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公司薪酬管理计划

上传人:陈****2 文档编号:292436814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6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烟公司薪酬管理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电子烟公司薪酬管理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电子烟公司薪酬管理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电子烟公司薪酬管理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电子烟公司薪酬管理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烟公司薪酬管理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烟公司薪酬管理计划(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泓域/电子烟公司薪酬管理计划电子烟公司薪酬管理计划xx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4一、 产业环境分析4二、 核心零件技术突破有效降本,提升激光电视销量6三、 必要性分析9第二章 薪酬管理计划11一、 平衡计分卡的提出11二、 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流程13三、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的原则16四、 KPI考核法的操作流程18五、 标杆管理的作用19六、 标杆管理的分类22七、 员工福利管理25八、 员工福利设计的流程28九、 员工福利的定义33十、 员工福利的作用33十一、 非法定福利36十二、 法定福利37第三章 公司概况44一、 公司基本信息44二、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44第四章 法人治理结构46

2、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46二、 董事48三、 高级管理人员53四、 监事55第五章 发展规划分析58一、 公司发展规划58二、 保障措施59第六章 项目风险评估62一、 项目风险分析62二、 项目风险对策64第七章 组织机构管理66一、 人力资源配置66二、 员工技能培训66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 产业环境分析加强生产布局的统筹协调。围绕“一区三枢纽”,把握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机遇,深入实施四大片区工业布局调整,有序推动片区整治和重点企业搬迁改造,推进产业空间布局调整优化。江北新区围绕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交通装备四大先进制造业领域,谋划大项目,打通产业链,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

3、造业体系。空港枢纽经济区重点发展航空制造业、航空物流业、临空高科技产业等,打造以航空核心产业、航空关联产业、航空引致产业为主体的临空产业体系,打造国家级临空产业示范区。海港枢纽经济区大力发展物流贸易、与港口相关的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海港枢纽经济区先进产业体系。高铁枢纽经济区重点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国家级开发区转型升级。制定南京市产业布局指引,明确各个园区的发展重点和方向。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智能电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产业。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

4、(基础软件及工业软件、卫星应用等)、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全力打造南京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新港高新园、江宁高新园建设成为南京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策源地。南京化工园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领域新材料,择优向石化产业链下游高端精细材料领域延伸发展,建成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推进省级开发区特色发展。浦口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新能源商用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溧水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航空装备、新材料产业。六合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数控机床及工业机器人)、节能环保(水处理)产业。高淳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精密部件及

5、数控专用设备)、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核电装备、海工装备等重特大装备)产业。雨花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及互联网软件产业。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云计算、智能交通。加快空港经济开发区、高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麒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建设。积极支持省级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推进创新载体和集群建设。强化园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引进力度,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集成电路、基因测序、北斗导航、轨道交通等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进一步筛选如卫星

6、应用、3D打印、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集中资源,重点突破,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前瞻性产业。二、 核心零件技术突破有效降本,提升激光电视销量近年激光电视降价幅度大,但激光电视大规模普及还需要国内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激光电视均价从2016年的4.04万降至2021H1的1.5万元/台,年化降幅达24.6%。依托光峰先进荧光激光技术,峰米已推出9999元的激光电视。降价驱动产品销量不断提升。激光电视的销量也从2016年的2.4万台增长至2021年的28万台,低基数销量CAGR高达63%。虽然激光电视优势显著,经过多年的导入期,消费者对激光电视的认知程度较高,但2021H1的1.5万元均价仍制约激光

7、电视普及率进一步大幅提升。对于成熟的液晶技术,性价比之王小米86寸液晶电视的价格已降至不到7千元,激光电视的价格仍然偏高,因此2021年全球和国内液晶电视分别占全部电视比例的95%和92%。激光电视价格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国际产业链供应商享有主流成熟技术的垄断地位,降价动力弱,导致激光电视价格下降速度受限于光源、光成像显示芯片等核心零件的限制而进入的瓶颈期。随着消费者教育的深入,激光显示的市场空间增长的动力也从原来的“性能”驱动转向“性能、成本和市场需求”等多元因素驱动。从细分零件看,屏幕、光源、光处理芯片器件和镜头等是激光电视四大关键零件,占激光电视成本的69%,其中激光光源成本占34%、菲涅尔

8、抗光屏占15%、光成像芯片占14%、镜头占5%、其余占31%。随着我国研发进程的加速,我国在上述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其中菲涅尔抗光屏、激光光源和镜头的国产化已有较大的进步,光成像芯片研发也正在进行。预计我国在各个零件上能够逐步打破外国的技术封锁,实现持续降本。在光源上,激光光源占整体成本的34%,是推动激光显示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我国激光光源国产化程度相对较高。从1995年开始激光光源历经了从气体到固态再到半导体材质的3次进化,2017年半导体激光光源成为主流。相较于以往激光光源技术,半导体激光器(LD)具有轻巧、可靠性高、寿命长、功耗低等优势。从技术路线上看,半导体激光光源显示技术主要有

9、两条技术路线,包括“RGB三基色”和“激光荧光粉(包括单色/双色/三色激光+荧光)”方案。RGB技术使用红绿蓝三色光的LD,该技术色彩最丰富,但三色的LD带来较高的成本,且存在散斑影响画质的问题,至今仍未实现大规模的市场应用。而荧光激光技术主要由蓝光LD+荧光轮器件组成,红绿激光器使用较少,大大降低成本。得益于成本优势,荧光激光技术的应用范围最广。从成本看,以2018年的米家激光电视为例,激光电视的光源占整体成本(含抗光屏)的34%。假设其内部有四个激光器,激光器成本则占激光光源成本的57%。目前大部分显示用的激光器均有日亚、三菱等外企提供,国产化程度不高,但国产替代已有突破。在激光器上,我国

10、的红蓝LD能够量产(虽性能仍未完全追上海外供应商)。而绿光LD本身发光效率低、制作难度高,我国技术水平目前仍在实验室阶段。在整体光源上,我国的光峰科技首创可商业化的基于蓝色激光的荧光激光显示技术,逐年迭代下我国荧光激光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我国三基色半导体器件(LD)的研发取得较大进展,红色LD接近实用化水平,三安光电扩展蓝光LD产业线。目前市面上蓝光和绿光LD主要由日亚供应,红光LD主要由日本三菱供应。然而通过持续研发,我国的红光LD已接近实用化水平,深圳瑞波等企业已推出并量产大功率红光LD产品。在蓝光LD上,2021年三安光电已进行3.5W蓝光LD试量产,2021Q4或实现4.0W蓝光LD

11、量产,并预计2022Q1实现1.5W红光LD量产。而绿光LD生产难度高,现处于实验室的阶段,尚未满足商用化需求。我国荧光激光投影技术全球领先,是激光显示技术的主流。“激光荧光粉”方案以我国的光峰科技ALPD技术为主流,该方案使用三色激光中更高效、价格相对较低的蓝光LD,而红色和绿色光谱则通过荧光材料实现,减少对于成本较高的红绿LD的依赖,从而降低整体激光器的价格。随着技术迭代,新一代荧光激光光源也会加入少量的红绿激光增加色彩丰富度。目前光峰的ALPD技术已迭代至第五代技术,第四代技术已实现量产。第四代技术的方案使用RGB三色激光,其中以蓝光LD为主,添加少量红绿光LD,在提升色域、亮度及效率的

12、背景下降低成本。根据AVC,2020H1蓝激光+荧光轮的技术方案是家用激光投影的主流,占比82%,三基色全激光仅占18%。三、 必要性分析(一)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二)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

13、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第二章 薪酬管理计划一、 平衡计分卡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会计学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和复兴全球战略集团的创始人兼总裁戴维.P.诺顿两人共同主持一项对12家公司进行的研究计划,以寻求新的绩效评价方法,这项研究的起因是人们越来越相信绩效评价的财务指标对于现代企业组织而言是无效的。经过多次研究和

14、讨论,并在总结了苹果电脑、杜邦等12家大型企业经销管理系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卡普兰和诺顿于1992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平衡计分卡驱动绩效的衡量体系”一文,提出了一套综合平衡企业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第一次把平衡计分卡引入了绩效评价领域,并于1996年又出版了专著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代表着平衡计分卡已经从作为绩效考核的理念和工具转化为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平衡计分卡的提出与当时组织对知识资本和无形资产的重视和关注不无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资本的地位日益凸显,企业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能力已经成为企业塑造核心能力和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卡普兰和诺顿总结了无

15、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区别: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是间接的。像知识、技术这样的无形资产很少能直接影响财务结果,而是通过因果关系链来影响财务成果的。无形资产的价值是潜在的。无形资产与战略环境有关,其价值取决于它与战略的协调程度。资产是相互配套的。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及企业战略协调一致,价值最大化才能被创造出来。在这种背景下,平衡计分卡的出现适应了管理实践的要求,弥补了传统财务评价系统的不足,它有效地反映了无形资产如何转化为企业价值,迫使组织思考战略并描述无形资产将如何影响内部业务流程和客户,从而最终为财务目标作出贡献。平衡计分卡是以信息为基础,系统考虑组织绩效驱动因素,多维度平衡评价的一种新型的组织绩效评价系统,平衡计分卡同时也是一种将组织战略目标与组织绩效驱动因素相结合,动态实施组织战略的战略管理系统。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组织战略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定义组织绩效目标,每个角度包括战略目标、绩效指标测量指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需的行动方案,从而大大改进了以往绩效管理中由于只关注财务指标造成的局限性。平衡计分卡的四个评价维度(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平衡计分卡作为突破财务指标评价局限性的绩效评价工具被提出后,受到了企业界的广泛关注。早期的平衡计分卡被视为一个高效、清晰、全面的绩效管理工具,但后来人们发现它可以作为新的战略管理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