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童谣与音乐教学

上传人:杏** 文档编号:292183783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闽南童谣与音乐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闽南童谣与音乐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闽南童谣与音乐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闽南童谣与音乐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闽南童谣与音乐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闽南童谣与音乐教学 闽南童谣与音乐教学 魏幼林 “闽南童谣”产生于闽南这块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壤里。多少年来,勤劳勇敢的闽南人民,用心灵和智慧创编和流传了许多脸炙人口的民歌,其中闽南童谣占有一定的比例,成为我们闽南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童谣优美动听,通俗易懂,简短易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它既是一份宝贵的文化资源,又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 把闽南童谣引进教学 闽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歌童谣中,有游戏题材的抛沙包,有母亲唱给孩子的摇篮曲一瞑大一寸,有将文字环环相扣、紧紧相连的连锁歌,有概括动物特性的十二生相、小蜜蜂、田鸽仔、白鹭鸶,还有过中秋节搏月时唱的中秋饼等等。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

2、,一些赞美传统美德,如文明礼貌、团结友爱、反映现代人生活情感内容的题材也都融进了民歌童谣中。如由本地音乐工作者创编的厦门八大景歌、文明歌、扒龙船、果子歌、月亮月光光、看新娘等等。这些民歌童谣写得很逼真、很生动,符合现实生活,深受人们喜爱。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受到外来音乐的影响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不少青少年甚至儿童也在追赶时尚,迷恋流行歌曲,闽南童谣几乎已经被遗忘了,我们的先辈一代一代传唱的歌谣,到了今天却没有几个人还能记得,更不用说传唱了。然而当今艺术界,无论国内国外都把振兴民族音乐,弘扬民族文化作为音乐创作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匈牙利的柯达伊、德国的奥尔夫,他们的教学法都是着眼于整个民族的发展,通过

3、学习民族的民间音乐传统,树立民族文化意识,把提高全民族音乐文化素质作为音乐教育的目标。我国现行的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并强调在众多的教学内容中要突出民族音乐艺术的地位。传承本上音乐文化,成了当今世界各国音乐研究的课题。 学校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承乡土民谣的一个重要阵地,音乐教育要通过学校的音乐教学得以完成。有幸的是,我们学校从 2001年3月起承担了国家级课题诱导小学生走进民族音乐的研究与实践闽南民间音乐进课堂探 闽南童谣与音乐教学 魏幼林 “闽南童谣”产生于闽南这块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土

4、壤里。多少年来,勤劳勇敢的闽南人民,用心灵和智慧创编和流传了许多脸炙人口的民歌,其中闽南童谣占有一定的比例,成为我们闽南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童谣优美动听,通俗易懂,简短易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它既是一份宝贵的文化资源,又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 把闽南童谣引进教学 闽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歌童谣中,有游戏题材的抛沙包,有母亲唱给孩子的摇篮曲一瞑大一寸,有将文字环环相扣、紧紧相连的连锁歌,有概括动物特性的十二生相、小蜜蜂、田鸽仔、白鹭鸶,还有过中秋节搏月时唱的中秋饼等等。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一些赞美传统美德,如文明礼貌、团结友爱、反映现代人生活情感内容的题材也都融进了民歌童谣中。如由

5、本地音乐工作者创编的厦门八大景歌、文明歌、扒龙船、果子歌、月亮月光光、看新娘等等。这些民歌童谣写得很逼真、很生动,符合现实生活,深受人们喜爱。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受到外来音乐的影响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不少青少年甚至儿童也在追赶时尚,迷恋流行歌曲,闽南童谣几乎已经被遗忘了,我们的先辈一代一代传唱的歌谣,到了今天却没有几个人还能记得,更不用说传唱了。然而当今艺术界,无论国内国外都把振兴民族音乐,弘扬民族文化作为音乐创作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匈牙利的柯达伊、德国的奥尔夫,他们的教学法都是着眼于整个民族的发展,通过学习民族的民间音乐传统,树立民族文化意识,把提高全民族音乐文化素质作为音乐教育的目标。我国现行的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并强调在众多的教学内容中要突出民族音乐艺术的地位。传承本上音乐文化,成了当今世界各国音乐研究的课题。 学校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承乡土民谣的一个重要阵地,音乐教育要通过学校的音乐教学得以完成。有幸的是,我们学校从 2001年3月起承担了国家级课题诱导小学生走进民族音乐的研究与实践闽南民间音乐进课堂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