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J****6 文档编号:292154105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16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2报告编制的工作依据和研究范围21.3研究结论3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82.1项目提出的背景8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6第三章 市场分析19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建设地址214.1建设地区概况214.2建设地址234.3自然条件234.4基础设施条件25第五章 建设规模和工程方案285.1建设规模285.2功能定位285.3工程方案305.4作业流程43第六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456.1总图运输456.2建筑工程476.3供水工程496.4排水工程506.5消防工程50

2、6.6供电工程516.7采暖通风工程52第七章 环境保护547.1设计依据及标准547.2周围环境质量现状547.3施工期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557.4运营期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577.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57第八章 节 能598.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598.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608.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61第九章 劳动安全与卫生649.1设计依据649.2设计原则659.3职业安全措施65第十章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7010.1企业组织管理与劳动定员7010.2人员培训7010.3培训方式7010.4劳动力来源71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与工程招标7211.1实施进度计划安排7211.2工

3、程管理7311.3项目招标方案74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812.1估算依据及说明7812.2投资估算7812.3资金筹措79第十三章 效益分析8313.1编制依据与说明8313.2财务分析8313.3行业影响分析8813.4社会效益分析9413.5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95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96 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2、建设项目性质新建3、项目承办单位*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联系人:联系电话:*邮箱:*4、报告编制单位单位名称:省工程咨询院工程咨询等级:甲级工程咨询证书编号:工咨甲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4、员会1.1.2建设单位概况*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始建于1950年,1999年改制为有限公司,为*供销合作社下属单位,现在总资产3160万元,下辖10处农资直营分公司、110个村级服务站、170多个镇村加盟店和荣资宾馆等经营服务单位,公司大力发展加盟店、扩大连锁经营规模,确立了“联合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通过自身努力构筑起覆盖市、镇、村的三级农资连锁服务网络,市场占有率达70%。同时公司借助连锁经营、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将农资供应与种子销售融为一体,扩大经营服务范围;推出套餐服务,增强服务的针对性;积极推广平衡施肥和配方施肥技术,提高了农民的施肥质量;及时向农民推广新肥新药,并每年向农民发放

5、各类农技宣传材料,对农民种植进行指导。公司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是*级重点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骨干企业、威海市商贸流通先进单位、“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企业、全国农资系统先进集体。1.2报告编制的工作依据和研究范围1.2.1工作依据1、双方签订的委托书、合同书2、鲁发200614号文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5、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6、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7、国家发改委关于编制项目申请报告的有关规定8、项目所在地有关基础资料9、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1

6、.2.2研究范围1、项目建设背景及市场分析预测2、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3、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工艺技术方案5、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7、环境保护与节能8、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9、项目实施进度与工程管理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1、效益分析1.3研究结论1、政策符合性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中,第二十五条:其他服务业,第1款、第2款“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及以连锁经营形式发展的中小超市、便利店、专业店等新型零售业态”“粮食、棉花、食糖、食用油、化肥、石油等重要商品的现代化仓储的物流设施建设”,属于国家鼓励发展

7、的项目。2、建设地址该项目位于*凭海路北100米,黎明路东。该地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地势平坦,配套基础设施齐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3、建设规模及内容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32662平方米,规划可建设用地面积2723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975平方米,包括:建设库房22600平方米和综合办公楼6375平方米。硬化农机具货场面积633平方米。并新购置一批先进的办公信息化、农产品检测中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先进设备及配套运输工具。项目建成后集农药、化肥、种子、农机具及其他农资商品的仓储、展示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经营服务中心,年配送农资化肥3万吨。序号名称单位指标1规划用地总面积平方米3266

8、22规划可建设用地面积平方米272343总建筑面积平方米289753.1库房平方米226003.1.1库房1平方米24553.1.2库房2平方米48773.1.3库房3平方米152683.2综合楼平方米63753.2.1综合楼1平方米14253.2.2综合楼2平方米49503.3农机具货场平方米6334、劳动定员该项目需劳动人员220人,其中管理人员51人,一般工作人员169人。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该项目建设期为1年,计划于2009年12月份开工建设,到2010年11月全部竣工并投入运营。6、投资估算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8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14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53万元。在固定资

9、产投资中,建筑工程费2942万元,设备购置安装费2565万元,其他费用1806万元,预备费730万元,建设期利息104万元。该项目资本金为1700万元。7、资金筹措申请银行贷款3500万元,其余建设资金由企业自筹解决。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1规划用地总面积平方米326622规划可建设用地面积平方米272343总建筑面积平方米289754容积率1.065建筑密度%526绿地率%12.57总投资万元85007.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81477.2铺底流动资金万元3538经营收入万元99009营业税万元49510税金及附加万元5011总投资万元850012总成本费用万

10、元652013利润总额万元285014所得税万元70915税后利润万元212716投资利润率%29.117投资利税率%34.718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32.019财务净现值(Ic=8%)万元1224520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1年)年5.1721盈亏平衡点%29.2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当前 “三农”问题是全国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农资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是连接工业与农业生产的桥梁,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资保障和基础。大力发展农资物流配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有力保证。一、国家制定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

11、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促进农村长期繁荣、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稳步增效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负面影响加深、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冲击加重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下发了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村;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扩大“农家店”覆盖范围,重点提高配送率和统一结算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强农资产销调控,扶持化肥生产,增加淡

12、季储备,保障市场供应。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商贸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加快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推行农资信用销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改造建设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加强农村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行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2008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08134号)明确要求: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扩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覆盖面,2009年、2010年再新建和改造一批农家店和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强化农村商品配送中心的商品采购、储存、加工、编配、调运、信息等功能,增加统一配送的商品品种,降低经营成本。推进“万

13、村千乡”网络与供销、邮政、电信等网络的结合,提高农家店的综合服务功能。引导生产企业开发符合农民消费特点的产品,增加简包装、低成本、质量好的商品供给,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继续推进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重点培育大型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物流设施建设,保障市场供应。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调控和监管,促进市场竞争,降低流通成本,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引导和鼓励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为农民提供技术、农机具租赁等多样化服务。为加快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2009年,3月9日,商务部颁布了关于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的意见(商建发200998号

14、)提出:总体目标:培育若干家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大型农资流通企业,建设改造一批农资连锁门店和区域性配送中心,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以乡、村两级经营网络为基础,以农资交易市场为平台,以大型农资龙头企业为重点,区域性连锁配送中心为骨干,布局合理、经营规范、运作高效、协调发展的多元化、连锁化农资流通体系。主要任务:发展农资现代流通网络。引导供销、农业服务站、邮政、农资生产企业等终端网络资源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鼓励农资流通企业按照农资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在重点农业产区建设和改造农资门店,扩大连锁门店覆盖面。支持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和改造,完善配送、信息功能,提高农资统一配送率。依托农资连锁网络优势,构筑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