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童年的朋友教学反思 沪教版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292219209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童年的朋友教学反思 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童年的朋友教学反思 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童年的朋友教学反思 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童年的朋友教学反思 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童年的朋友教学反思 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童年的朋友教学反思 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童年的朋友教学反思 沪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童年的朋友教学反思 沪教版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那么,新课程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觉得首先应该给学生的是一堂充满“激情”的课。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在整堂课中我一直以充满激情的状态进行教学,除了让文本中的情来感染学生,更易我的激情来渲染、熏陶学生。其次,应该是尊重“需要”,注重“激趣”。通

2、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童年的朋友这篇课文时,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小熊的可爱之处了!我提出:“你们读读课文,觉得文中的小熊是一只怎样的玩具,你从哪里感受到的,你能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吗?”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

3、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在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我竟然要拿曾经给过我快乐的小熊来练拳时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我就创设了一个语境,学生真正领悟了作者的自责、内疚、惭愧,那种情很自然的溢于言表。还有应该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

4、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孩子的说话练习一直以来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是,在执教童年的朋友时,我逐步引导让孩子们自己思考,你曾经和你的玩具有什么形影不离的情景,学生的想象竟超出了老师想象的空间,“当我乘凉时,我把小熊抱在怀里,和我一起欣赏月亮里的嫦娥”。当我踢足球时我也让他坐在旁边,他举着双手好似在为我鼓劲加油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最后,我觉得应该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把人家的情感如

5、何变成自己的情感。我在教学课文的第三小节时,我就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体会文中的作者与玩具小熊之间的那种真挚的感情,朗读时孩子们充满着激情,饱含着对玩具小熊无比的喜爱之情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如何把文中的语言加以积累,我设计了一个说话练习,把文本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当然,在教学中有很多不足之处,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得不够,因此学生对于文中的重点句读得不够味。我的时间还不是把握得最好,朗读的次数和深度都没有到位,也是因为有了想面面俱到的心理。学习环节中最后一个环节,复习巩固来不及完成了。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

6、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维生素;新的语文教学应用全人类文化的神韵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引领他们登堂入室,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神奇美丽,充分享受徜徉人类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新的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作心灵的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从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

7、乐趣,并期待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附送: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童年的朋友教案 沪教版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 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生字5 个,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2、 默读课文,边默读边联系课文理解词义,按要求圈划词句。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联想句作用3、 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一切事物二、 教学重点、难点1、 认识生字5 个,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2、 联系课文理解词义,体会联想句作用3、 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一切事物三、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板书

8、、投影片、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时初读课文、标小节号、圈出生字。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你有哪些朋友?为什么觉得他是你的朋友? 谈话时要引导学生不拘泥于人,玩具、摆设、书籍等都可以是童年的朋友。2、每个人长大后都会有不同的生活,但有一样东西对我们来说是共同拥有的,那就是曾经一起走过的童年, 我们的童年的朋友,我们的曾经的最爱。今天的这篇课文将会带我们一起重温往事, 梦回童年。让我们一起走进第6课。3、媒体出示课题:6、童年的朋友(二)、整体感知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作者的童年朋友是谁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呢?2、学习生字、词语:媒体出示:(1)正确朗读生字、

9、词语:调 羹 邦 献 憋拳击家 巧克力 代替 突然 形影不离 克制 调羹 硬邦邦 献出(2)指导书写:憋(数笔画、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3)动动小脑筋:给下面的字加部首组成另一个字,再组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组得多。青( )( )( )( )( )( )京( )( )( )( )( )( )(4)正确、流利地朗读下列句子。两只眼睛一大一小:大的是原来的,玻璃做的;小的是用一粒纽扣代替的。(注意适当的停顿)我瞧了它一会儿,突然想起好久好久以前我跟它形影不离的情景来了。(注意适当地停顿,不加字,不漏字)(三)、研读课文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个词语写出了作者和小熊之间的关系?2、交流并板书:形

10、影不离(释义,媒体出示)3、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我”和小熊形影不离?划出有关的词句。媒体出示: 那时我走到哪里都带着它。吃饭时让它坐在旁边,用调羹喂它;当我把什么东西抹到它嘴上时,它那张小脸儿就十分逗人,简直象活了似的。睡觉时我也让它躺在旁边,对着它那硬邦邦的小耳朵,悄悄地给它讲故事。(1)读读这段话,把句子读正确。(2)指名读读句子,和伙伴们讨论:“我”怎样与小熊相处?想想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板书:亲密 喜爱 互相关心有感情朗读这几句话。(挑战读、小组读、)4、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熊?划出描写小熊的句子。媒体出示: 小熊坐在我的面前,一身巧克力色。两只眼睛一大一小:大的是原来的,玻璃做的;

11、小的是用一粒纽扣代替的。小熊用它那不一样大小的眼睛十分快活地瞧着我,两手朝上举着,似乎在开玩笑,说它不等我打就投降了。(1)把句子读正确。(2)读读两句句子,你觉得哪句写得好,为什么?那不一样大小的眼睛十分快活地瞧着我,两手朝上举着。那不一样大小的眼睛十分快活地瞧着我,两手朝上举着,似乎在开玩笑,说它不等我打就投降了。5、齐读一三节,引读四、五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出小熊的陈旧和可爱?6、媒体出示说话练习:小熊一大一小的眼睛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击,我真的很_。我对小熊说:“_。” (四)、复习巩固1、读词语:媒体出示:拳击家巧克力 代替 突然 克制 纽扣 献出 情景调羹主意形影不离一心一意 硬邦邦2、选择学过的词语23个,试着说一句话。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五)、拓展作业:1、拓展:(1)任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情景主意形影不离*(2)语言直播厅:小时候的你是否也有非常亲密的朋友?是美丽的芭比娃娃,还是长毛绒玩具;是泥塑的七品芝麻官,还是遥控的小气车能不能把其中的一个介绍给同学们,告诉大家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故事。2、作业:(1)抄写词语: 拳击家 巧克力 代替 突然 形影不离 克制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6、童年的朋友 我(形影不离)小熊 亲密 喜爱 互相关心 (练拳改变主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