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土壤分类理论、方法概述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92815288 上传时间:2022-05-1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土壤分类理论、方法概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四章-土壤分类理论、方法概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四章-土壤分类理论、方法概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四章-土壤分类理论、方法概述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四章-土壤分类理论、方法概述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土壤分类理论、方法概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土壤分类理论、方法概述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土壤分类理论、方法土壤分类理论、方法 一、土壤分类的目的和意义l土壤分类是根据土壤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自然性状,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把自然界的土壤划分为不同的类别。l土壤分类,是土壤科学发展水平,尤其是土壤地理学和发生学发展水平的标志。l土壤分类是土壤调查和制图的基础和工具,是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发挥土壤生产潜力,进行土地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推广农业技术的依据,是国内外土壤科学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l分类的成果,在理论上反映土壤科学发展水平,在实践中为农业生产服务。 土壤分类因其发生、属性的研究而不同,迄今为止国际土壤分类因其发生、属性的研究而不同,迄今为止国际上尚没有统一的分类体系。上

2、尚没有统一的分类体系。(一)土壤发生学分类 1、理论依据 观点:观点:强调土壤与成土因素与地理景观之间的发生联系,强调土壤与成土因素与地理景观之间的发生联系, 以以成土因素成土因素和其对土壤发生的影响为土壤分类的和其对土壤发生的影响为土壤分类的 理论基础,理论基础,结合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作为土壤分结合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作为土壤分 类的依据。类的依据。( (依据地理分布规律性依据地理分布规律性) 代表国家:代表国家:前苏联、越南、缅甸和东欧的一些国家前苏联、越南、缅甸和东欧的一些国家 二、世界土壤分类简介 土壤发生学分类理论基础是道库恰耶夫的成土因素学说。l土壤随成土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成土因素中

3、的气候有分布规律,故产生的土壤亦具有地理分布规律。因此,土壤分类应以土壤形成与演化的地理环境作为主要依据。l现代土壤发生学分类强调成土条件、成土过程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和土壤属性土壤属性三个三个因子的结合。因子的结合。 2、代表分类体系前苏联土壤分类 前苏联的土壤分类为地理发生学分类,以前苏联的土壤分类为地理发生学分类,以伊万诺娃伊万诺娃1976年年出版的出版的苏联土壤分类苏联土壤分类为代表。为代表。 (1 1)分类的基本原则)分类的基本原则 以以土壤发生学土壤发生学为理论基础,以为理论基础,以土壤形成条件、过程、和属土壤形成条件、过程、和属性性(土壤形态和微形态特征、土壤物理、化学、物理化学

4、、矿(土壤形态和微形态特征、土壤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矿物生物特征等)物生物特征等)相结合为分类依据相结合为分类依据。 (2 2)分类单元)分类单元 分类系统共分分类系统共分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亚种、变种、土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亚种、变种、土系、土相系、土相等等8级。级。 3、发生学分类的缺点:(1 1)分类依据侧重成土因素,对土壤本身属性研究不足;分类依据侧重成土因素,对土壤本身属性研究不足;(2 2)侧重研究中心地带的典型土壤类型,对过渡带土壤侧重研究中心地带的典型土壤类型,对过渡带土壤 注意不足;注意不足;(3 3)指标界限不明确,定量化不足;指标界限不明确,定量化不足;(4 4

5、)过分强调地带性因素,将自然带与土壤带混淆;过分强调地带性因素,将自然带与土壤带混淆;(5 5)侧重自然土壤,)侧重自然土壤,对耕作土壤注意不足;对耕作土壤注意不足;(6 6)连续命名法比较拖沓冗长,不便使用。连续命名法比较拖沓冗长,不便使用。 (二)(二)土壤诊断学分类土壤诊断学分类属美国首创属美国首创1、理论依据 观点:观点:分类依据的具体指标是可以直接感知和分类依据的具体指标是可以直接感知和定量测定量测 量的土壤属性量的土壤属性,划分的标志是,划分的标志是诊断层和诊断特诊断层和诊断特 性性。 l诊断层: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 的土层。l诊断特性:能够鉴别土壤类型,并有

6、定量指标的土壤性质。 代表国家:代表国家:世界上有世界上有45个国家直接使用美国土壤分类系统,个国家直接使用美国土壤分类系统,80个国家做为第一和第二分类方案,个国家做为第一和第二分类方案, FAO/UNESCO采用。采用。 2、美国土壤系统分类 美国土壤的诊断分类自美国土壤的诊断分类自20世纪世纪50年代开始制订,年代开始制订,1975年年正式出版正式出版土壤系统分类土壤系统分类一书。一书。成为国际土壤分类历史上成为国际土壤分类历史上又一次巨大变革的起始。又一次巨大变革的起始。 (1)分类单元及划分原则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土壤按照土纲、亚纲、土类、亚类、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土壤按照土纲、亚纲、

7、土类、亚类、土族及土系等划分土族及土系等划分6级。级。 图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土纲与母岩风化、土壤发育相互关系图式 (2)美国土壤诊断分类的优缺点l优点:优点:分类指标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主,利于观测与度量。分类指标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主,利于观测与度量。分类的属性的数据库建设,为自动分类提供了可能。分类的属性的数据库建设,为自动分类提供了可能。采用拉丁文和希腊文的拼缀命名,简明扼要,易理解。采用拉丁文和希腊文的拼缀命名,简明扼要,易理解。l缺点:缺点:分类指标过于繁琐,且某些高级单位概括过广,如淋溶土分类指标过于繁琐,且某些高级单位概括过广,如淋溶土的淋溶过程的物质差异较大;干旱土包含钙积土、

8、发育程的淋溶过程的物质差异较大;干旱土包含钙积土、发育程度低的土壤及盐分引起的生理干旱土等。度低的土壤及盐分引起的生理干旱土等。美国土壤分类未重视耕作土。美国土壤分类未重视耕作土。土系未反映根系生长,且土系间缺乏联系。土系未反映根系生长,且土系间缺乏联系。诊断层、诊断特性的定义和划分还有争议的地方。诊断层、诊断特性的定义和划分还有争议的地方。 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土壤分类中国土壤分类p 引言引言p 中国土壤的地理发生学分类中国土壤的地理发生学分类p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一、引言l我国土壤分类研究大致分三个时期:1949-19531949-1953:继承先前所建立的土壤分类系统;:继

9、承先前所建立的土壤分类系统;19541954年年后,开始土壤发生学分类研究后,开始土壤发生学分类研究19801980年后,开始以年后,开始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依据的土壤系统分类为依据的土壤系统分类 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分类系统(1988)属发生学分类。南京土壤所组织了1991年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属诊断分类。 土壤学会拟订的土壤学会拟订的全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全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1978)及及二次普查后汇总的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二次普查后汇总的中国土壤分类系统(1988)是我国土壤)是我国土壤发生学分类的典范。发生学分类的典范。 (一)分类的原则发生学原则:发生学原则:以成土因素、

10、成土过程及土壤属性为基本分以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及土壤属性为基本分类依据,把土壤作为历史自然体进行分类。类依据,把土壤作为历史自然体进行分类。统一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将将耕种土壤与自然土壤耕种土壤与自然土壤统一分类,揭示其发统一分类,揭示其发生上的联系与演变规律。生上的联系与演变规律。 二、中国土壤的地理发生学分类 (二)分类系统与分类依据(二)分类系统与分类依据 二次普查的中国土壤分类系统,采用土纲、亚纲、土类、二次普查的中国土壤分类系统,采用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变种亚类、土属、土种、变种7级分类,以级分类,以土类和土种土类和土种为基本为基本分类单元。分类单元。 1、土纲:、土

11、纲:根据土类间的根据土类间的发生联系与性状上发生联系与性状上的的共性概的的共性概括为土纲,全国分括为土纲,全国分铁铝土、淋溶土、半淋溶土、钙层土、铁铝土、淋溶土、半淋溶土、钙层土、干旱土、漠土、初育土、半水成土、水成土、盐碱土、人干旱土、漠土、初育土、半水成土、水成土、盐碱土、人为土、高山土为土、高山土等等12个土纲。个土纲。 2、亚纲:、亚纲:根据成土过程中根据成土过程中土壤水分与温度土壤水分与温度的差异将土的差异将土纲划为不同的亚纲。铁铝土纲分为纲划为不同的亚纲。铁铝土纲分为湿热铁铝土和湿暖铁铝湿热铁铝土和湿暖铁铝土土两个亚纲。两个亚纲。 3 3、土类:土类:分类基本单元分类基本单元,是在

12、一定综合自然条件或人为,是在一定综合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下,经过一个因素下,经过一个主导或几个附加次要成土过程主导或几个附加次要成土过程,具有,具有一定相似发生层次。划分依据:一定相似发生层次。划分依据:l地带性土壤类型与地带性土壤类型与生物、气候条件生物、气候条件吻合;非地带性土壤吻合;非地带性土壤类型受类型受母质性质、潜水位高低母质性质、潜水位高低的影响。的影响。l在自然或人为作用下,具有一定特征的成土过程:在自然或人为作用下,具有一定特征的成土过程:灰化灰化过程或潜育化过程、粘化过程、富铝化过程、熟化过程过程或潜育化过程、粘化过程、富铝化过程、熟化过程l每一个土类具有独特的每一个土类具有独

13、特的剖面形态剖面形态及及相应属性相应属性,尤其具有,尤其具有鉴定土壤类型的诊断层,灰化层、粘化层、潜育层等鉴定土壤类型的诊断层,灰化层、粘化层、潜育层等l同一土类内,具有相似的同一土类内,具有相似的肥力特征和改良利用方向肥力特征和改良利用方向与途与途径,如红壤的酸性、盐碱土的盐基离子含量、褐土的干径,如红壤的酸性、盐碱土的盐基离子含量、褐土的干旱问题等。旱问题等。 4 4、亚类:亚类:土类内根据不同土类内根据不同发育阶段发育阶段与不同与不同土类间的过渡土类间的过渡,进一步划分所得。进一步划分所得。l褐土分为褐土分为淋溶褐土和石灰性褐土淋溶褐土和石灰性褐土l主要成土过程中附加的主要成土过程中附加

14、的次要成土过程次要成土过程,盐土和草甸土间的过,盐土和草甸土间的过渡类型:草甸盐土亚类和盐化草甸土亚类。渡类型:草甸盐土亚类和盐化草甸土亚类。5 5、土属:土属:土属是土类内由于土属是土类内由于地方性因素导致的区域性差异地方性因素导致的区域性差异a)a)成土母质型:成土母质型:残积、洪积、冲积母质;酸性、基性母岩风化残积、洪积、冲积母质;酸性、基性母岩风化物物b)b)地形部位特征:地形部位特征:岗坡地岗坡地干燥、温暖;洼地或阴坡干燥、温暖;洼地或阴坡冷冷湿。湿。c)c)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矿化度、土壤化学组成地下水矿化度、土壤化学组成d)d)古土壤残留特征:古土壤残留特征:残余盐

15、土、残余沼泽土、残余干旱土残余盐土、残余沼泽土、残余干旱土e)e)耕作影响:耕作影响:某些农业土壤,如黄垆土、黄刚土等某些农业土壤,如黄垆土、黄刚土等 6 6、土种:土种:基层分类的基本单元。同一土种发育在相同的基层分类的基本单元。同一土种发育在相同的母质母质上,具有相似上,具有相似发育程度发育程度和和剖面层次剖面层次排列。排列。 主要发生层的主要发生层的排列顺序、厚度、质地、结构、颜色、有排列顺序、厚度、质地、结构、颜色、有机质含量机质含量和和pHpH值值基本相似,量上稍有差异。基本相似,量上稍有差异。7 7、变种:变种:土种内根据某些性状的差异,如表土的质地变土种内根据某些性状的差异,如表

16、土的质地变化;表土层下次要的质地层次出现;质地层次厚度或层化;表土层下次要的质地层次出现;质地层次厚度或层位变异等。位变异等。 采用分级命名与连续命名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分级命名与连续命名相结合的方式 土纲、土类可单独命名,亚纲、亚类、土属、土种土纲、土类可单独命名,亚纲、亚类、土属、土种变种则采用连续命名法。变种则采用连续命名法。l亚纲名称为在土纲名称前加形容词;亚纲名称为在土纲名称前加形容词;l土类名称以土类名称以习惯名称习惯名称为主;为主;l亚类名称为在土类名称前加形容词构成;亚类名称为在土类名称前加形容词构成;l土属名称从土属名称从土种中概括选择土种中概括选择;l土种和变种名称从当地土种和变种名称从当地土壤俗名中提炼而得土壤俗名中提炼而得。(三)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分类的命名系统(三)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分类的命名系统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二次普查后1988年出版):共分12个土纲、27个亚纲、60个土类、234个亚类。土纲土纲亚纲亚纲土类土类 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进展(诊断分类)19851985年我国开始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年我国开始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19991999年出版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