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端午节6湘美版

上传人:tang****xu7 文档编号:292180687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端午节6湘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端午节6湘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端午节6湘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端午节6湘美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端午节6湘美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端午节6湘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端午节6湘美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端午节6湘美版端午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屈原其人其事、端午节的来由与习俗,感知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信息技术了解端午香包的特点与用途在制作香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专心、细致和耐心的作风,发展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感目标:学生掌握龙舟级人物的表现于法,将赛龙舟场面创造性的表现出来,感受赛龙舟时团结协作、坚持不懈、勇夺第一的精神,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享受创作活动的乐趣。教学重难点:“菱角”香包的折法如何装饰端午纸香包教学过程:一、欣赏感受1、出示课件,根据给出的歌谣猜一猜它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它的来由和习俗

2、吗?2、同学们积极发言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端午节的知识。3、播放视频,总结端午节的三个来和习俗。4、欣赏各种端午节气的庆祝物件,如:粽子、香包、艾叶、菖蒲、龙舟等。二、方法学习1、展示纸折香包实物,请你仔细观察:纸折香包有几个面?还有哪些小配件?2、请学生上台拆香包: 拆开后是什么形状?(长方形纸条,尾端为三角形)纸条上装饰的图案有什么特点?3、教师示范折剪纸香包装饰完成。 剪掉尾端三角形,将靠近尾端的六个小三角形进行装饰后,沿折叠线朝箭头方向折叠,包折成六面体。 将香料放入小三角锥里,继续朝箭头方向折叠。 将尾端三角形插入口内,折叠成香包。三、自主表现1、作业要求:课本P37页学习活动一,了解端

3、午节的相关习俗,尝试用卡纸折叠一两个纸香包,做到棱角分明,并进行装饰。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四、欣赏评价五、课堂总结第12课端午节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一一端午节,它起于纪念伟大的爱国话人屈原,后发展成集游戏节庆、体育锻炼、健康预防于一体的民间节令。2、学会利用身边易得材料有创意地制成自己喜爱的端午节用品:用纸折叠造型;纸盒、纸板、竹片组合等综合造型;碎花布、彩色线缝制造型。3、通过实践和体验,感悟我国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丰富的想像力过着有深远意义的端午节;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热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利用身边易得材料以多种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

4、端午节用品:创造性的节目表演和游戏;用纸折叠造型做一些彩棕纸盒、纸板、竹片等综合材料做大龙舟;碎花布、彩色线缝制一些香袋等。教学难点:a. 对端午节民间传统文化渊的了解、探究和继承。b. 设计制造出有意义、有创造性的节日用品。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对端午节民间传统文化渊的认识课前准备:教师:悬钟植像;挂艾叶莒蒲;赛龙舟;饮雄黄酒吃棕子;佩香袋等有关端午节起的资料(实物、图片或课件)。学生:学生自己收集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实物、图片。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咙夺目的彩色纸棕子、布香袋(有十二生肖造型、有五毒、还有卡通造型),还有课件里赛龙舟、挂艾叶莒蒲、饮雄黄酒(

5、青蛇传”片段)、悬钟植像;把学生带人端午节,感受端午节的气氛。a、端午节识纪念谁的节日?有何意义?根据你收集的材料,你知道的还有哪些说法?(屈原、伍江而死、纪念现代革命女话人秋理、纪念龙的特殊节日。)b、每年的端午节,你是如何度过的7你包过棕子吗?佩带香袋吗?你玩过碰鸡蛋、鸭蛋、鹅蛋吗?你参加或观看过赛龙舟吗?饮过雄黄酒吗?你洗过艾叶莒蒲水澡吗?(2)认知:a、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与端午节由来有关的几位历史人物(屈原:战国时代的楚国人;伍子白:战国时代的楚国人;曹娥:东汉孝女;秋谨:现代革命女话人)。b、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课文中给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八pAp中国民间采用了哪些方式

6、来纪念这些传说中的历史人物(赛龙舟、挂艾叶莒蒲、饮雄黄酒、吃棕子、悬钟帽像、玩碰鸡蛋、鸭蛋、鹅蛋、佩带香袋)。(3) 实践:a、学生4一6人一组对端午节传说中的故事进行编排并表演。要求对故事情节了解,表演充分、形象合埋。b、学生个人或分组对端午节纪念活动(赛龙舟、挂艾叶莒蒲、饮雄黄酒、悬钟道像)进行模仿秀表演。感悟:学生通过讨论课本、多媒体课件,迸一步了解涉及端午节由来的几位历史人物(屈原:战国时代的楚国人;伍子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曹娥:东汉孝女;秋理:现代革命女话人)。中国民间节日纪念的特殊性:集游戏节庆、体育锻炼、健康预防于一体的民间节令。创新:结合课本知识及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还可以设

7、计出哪些更好的方式或者另u具一格的形式过端午节。表演独特的故事新传和用游戏的方式给自己设计的故事新传及游戏命名。(4) 拓展:a、去图书馆、网络查找资料了解涉及端午节由来的几位历史人物;中国民间采用了哪些方式来纪念这些传说中的历史人物。b、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话,用话会的形式过端午节。总结:教师从学生编导、表演的节目和游戏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指导性评价。也可以举办端午节模仿秀,集体评选优秀作品。第二课时彩棕、香包,彩蛋的制作课前准备:教师:端午节用品的图片或课件资料。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实物、图片。制作纸制彩棕、彩蛋、香包的各种彩色纸(稍微硕一些)、彩色布、香艾叶草和各种彩色线。美工刀、颜

8、料、铅笔。教学过程:(1)导人:教师点评学生上节课端午节模仿秀优秀作品,并提出:希望在道具上有所创新。如:挂饰香包、彩棕,彩蛋游戏的装饰与创作。(2) 认知:a、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通过教师示范了解用彩色纸制作彩棕的一般方法;让学生了解彩线绕结方法及串接方法。b、让学生口述彩棕的制作过程,分小组讨论用彩色纸制作彩棕的一般方法;讨论彩线绕结方法及串接方法。实践:进行彩棕制作:学生2一4人一小组,先讨论如何制作出形态可爱、五彩续纷的彩棕,再动手制作。要求分工合理,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3) 感悟: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了解涉及端午节其他用品的制作技法,讨论制作彩蛋和香包的制作小技巧。(4) 创新:a

9、、结合课本知识,设计制作出形态新颖的彩棕,教师可提示在彩棕的棱角上变化,在各面上进行变化或更简易地制作出形形色色的彩棕。并能够加人自己的创作风格设计香包、彩蛋。制作过程中可放民乐烘托气氛。b、小组讨论,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制作出别具一格的彩棕、香包和彩蛋?给自已设计制造出的彩棕和香包、彩蛋命名。c、将自己设计制造出的彩棕和香包做出各种申结造型,小组l间进行交流,组织一个交易会,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开展相互赠送彩棕和香包、彩蛋活动。(5) 拓展:a、参观博物馆或是网络资料了解中国民间各地彩棕、香包的制作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b、让学生尝试一下在计算机上设计制作形态各异的彩棕、香包和彩蛋,通过网络发

10、送传情。c、让学生对自己设计满意的作品,用简短的文字进行说明。(6) 总结:教师从学生作业中选出有创新的作或交易会。第三课时“赛龙舟”游戏制作课前准备:教师:中国民间端午节“赛龙舟”体育活动图片、多媒体课件。学生:制作“赛龙舟”的各种材料:纸箱、硕纸板、一次性纸杯、小木夹、纸棍、美工刀、铅笔、粘胶等。教学过程:(1) 导人:通过影视资料了解赛龙由来及其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2) 认知:a、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和多媒体课件,了解龙头的结构及如何与教室环境有机结合,设计制作出自已的龙丹。b、让学生口述龙舟的制作过程,集体讨论制作方案。(3) 实践:a、学生自行分组,讨论如何制作出有创意,能与

11、身边材料巧妙结合的龙。b、对龙头、龙身。龙尾及桨分别进行设计制作。可以参考教材上提供的方法,也提倡同学设想出不同方法,还可以结合体育活动,将同学排成两组以上的队形,在操场上进行赛龙舟竞技比赛。将龙舟的头尾进行美术装饰设计,同学的队形组合是龙身。要求分工合理,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4) 感悟:利用老师提供的有关各地赛龙舟的风俗、风情的差异,体悟赛龙舟及其体育活动除纪念价值外的教育价值一一集体要前进必须齐心协力。创新:小组讨论,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造出更加有气势的龙舟,并将制作的龙舟在教室里进行实地组合。将设计制作的龙舟组接好进行赛龙舟游戏。并能够全面地介绍龙舟各部件的功能和制作技巧(6)拓展: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中国各地龙舟的特色。让学生尝试龙头和龙尾、龙身各处所担任的职责有何不同,树立在一个集体中大家要前进必须“齐心协力”的信念。让学生欣赏自己设计的作品,用简洁的文字进行创意说明。(7)总结:教师根据学生合作制作过程和游戏过程,从构思和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肯定性的评价。对在游戏中能顾全大局,具有较强的协作精神的学生给予肯定。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端午节6-湘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端午节15-湘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端午节3-湘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端午节8-湘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端午节5-湘美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