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热应急处理预案

上传人:1779****392 文档编号:292641791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发热应急处理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幼儿发热应急处理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幼儿发热应急处理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发热应急处理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发热应急处理预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XX年X月X日微 风 文 案页码:第15页共15页幼儿发热应急处理预案_幼儿园是公共场所,幼儿又恰恰属于易感人群,一旦有传染病发生极易造成爆发流行。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发热应急处理预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幼儿发热应急处理预案范文1 目的为了有效应对疫情后幼儿园复学,确保幼儿及教职工健康,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避免恐慌、无序,特制定本预案。 2 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幼儿园全体教师职工及园内幼儿具有发热症状的处置需要。2 规范性引用文件(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 号,2022 年 5 月 9 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

2、和国主席令第5 号,2022 年 6 月 29 日修订(3)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第 79 次会议,2022 年 1 月 8 日3 术语和定义3.1 新冠病毒 2022 新型冠状病毒,2022 年 1 月 12 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22ncov。 3.2 发热 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经常保持动态平衡,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体温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使产 热过程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或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3.2 感染性发热 包括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及寄生虫等侵入后引起的发热。4 职

3、责按照应急要求,需要成立发热防控领导组和工作组:4.1 领导组 组长:园长 副组长:教务主任 组员:各职能科室负责人4.1.1 领导组职责 4.1.1.1 负责发热应急预案的策划、审批。4.1.1.2 负责对外联系,向上级组织汇报情况及资料上报。4.1.1.3 负责各类应急物资的购置与审批、存储落实。4.1.1.4 负责根据上级要求制定有关的防疫措施及相关制度的建立。4.1.1.5 负责组织开展园区消毒检查、卫生防疫检查、安全设施设备运行检查及相关联的考核等工作。4.2 工作组 组长:教务主任 副组长:办公室主任 组员:各班班主任、生活老师4.2.1 工作组职责 4.2.2.1 负责按照发热应

4、急预案执行相关内容,并做好记录。4.2.2.2 负责日常幼儿健康状况检查、发热登记及上报工作。4.2.2.3 负责配合做好相关制度的建立与贯彻执行。4.2.2.4 负责做好本范围内的安全、消毒、设施、设备正常运转等工作。4.2.2.5 负责配合领导组做好其他临时性工作。5流程控制与要求5.1 新冠病毒基础认识5.1.1 新冠病毒感染症状 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5.1.2 传播途径 5.1.2.1 直接传播 是患者在打喷嚏、咳嗽或说话时溅出的飞沫,近距离呼出气体后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 5.1.2

5、.2 气溶胶传播 是飞沫混合在空气形成气溶胶被吸入后导致的感染。 5.1.2.3 接触传播 是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5.2 应急预防5.2.1 幼儿入园前由班主任对所在班级全体幼儿出行轨迹进行确认、并登记筛选。对重点区域返回幼儿采取自觉隔离 14 天措施,隔离结束经体温测量无异常后方可入园。5.2.2 幼儿每日入园做好健康监测,入园必须测量体温,逐一登记,发现异常,测量三次后确认情况,如仍然异常及时上报。5.2.3 幼儿课堂注意保持间隔距离 1 米以上,考虑到幼儿较小,要求保教老师将课桌提前固定好。5.2.4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保

6、持适当的户外运动。在户外运动时可分批次安排进行,避免聚集,保教老师做好监督及时提醒工作。5.2.5 教学、办公、生活、活动场所定时消毒,教师、办公场所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流通。5.2.6 食堂、厨房、卫生间等场所保持干净、卫生,并定时消毒。5.2.7 幼儿饭前便后勤洗手,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教师应在课堂上传授幼儿学会洗手方法。5.2.8幼儿午休同样需要保持距离,并在午休结束后开窗通风、消毒,勤晒被褥。5.2.9 做好疫情防护及日常防护的宣传,可通过家长会、班级群、幼儿群等进行广泛宣传,及时了解预防知识及防护措施。5.3 应急物资贮备 应急物资包括:额温枪、水银温度计、消毒液、洗手液、酒精、

7、毛巾、口罩等必须的防护用品、登记册、常用的医疗药品等。5.4 应急处置5.4.1 应急响应分级 5.4.1.1 二级响应事件。发生一般性发热事件,由工作组成员上报工作组组长,并与相关部门联动共同响应。 5.4.1.2 一级响应事件。发生重大、较大类群体性感染事件,随即启动传染病疫情、群体性疾病传染事件应急响应,由领导组直接启动应急预案,同时上报上级部门,请求相关应急救援机构或医疗机构参与处置。5.4.2 应急响应程序 5.4.2.1 二级响应应急处置程序。 (1)各班班主任作为应急响应现场第一人,立刻将情况确认后,上报工作组组长,并由工作组组长向领导组进行汇报。领导组组长在确认情况严重程度后,

8、由工作组人员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对个别发热幼儿进行隔离处置,并定时观察。同时通知家长入园配合处理后续事宜。 (2)在妥善安排好发热幼儿后,还要及时对在园幼儿进行密切监视,并做好日常的维稳工作,及时说明情况,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骚乱。 5.4.2.2 一级响应应急处置程序。 (1)各班班主任作为应急响应现场第一人,发现异常后应立即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与患者避免直接接触或近距离接触,并直接向 领导组组长汇报情况。领导组组长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随即对现场进行确认。安排人员逐一对该班级幼儿进行体温测量,并对发热患者立即采取隔离及防护措施。同时启动群体性传染病事件应急预案,通知副组长召集所有工作组成员就

9、位召开应急处置会议。 (2)班主任联系发热幼儿的家长,尽快入园协助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3)领导组副组长组织园内各部门同时联动,办公室立刻将应急储备物资准备到位,并按顺序进行发放。所有人员对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保持原状,为医疗机构现场取证保留原始材料。 (4)领导组组长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情况,并请求社会机构及医疗机构援助。 (5)考虑到发现人有被传染的可能性,上级部门、社会援助机构、医疗机构到位后,由发现人简要汇报事件情况,随即采取隔离观察措施。 (6)其他部门人员应做好自我保护工作,并严格按照规定听从指挥、统一行动。 (7)做好正常幼儿的隔离及家长的维稳、安抚工作,正确引导,避免骚乱及负面消

10、息传播。 (8)办公室协助园长做好对外调查与配合,并根据事件情况采取集中隔离或必要的分散隔离方法进行医学观察。 (9)保安部门安排人员做好园区出入口管理及园区隔离的警戒,严格把关和检查,园区必须审批后方可进入。5.4.3 应急解除 园区所辖区域在隔离期限内,已隔离人员均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者活动区域全部消毒处理。且未发生新增疑似及确诊事件,由工作组组长根据日常情况向领导组汇报,经领导组长统一请示上级部门,并经审批同意后恢复正常,同时宣布群体性感染事件一级响应解除。5.4.4 后期处置 办公室编写、整理、汇总应急处置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形成书面总结报告,提出整改措施,经审批后上报上级部门备案。

11、6 记录和表格幼儿近期出行轨迹异常登记表 幼儿入园体温监测登记表 应急储备物资明细表 应急处置会议记录 应急处置总结报告幼儿发热应急处理预案范文1、幼儿园保健老师严格执行每日的晨检程序,发现有不舒服的孩子,立即请家长带去医院就医。如果幼儿发烧,严禁入园。2、加强幼儿的一日观察,幼儿在园期间出现不良反映,立即通知家长,如果情况紧急,由保健老师和班主任一道前往医院就医。3、平时加强对幼儿的活动室、寝室、盥洗室、多功能室、网络室、图书室及科学发现室的定期消毒,要求每日开窗通风,每周紫外线灯消毒两次。4、如果一个班级发现有3个及以上孩子在同一时间,生同样的疾病,首先,向区疫病预防中心汇报,紧接着幼儿园

12、及时对该班级幼儿活动的空间进行消毒,对孩子进行必要的预防,根据需要吃板蓝根或大蒜等。5、及时向家长通报,请求家长的配合治疗或预防。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一、意外伤害事故的范围:意外伤害事故是指:在幼儿园发生的,在幼儿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活动等幼儿园及教师组织的一切活动中发生的。它包括跌伤、烫伤、撞伤、摔伤等(幼儿入园时未把孩子交给教师及离园时已经从教师手里接过孩子后等情况不在之列)。1、幼儿发生发生意外伤害时,班级教师应及时报告保健老师和园长。2、幼儿园保健老师能自己处理的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与班主任一同及时送伤者到医院诊治,并及时通知家长和报告托幼办领导。3、如果幼儿所受到的意外伤害较大应

13、及时向教育局报告,并迅速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准备好相关材料。4、妥善处理事故,分清事故责任,按照相关的责任和规定进行赔偿幼儿发热应急处理预案范文一、领导小组: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二、预防措施:1、活动前对幼儿进行纪律和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2、教师进行责任意识的教育,要求教师把严格管理贯穿于本次集体活动的全过程。3、需要车辆的活动,要求车辆单位选派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驾驶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驾驶员和车容、车况、安全性能好的车辆为在园幼儿园集体活动服务。4、活动前,园方派专人到活动场所,实地察看活动器械(具)、设备、设施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三、应急程序:在集体活动中一旦发生事故

14、,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1、报告和报警:发生事故立即报。园外集体活动中的交通事故应当首先报警,然后上报。2、以最快的速度把受伤幼儿送往就近医院救治,并通知家长。3、重大事故的处理移交上级相关部门。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幼儿发热应急处理预案范文1 目的为了有效应对疫情后幼儿园复学,确保幼儿及教职工健康,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避免恐慌、无序,特制定本预案。2 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幼儿园全体教师职工及园内幼儿具有发热症状的处置需要。3 儿童新冠肺炎流行病学新冠病毒对儿童有比较大的危害。各年龄段儿童普遍易感。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其中,密切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家庭聚集性

15、)和无症状感染者是导致儿童感染的主要途径。4 儿童发热鉴别发热是儿童患病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约占儿童就诊症状的1/3。一般来说,如果孩子腋下温度超过37.3 、直肠温度超过38 ,就是发烧了。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以低中热居多,可能有干咳,乏力比较明显,次要表现有卡他症状,不典型表现有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人可以很快进展为呼吸衰竭,或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总的来说,它的潜伏期一般114天,多在感染后37天发病。故发现幼儿突然发热应急处置尤为重要。5 成立发热应急工作小组6 应急机构及职责(1)联络组:负责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联络;监督全园教师防新冠肺炎出现发热、干咳、发力等主要症状。(2)预防组:落实每日幼儿体温和健康报告、登记、统计、追踪的管理工作;指导各班保育员做好班级、园内环境、教室内的全面预防性消毒工作,培训及指导教职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知识。(3)宣传组:教职工对幼儿、家长进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知识的普及宣传。(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