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预防自杀演示ppt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92446576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0.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珍爱生命预防自杀演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珍爱生命预防自杀演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珍爱生命预防自杀演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珍爱生命预防自杀演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珍爱生命预防自杀演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珍爱生命预防自杀演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珍爱生命预防自杀演示ppt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珍爱生命 预防自杀 主 要 内 容 n一、自杀的影响一、自杀的影响n二、自杀预防常识辨析二、自杀预防常识辨析n三、自杀的征兆与预防三、自杀的征兆与预防 一组数据n2007年5月7日南通市区某大学 一19岁女生周某在学田南苑小区家中跳楼身亡 n2007年5月8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一名大二学生从主教学楼坠下身亡 n2007年5月9日福州闽侯上街大学城某高校生活区11号楼一名大一女生跳楼身亡 n2007年5月11日成都锦江区琉璃路661号的香江花园内,一女大学生金某跳楼自尽 一组数据n2007年5月12日 海口某职业大学 一大二男生从省人民医院门诊大楼跳下死亡 n2007年5月14日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

2、科研楼 一大二男生、院学生会副主席坠楼身亡 n2007年5月14日 清华大学34号楼 一建筑学专业大三女生跳楼身亡 n2007年5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科技楼11楼 一研三女生跳楼身亡,导师是于丹 一组数据n2007年5月16日武汉大学工学部17舍 一国贸专业大四女生跳楼身亡 n2007年5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宜园3号学生宿舍北侧楼 一名女博士生跳楼身亡;去年同一日该校另一女博士生董某从品园4号学生宿舍楼8层跳下身亡 国外自杀概况 n2000年全球大约有100万人自杀,全球的自杀率是十万分之十六。国内自杀现状n在中国,每两分钟就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n中国每年有25万人自杀死亡,200万

3、人自杀未遂n自杀是全人口的第五位死因n自杀是1534岁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n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农村妇女的自杀率比较高,是城市的34倍。但女性自杀未遂率高于男性,是男性的3倍。自杀所产生的影响n1例自杀死亡可使大约6个人受到严重影响,1例自杀未遂可使2个人受到严重影响,自杀死亡给他人造成的心理伤害可持续10年,自杀未遂持续6个月。n每年我国有150万*10=1500万人遭受亲友自杀死亡带来的严重心理创伤,400万人遭受亲友自杀未遂带来的严重伤害。自杀所产生的影响n另有研究资料表明,一个人的自杀可以持续影响到家族的3代人n至少给周围的30人造成影响n家庭或家族希望的破灭n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n和

4、谐校园建设中的极不和谐音自杀事件一般没有先兆可寻,防不胜防n其实大部分自杀者都有一些信号,有的是求助,有的是矛盾和犹豫,有的是作出最后的安排。如:跟好友道别,兑现承诺,将贵重物品送人等等。n问题是周围的人往往缺乏警觉,未能及时领悟这些信号。轻生女孩将诀别短信误发给民轻生女孩将诀别短信误发给民警终获救警终获救 n东北新闻网 9月27日晚9时许,正在值班的大连市沙河口公安分局侯家派出所巡警晏飞收到一条手机短信:“命不好,活在这个世上净受罪,把我忘了吧,我跟我妈去了。 ”晏飞看到短信心里一震:这是一条诀别短信,莫非这人要轻生?n晏飞立即按照发短信的手机号码拨打过去,没人接听。晏飞意识到问题严重,料定

5、此人很有可能已出问题!晏飞立即通过有关部门,查出发短信的手机机主吴某住在侯二小区。n他们闻到这家门口有淡淡的煤气味;撬门入户。两位民警进屋看到一女孩躺在床上,已出现昏迷状态。n晏飞关闭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女孩渐渐苏醒过来离异女子凌晨给女儿发自杀短信n2009年09月03日23:44 汉网n王女士离异多年,独自居住在南湖风华天城内。感情的失意、生活的磨难让王女士深感人身坎坷。昨日凌晨,独自在家的王女士又回忆起过去,再次伤心、流泪,于是,将“女儿,我不想活了,你多保重”这样一条短信发送给14岁的女儿小华(化名)。n小华收到短信后立即告诉了爸爸,父女俩急忙打的从江岸赶到南湖;可任凭父女俩在门外呼喊

6、、打电话,王女士既不开门也不回应,无耐之下,两人只好报警。n3时10分许门开后,王女士正坐在家中流泪。 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使人 去实施自杀n其实除了少数冲动型自杀案例,多数因小事自杀者,事前都有累积的问题。小事只是一起着一个“扣扳机”的作用。例如长期 的病痛,精神病问题。威胁别人说要自杀者不会自杀n的确有以自杀来威胁以控制别人的事情,但向人吐露自杀念头往往也是矛盾冲突的表现。对于许多青少年,这是求救的信号,是希望得到关心和协助的信号。 当一个人常开玩笑说想要自杀时,他并不会真的自杀n自杀是一个极其困难的决定。这样的玩笑也许是内心世界的投射。应认真对待。n可以进一步探寻他的想法 发表在校园网

7、上的日志发表在校园网上的日志n死了好啊死了好啊 2009-04-15 10:20n“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父母了,我死了你们不用太伤心-我现在死了没啥可惜的。知道我死了会对你们造成挺大打击的,不过你们以后也不用为我的房子,婚事啥的发愁了,以后少干点活儿吧,多享受几天,人活了一辈子为了啥啊。还有我的姐姐,以后就只能靠你一个人照顾家里了,其实以前家里就只靠你了,希望姐夫再勤奋点吧。”n日志发表之初,校内网上的好友看了后一头雾水。其中一名好友问道:“这是个什么意思啊这是个什么意思啊?”还有网友安慰说:还有网友安慰说:“什么呀,好久好什么呀,好久好久没听到你的消息了,一看到你的日志竟然是久没听到你的消息了

8、,一看到你的日志竟然是这样的这样的又不是愚人节又不是愚人节 ” 几分钟以后,当张存晓跳楼身亡的事实摆在眼前,好友才真正读懂了这篇日志 n2009年4月15日,北京理工大学大四毕业生张存晓在校内网上留下656字的绝笔之作死了死了好啊好啊后后,从学生公寓8楼坠楼身亡自杀总是一种冲动行为n事实上有些自杀是冲动行为,但大多数自杀则是在仔细考虑之后才实行的,是长期的痛苦无法摆脱后实施的n错乱型自杀n冲动型自杀n冷静型自杀普通人永远不会有自杀的念头n事实是30-50%的学生或成年人,表示曾有过一次或多次自杀的念头。大学生有约9%在上学期间有过自杀念头。n重要的是自杀意念的强度和频密程度。一过性的念头不会有

9、太多问题,经常性的、认真的、强烈的求死念头代表着严重的自杀危险。青少年比成年人自杀率低n事实恰好相反,2025岁这一段,是自杀率较高的年龄区间。n我们还不明白这里面的原因,相信生物学因素可能是次要的,社会和发展的因素是主要原因。n大学生恰好处在这个年龄段,所以更应该加倍注意。自杀的人很少有精神疾病,自杀预防与精神疾病无关n调查表明,西方的自杀者90%以上有精神障碍,中国 的自杀者60%以上有精神障碍。面对有自杀危险的对象时,一定要从精神障碍的角度评估你的帮助对象。抑郁症n最常见的一种情感障碍n世界卫生组织10几年前预测,21世纪人类最大的杀手n全球有3.4亿的患者,中国约有2600万患者。n抑

10、郁常被人忽视,或认为是生理疾病。n抑郁症不及时治疗,1015的患者有自杀倾向。n大学生抑郁症患者并不比社会一般水平高。诊断标准n最近2周至少持续存在以下5个症状,并且与以前比有明显的功能改变;其中一个症状必须是抑郁心境或兴趣(或愉快感)缺乏。n症状:1.抑郁心境2.兴趣或愉快感显著减退3.明显的食欲和/或体重改变4.睡眠失调5.心理运动迟滞6.丧失活力或精力减退7.无价值感或不恰当的内疚8.思考问题或注意力集中困难9.反复出现想死或自杀的念头抑郁症患者给人最强烈的感觉抑郁症患者给人最强烈的感觉n没有生气,没有活力,像一潭趋于平静的水n懒、呆、变、忧、虑。是药三分毒,精神疾病能不吃药尽量不吃药n

11、有人认为药物治疗容易形成依赖或产生副作用,让人变得痴呆。n药物的维持治疗不是药物依赖。n与控制病情的发展、保护当事人的生命安全相比,药物的副作用更显得微不足道。n在精神障碍需要药物治疗的时候应该坚持就医,遵医嘱服药,切不可擅自停药 THANK YOUSUCCESS2022/5/1328可编辑应避免向有心理危机的人提及“自杀”,以免激起当事人产生自杀念头 n相反,对怀疑有自杀企图的当事人,你应明确地问他(她)是否想要自杀,并且要问得直接、具体、仔细、深入,直到你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n这种担心合乎逻辑但被科学研究所否认当好朋友流露出自杀的想法,并要求我们不对任何人说起时,作为朋友我们应该为他保守秘

12、密 n现实中常有人遇到这样的二难问题,不少人出于仗义,错过了挽救朋友生命的机会。那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杀的危险性和严重性。n与道义相比,挽救朋友的生命更为重要。当有人想要自杀时不要让他的亲人或好友到场,那样会激化他的情绪n如有可能,应要求当事人的亲人或有密切关系的他人加入协助。这些人的关怀可能令当事人重新获得个人价值感,或因情谊而放弃自杀。对于求死者,应该以合理的辩论和说理,使当事人明白并放弃自杀企图n在危机之中,理性的争辩没有用处,甚至激起当事人的反感情绪。n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理解当事人的感受上。n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批评说他这是干傻事;更不可以采用激将法促使他改变。当想自杀的人的情绪变得平静了,

13、自杀的危险就降低了n一些情绪极度抑郁或自杀未遂的当事人,有时情绪突然平静,令周围人以为危险已过。正在周围人放松防范情况下,当事人突然自杀。其实那是当事人已经做出决定,死意已定,反而视死如归,冷静设计死的方法。n2009年05月04日03:17长江商报 :n昨日上午7时30分许,武汉某职业学校一名23岁的男生从六楼坠下死亡。n前一天晚上,袁某独自来到武汉长江大桥下,前一天晚上,袁某独自来到武汉长江大桥下,翻阅防护栏进入铁路内,准备卧轨自杀,但被翻阅防护栏进入铁路内,准备卧轨自杀,但被巡查民警及时发现,民警及时将袁某带出,并巡查民警及时发现,民警及时将袁某带出,并详细了解了情况详细了解了情况 n民

14、警将袁某送到其所在学校值班室,并与学校民警将袁某送到其所在学校值班室,并与学校老师交代,要留意袁某动向。老师劝袁某不要老师交代,要留意袁某动向。老师劝袁某不要做傻事,鼓励他想开点,好好生活下去。做傻事,鼓励他想开点,好好生活下去。n凌晨凌晨3时许,袁某以累了想睡觉为由,离开值时许,袁某以累了想睡觉为由,离开值班室回寝室,老师同意。但后来在寝室并未找班室回寝室,老师同意。但后来在寝室并未找到袁某到袁某n昨早昨早7点半,袁某坠楼身亡点半,袁某坠楼身亡当一个想要自杀的人变得慷慨,并和他人分享个人财产或贵重物品时,表明他已有好转的迹象n当一个想要自杀的人突然向周围的亲人朋友赠送物品,恰恰是他要自杀的征

15、兆n把贵重物品或者随身使用的物品送人,比如近视者的眼镜,自己的手机,银行卡及密码,钱包等,类似于最后愿望与遗嘱n突然地大面积地赠送物品,以做纪念当一个人试图自杀而未成功,他便不会再有自杀的危险 n事实上有自杀未遂史的人是自杀的高危人群n再次自杀的手段更具致命性n个别个案在一次自杀未遂后产生顿悟;但也有的进入外表的平静阶段,酝酿、准备着下一次自杀虚构的自杀行为(如电影中的自杀)不会引起模仿行为 n虚构的自杀行为对观众有影响。英雄主义(自杀者被追念,讴歌;作为壮举来纪念);对自杀严重性的弱化(自杀不过是对着脑袋开一枪);浪漫主义(如殉情);虚构的自杀行为(如电影中的自杀)不会引起模仿行为 n自杀美

16、学化 一个名叫小艺(化名)的13岁初中生,在一个平静的早晨,以一种别致的“飞天”造型,孤独地走了。他走得沉醉而安详,从24层的高楼轻松一跃,就“飞”进了日夜为之神往的虚幻世界,留下了4页遗书,洋洋数万言的网络游戏笔墨以及亲人无尽的痛苦和思念 (2005-06-01,上海青年报)自杀痛苦被虚化;教导自杀方法(想死的兔子)。如果一个学生已经自杀了,学校应正式举行一个追悼会,以减轻他的同学们的悲伤n要考虑的是,这样的安排对潜在的自杀者来说意味着什么?n自杀者可被大众关注、可被隆重纪念、可报复人等均是传达负面信息n小型的告别仪式,讨论引导生命价值媒体可以详尽地报道自杀的细节 n已有研究表明,一例耸人听闻的自杀事件后,往往引起相当规模的模仿。n张国荣和华南某高校事件n自杀的涟漪效应身体、生命是自己的,个人有权处置自己的身体或生命n从哲学或人权的角度讲n从社会和伦理道德的角度讲n从心理学及健康的角度讲是不健康的理念n一个人如果秉持此理念,较易认同自杀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n社会文化应倡导珍爱生命,拒绝自杀 谁有自杀的危险n当一个人在同一段时间内有以下几种表现时,他自杀的危险性就高:n心情忧郁或抑郁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