油料、畜产品、水产品等农副产品提高收购价格,给予贫困地区1至5年的农业税减免,对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小企业、个体商贩等均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等优惠。由此可见()A. 党和政府的

6、扶贫方略趋于成熟 B. 扶贫工作与农村改革同步进行C. 非公经济率先在贫困地区试点 D. 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12.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有人直言不讳自己是自由思想家,但死亡迫临时会与教会和解;大多数学者虽痛感教皇的罪恶,但还是乐于接受教皇的聘用。这些现象说明 ()A. 文艺复兴的发展依赖神权庇佑 B. 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尚未成熟C. 文艺复兴时学者缺乏虔诚信仰 D. 当时知识分子尚未真正觉醒13. 斯文贝克特在其著作棉花帝国中指出,自1809年利物浦棉花交易所正式成立后,“利物浦价格”成为全球棉花贸易的晴雨表,英国成为了世界棉织品贸易的领头羊,而印度、中国和奥斯曼帝国从全球的生产国转变为

7、欧洲棉纺织品的购买国。这反映了()A. 技术力量改变经济格局 B. 国际贸易开始出现制度化趋势C. 棉纺织业推动工业革命 D. 自由贸易政策的效果颇为显著14. 表1是19271936年苏、美、日、德、法、英六国粗钢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引自日本钢铁联盟钢铁统计委员会在1970年出版的钢铁统计要览)。据此可知()表1年份苏联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1927 358.84 565.6168.51 626.7838.0924.31929485.45 733.9229.41 621.0971.6979.11931562.02 636.2188.3826.9781.6528.619351 252.03

8、 464.0470.41 641.9627.71001.719361 633.94 853.4522.31 917.5670.81 197.4A. 苏联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 美国工业生产形势持续向好C. 日本经济已进入高速发展期 D. 西欧国家因危机而陷入衰退15. 1949年,美国制定出口管制法,对中国实施“贸易管制”,禁止向中国输送包括军火、钢铁、车船在内的战略物资。1996年,美国操纵签署瓦森纳协定,主要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实行技术出口的禁令。这主要反映了美国()A. 固守对华外交孤立政策 B. 利用技术优势推行单边主义C. 打压中国图谋由来已久 D. 极力阻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

9、6. 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爆发后,美苏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美苏粮食贸易协议,协议规定苏联每天向美国出口20万桶石油,同时苏联每年至少进口600万吨美国粮食,否则协议作废。由此可见,当时()A. 苏联在两极对抗中处于劣势 B. 美国对苏联经济依赖程度加深C. 冷战局势的缓和存在可能性 D. 苏联被卷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52分。其中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17.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二战后初期,日本吉田茂政权在政治上始终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10月,中苏两

10、国在对日关系的联合宣言中传递了力图实现同日本邦交正常化的信息,日本以与自由主义阵营各国强化关系是日本最为迫切的外交课题为理由,拒绝了中国和苏联的请求。日本外相冈崎胜男访问台湾时,表明日本政府既然和台湾当局建立了正式关系,就不能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摘编自张文彬日本对华政策19521972转变期间民间因素的影响评析材料二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在军事和防务政策上强调法国的独立性,十分重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重要地位,希望推动对华关系。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戴高乐要发展中法关系的言行,希望通过中法关系的突破,来推动中国同其他西欧国家的关系。1964年,法国与中国建交,成为西方大国中同中国建交最早

11、的国家。法国的这一举动进一步推动了美国国内围绕对华政策的讨论,影响了后来尼克松的对华政策。摘编自翟强从隔阂到建交: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四年的中法关系(1)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50年代日本、法国对华政策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8分)(2)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中日、中法关系最终实现正常化的相同因素及重要影响。(8分)18.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口号时间口号1922.7“打倒军阀!”“打倒国际帝国主义!”1927.8“枪杆子里面出政权”1930.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5.12“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45.

12、8“和平”“民主”“团结”1946.8“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1948.12“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摘编自李树新口号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9. (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在塑造华夏正统过程中,北魏政治文化具有特殊性,其礼仪仍保留有拓跋鲜卑旧俗,但北魏吸纳华夏礼仪、开创新局的态势不容小觑。虽偏安江南,东晋南朝在礼仪制度上居于优势地位,仍以华夏文化正统自居。道武帝开国以后,北魏统治者华夏认同观念潜滋暗长。延至孝文帝,自觉塑造华夏正

13、统的意识更为突出。中书监高闾认为判别华夷的标准在于是否“地据中夏”,具有鲜明的政治地理的概念。同样在文化标准上,北魏虽然有限度地承认南朝作为华夏政权的合法性,但以“中夏”自居,视南齐为“南夏”。由此可见,北魏正统观念存在地域与文化两种不同的判别标准,但无论具体标准为何,均凸显出孝文帝积极塑造北魏为华夏正统王朝的强烈意识。摘编自赵永磊争膺天命:北魏华夏天神祭祀考论(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塑造北魏为华夏正统王朝”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6分)(2) 据材料概括北魏政治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政权塑造华夏正统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20. (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

14、料论我国革命(评尼苏汉诺夫的札记)是列宁1923年1月16日和17日口授的一篇具有纲领意义的重要文章。文章批驳了苏汉诺夫等人借口俄国缺乏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来否定十月革命的论调,科学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应不应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能不能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根本性问题。列宁认为苏汉诺夫等人对马克思的“在革命时刻要有极大的灵活性,这个指示,他们完全不理解,甚至没有注意到。针对苏汉诺夫等人的批评,列宁明确指出“首先要投入真正的战斗,然后便见分晓”。列宁回顾十月革命以来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后指出,我们“然后就看到了像布列斯特和约或新经济政策等等这样的发展中的细节(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细节)。现在已经毫无疑问,我们基本上是胜利了”。摘编自重温列宁论我国革命(评尼苏汉诺夫的札记)(1) 据材料并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说明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对“在革命时刻要有极大的灵活性”这一指示的实践。(6分)(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认为“我们基本是胜利了”的历史依据。(6分)20202021学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卷(盐城)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D2. C3. D4. B5. C6. D7. A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