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292814642 上传时间:2022-05-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22分)1下面选项中,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污秽(hu) 愧怍(zu) 妇儒(r)皆知 气冲斗牛(du)B震悚(sn) 亘古(n) 鲜为人知(xin) 沥(l)尽心血C诘(ji)问 校对(jio) 以身作责(z) 鞠躬尽瘁(cu)D殷红(yn) 嗥鸣(ho) 锲(qi)而不舍 深恶(w)痛绝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一个人对自己信仰和追求的东西,必须具有的精神,具有泰山压顶也不弯腰的意志,还要有忍耐人间一切艰辛苦难的毅力,可能到达彼岸。否则,或许能挺得住一阵子,是

2、十年二十年,但往往不能坚持到最后,像一个参加万米长跑的运动员,尽管已经咬紧牙关跑完九千九百米了,在最后的一百米挺不住了,倒在跑道上。A百折不挠 就 或许 B百回千转 才 甚至C百折不挠 才 甚至 D千回百转 就 或许3仔细阅读下面的句子,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A.他想消化尽、吃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B.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D.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4将下面的句子组成完整语段,其中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一部好小说

3、或是一部好戏都要当作一首诗看。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里面有有趣的故事。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A BC D5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生死场等。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文中深切怀念了“我”的保姆长妈妈。C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

4、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D木兰诗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刻画了一位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的形象。6古诗文默写。(7分)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木兰诗中概括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激烈悲壮的诗句是:,。望岳一诗中“,”两句,表现了诗人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登幽州台歌中直抒胸臆,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二、阅读理解(48分)(一)阅读游山西村,按要求回答第78题。(4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

5、,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7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B首联写农家招待客人。一个“足”字,体现了“丰年”的富足,也表达了农家款客的盛情。“莫笑”二字,则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C颈联写乡俗民事,对村民的服饰、行为和习俗的描写,展现出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诗句中的“春社”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8“山重水复

6、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写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请简析其中所蕴含的哲理。(2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古文,按要求回答第912题。(12分)【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7、,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注释:伤:哀伤,叹息 隶:属于 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焉:他,代指仲永收:聚,团结 邑人:同县的人 宾客:用宾客的礼仪款待他的父亲 利:以为有利的扳:通“攀”,牵,引 谒:拜访 9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但当涉猎 涉猎: 未尝识书具 尝: 余闻之也久 闻: 10用

8、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11选出下面句子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 )(3分)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12甲文中吕蒙由昔日的“吴下阿蒙”变得令人“刮目相待”;乙文中方仲永起初“父异焉”“邑人奇之”,最终却“泯然众人” 。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造成两人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成长路上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三) 阅读骆驼祥子选段,按要求回答第1315题。(8分) 现在,怎能占点便宜,他就怎办。多吸人家一支烟卷,买东西使出个假铜子去,喝豆汁

9、多吃几块咸菜,都使他觉到满意。他也学会跟朋友们借钱,借了还不想还;逼急了他可以耍无赖。起初人家都知道他是好体面讲信用的人,所以他一张嘴,就把钱借到。他利用着这点人格的残余到处去借,借着如白捡,借到手便顺手儿花去。人家要债,他会作出极可怜的样子去央求宽限,这样一来,他连一个铜子也借不到了。他开始去骗钱花,凡是以前他所混过的宅门,他都去拜访,主人也好,仆人也好,见面他会编一套谎,骗几个钱;没有钱,他央求赏给点破衣服,衣服到手马上也变了钱,钱马上变了烟酒;他竟变成这个样子。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

10、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老舍骆驼祥子节选,有改动)13选文从三方面写祥子的无赖,依据提示,补充内容。(2分)爱占小便宜- 14从选文可知祥子曾经是“要强的,好梦想的”的人。当初,他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一辆车。为此,他不断奋斗,但先后三次都失败了。请根据你所了解的相关情节,概括写出祥子三次失败的经历。(3分) 15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与命运抗争的人力车夫祥子最终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导致祥子堕落的原因是什么?给大家简要地分享你的理解。(3分) (四)阅读孤独的老乡,按要求回答第1620题。(15分)孤独的老乡夏 阳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第一次盘问小

11、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小吴不是这样。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没干吗呀。”“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我我在找人。”“找谁?”“找老乡。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12、。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黄昏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每一句方言。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我问他:“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