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五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7 文档编号:292748510 上传时间:2022-05-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五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五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五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五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五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五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五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五(2011-2012人教版)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A. 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1. 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的物体:甲:手臂以每秒1次的频率上下挥动;乙:蝙蝠的嘴发出频率为105Hz的振动;丙:用小锤敲音义,音义发生256Hz的振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我们只能听见音义发出的声音,所以丙是声源,其他不是声源B. 甲、乙、丙都是声源,我们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C. 甲

2、、乙、丙都是声源,我们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D. 甲和丙是声源,我们能看见振动或听到声音;乙不是声源,因为我们既看不见振动,也听不到声音2. 下歹0关于声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俗话说“隔音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俗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声音在真空中不可以传播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规律B.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C.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规律D.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4. 潜望镜观察的像是下列情况中的哪一种()A.正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

3、正立等大的虚像5. 下歹0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s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猴子看见水中的“月亮”,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井中水的深度B. 利用照相机照相时,人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C. 幻灯机投影灯片时,银幕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焦距D. 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活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这时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等于10cmb7. 下歹0关丁成像I可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针孔照相机能得到倒立的像B.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物体,其实

4、都是物体的虚像C. 有时摄影师让我们离他近些,是想让底片中的像更大D. 平面镜能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是因为像比物体离镜子更远8. 关丁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9. 对由丁衣物没有放平引起的洗衣机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A.在声源处减弱:放平衣物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关上门窗C.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10.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

5、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改变11. 音乐课上,当老师发音偏高时,到了高音区,多数同学唱不上去,这主要是因为:A. 响度不够B.音量不够C.频率不够D.音色不好12. 电视机的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遥控器来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A.次声波B.超声波C.紫外线D.红外线13. 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丁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14. 小处的底班畔路耀牛扩示,珂醐|:在冒i看到水中平静胡面上群山透过琥肩砖看到看至IA点跳尚M近视哼影瞧题”地应配馨镜做成的眼镜B.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12/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 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 小强的

6、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15. 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活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活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A.凸镜B.凹镜C.凹透镜D.凸透镜16. 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二、填写题(每空1分,共41分)1.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加以辨别。音乐厅正在举行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

7、音轻声伴唱,乂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比男中音的高,音乐会的声音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丁人的听觉具有效应。2. 为了提醒人们不忘国耻,警惕日本帝国主义势力的抬头,在南京大屠杀50周年之际,南京市民捐资铸造了警世钟,警世钟局3m口径约2m当用木棒撞击大钟时,大钟振动的振幅(填“很大”或“很小”),而振动的频率,能发出洪亮而低沉的声音。3. 由丁光的现象,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4.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他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和蓝光。5. 入射

8、光线与平面镜的火角是60o,则反射角大小是,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他的距离为m。小牛有一块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若想用它做一个模型照相机,则景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若想用它做投影仪的镜头,贝U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若想将它作为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6. 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用的光学仪器是成一个放大的图像的原因是物体距离时,成一个立、的.像。小明把这个透镜朝向太阳,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5cm处找到一个极小亮的点,那么,小明想要利用这个透镜获得一个缩小的像,应当把物体放在距离透镜处(3)小明利用这只透镜研究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时,应当将透镜放

9、在蜡烛和光屏的,并且调整它们的高度和位置,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上。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的原理图,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活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丁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震动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4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管内空气柱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11.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以传递能量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首调平时说的图4(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

10、做传递信息12.放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或“下”),这是由丁光的的部分看起来向穹折(填“上”折射形成的.13.凸透镜和凹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很广,爷爷戴的老花镜是镜,鱼眼的晶状体比人眼晶状体要凸,其折射光的能力(填“强”或“弱”)一些。14.用放大镜去查看地图,地图应放在焦距.以内,看到的像是像.三、作图题(10分)1.作出ABC在平面镜中所生成的像(2分)2. 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S发出的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在AB方向上,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及这条入射光线。(2分)如图所示的方框中各有一个透镜,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请在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4分)

11、3. 完成图中的光路图。(2分)四、综合题(19分)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能更好透光31.如图1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芳她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便丁确定像的位置实验中她发现当沿桌面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时,始终不能使蜡烛B与已点燃的蜡烛A的像重合,他在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实验中,仔细观察像的位置,会看到平面镜中有两个像,请分析产生两个像的原因.4.某人站在铁路旁,看见远处的铁路检修工人用小铁锤向铁轨敲了一下,他贴近铁轨,过了一会儿听见了两次敲击声。若两求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是度是340m/s)(5分)5.34.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次

12、声音间隔为0.5s,该人离敲击处183.6m,多少米/秒?(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播速度是1530m/s,为了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利用回声探测仪发出信号经0.6s便收到.估算出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是多少?若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船上一气象学家将一只气球凑近耳朵听了听,马上向大家紧急报告“海上风暴即将来临”。就在当天夜里,海上发生了强烈的风暴,试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依据是什么?试卷答案1号g123;45i678)-011213145案()CBIC)(t(C)(C(DDC/X、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D、填空题1、空气、音色2、响度、音调、双耳3、很大、很小4、漫反射5、色散、绿光6、30o27、大于10cm大于5cm小于10cm小于5cm8、(1)凸、小丁、焦距、正、放大、虚(2)大丁10cm(3)中间,同一高度9、C、幻灯机等三、作图题:略四、综合题2、1.12、0.28、1.4图略。3、(1)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形成近视。(2)应戴合适的凹透镜。因为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通过凹透镜的光线再经过晶状体拆射后,使像成在视网膜上。4、4590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