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J****6 文档编号:292153580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29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拆迁安置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拆迁安置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拆迁安置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拆迁安置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拆迁安置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拆迁安置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拆迁安置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拆迁安置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论 11.1项目概况11.2主要经济指标31.3结论与建议4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2.1项目建设的背景62.2项目建设的意义 122.3项目建设的市场定位 132.4市场需求分析 13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153.1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153.2项目拟建地址的建设条件 18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工程技术方案204.1项目建设规模 204.2建设内容工程技术方案 204.3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估算 40第五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15.1投资估算 415.2资金筹措方案 45第六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466.

2、1组织机构 466.2劳动定员 46第七章 项目的实施进度 487.1建设工期 487.2项目实施进度表 49第八章 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工程招投标方案 508.1项目的组织管理 508.2工程招投标方案 51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539.1项目周边生态和环境现状 539.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39.3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54第十章 节约能源 5710.1节能影响效果分析5710.2节能措施5810.3节能效果分析61第十一章 效益分析 6411.1经济效益分析6411.2社会效益分析6411.3社会适应性分析6611.4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68第十二章 结论 6912.1 结论 6912.2 建议

3、6992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市*区*生态发展有限公司*项目1.1.2承办单位1.1.3建设地点该项目位于*区行者街办和西泉街办,四址为:金贝仁商厦以西,银杏路以东,锦绣大厦以北,*景观廊道以南。1.1.4建设内容建设内容为生态地移民安置、村落搬迁等提供安置房和经适房,并建设相应物业管理用房、社区管理用房、及幼儿园等,总用地面积约为160.0亩,小区总建筑面积约为35.6万平方米。1.1.5投资估算该项目总投资预计约为6.8亿元,资金来源为业主自筹1.3亿元,银行贷款5.5亿元,目前已与相关银行达成了贷款意向,贷款期限为三年,年利率为5.27%,按到期还本付息方式还贷

4、。1.1.6效益分析*市*区*生态区移民安置、村落搬迁安置房住宅小区,是*市*区为改善、治理*环境,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保障被拆迁人的居住条件,提高市民的居住环境,而确立的第一批拆迁安置小区。项目全部竣工后可容纳安置居民8120人,良好的环境将使拆迁户的生活质量改善得到良好的改善,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1.1.7供水本工程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考虑到生活用水和室外消防系统的要求,拟从新建小区东西两处市政道路上的市政给水管上各引一条DN200(水表2x150)的管道进入地盘小区并沿着小区建筑物群四周布置成环网,以确保生活及消防用水安全。1.1.8供电本项目总用电负荷估算为4

5、000kVA,拟由市电引接两路10kV高压电源供电。公共建筑采用户内变电所形式供电,住宅采用户外预装式变电所或户内变电所形式供电。1.1.9交通运输、通讯条件本项目位于*市*区*生态开发区。项目距*市区大约30公里,距*市政府新址15公里。处于*市*新区一级轴线的交通枢纽地带,距高速路收费站约5公里,本区域内交通十分便利,处在四通八达的枢纽位置上。综上所述,项目区交通非常便利。片区内的程控电话、宽带网已开通,通讯十分便利。1.1.10环境保护本项目投入使用后,实施区内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和排放标准进行治理,使之达到国家的排放要求。1.1.1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根据建设规

6、模和资金筹措方案,本项目计划在24个月内建成,于2012年9月底投入使用。1.2主要经济指标本项目位于*市*区*生态区,总用地面积为160亩。拟建建筑面积为355690平方米,居住人口规模为2320户、约8120人。住宅280760平方米,文体教育8960平方米,商业31330平方米,半地下建筑面积34130平方米。容积率为2.3;建筑密度为23.3%;绿地率35%;机动车停车位2578个。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项目计量单位数值备注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平方米164000.91(合246.00亩)规划道路用地面积平方米11098.26(合16.65亩)临时施工用地面积平方米12995.89(合19.49

7、亩)居住区净用地面积平方米139906.76(合209.86亩)居住总户(套)数户(套)2320居住人数人8120户均人口人/户3.5总建筑面积平方米355690其中地上面积平方米321560其中住宅建筑面积(含首层架空车库及杂物房)平方米280760公建建筑面积平方米40800半地下车库面积平方米34130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32590人口毛密度人/ha 495建筑密度23.3容积率2.30绿地率35机动车位地上停车辆1320半地下停车辆970首层架空停车辆288合计辆25781.3主要用地指标占地总面积322.2亩;总建筑面积59.71万平方米;居住建筑面积59.26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0

8、.45万平方米; 居住居数 4938户 平均每户建筑面积 120平方米 平均每户居住人数 3.2人 容积率 2.78 建筑密度0.481绿化率 34% 住宅栋数 93栋平均层数 6层 地下车库面积 1.23万平方米 停车位615个符合陕西省建设用地标准(2007年版)陕西省居住建筑建设用地指标规定的居住建筑建设用地(大于8000人):容积率大于等于1.38、建筑密度大于等于0.48、绿地率30%-35%的要求。1.4结论与建议1.4.1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住房政策,选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建设场地具有交通、生活便利的优越性,项目具备良好的建设环境。本项目安置的对象是生态区被拆迁居民,也包括征

9、拆迁房屋的农户。根据需求调查表明,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市*区现有的安置房数量也不能满足拆迁户的需求,因此尽可能新建更多高品质的拆迁安置房、不断满足拆迁户的需求已迫在眉睫。本项目建设将使拆迁户的居住与生存条件得到良好的改善,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本项目建设主要包括为经济实用的拆迁安置住宅和小区配套的商铺、物业管理用房、社区管理用房、幼儿园等,目前国内对此的设计和施工技术都十分成熟,结合选址点较好的地质地形条件,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60亩,新建拆迁安置住房总建筑面积为35569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为6.8亿元,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1.

10、3.2建议 按照拆迁安置住房建设的有关政策,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小区规划设计。 抓紧按有关程序办妥相关手续,加大筹资力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严格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做好项目成本控制。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背景2.1.1建设单位概况*市*区*生态区管理委员会是*市*区委、区政府设立的负责*生态区开发建设的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主持编制、修定生态区各类各项策划、规划和计划;负责生态区法律法规、政策、管理办法的制定、宣传及服务;负责生态区招商及贷款、融资;对生态区土地征用、划拨、有偿转让、拆迁等进行一体化服务管理;实施生态区各类各项基础项目及自建开发项目的

11、建设、经营和管理;负责生态区内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综合行政管理等。2.1.2*市概况K d 6FK 5J!yZ w cY,A 1、地理位置 *市位于我国内陆腹地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介于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39-3445之间。东西长204公里,南北宽101公里,土地总面积10108.02平方公里。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渭南市相接;南以秦岭山脉为界,与商洛、安康、汉中市相接;西以太白山及青化台塬为界,与宝鸡市相接;北以*为界,与咸阳市隔河相望。 2、自然状况vei p V F i *市平均海拔400-450米,南部多为秦岭中段的北坡,北部为平原,地势南高北低,由东南向西北与西

12、南降低。境内有河流54条,主要是灞河、浐河、沣河、涝河、滈河、潏河,以及过境的泾河与*。水资源总量(包括河川径流量和地下水资源量)为31.46亿立方米。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已查明各类矿产23种,主要有铁、锰、铬、钛、铜、钼、钨、大理石、长石、白云岩、水泥灰岩、石墨、蓝田玉等。)?G8y |X *属于东亚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春季温暖少雨,夏季炎热降雨增多,秋季凉爽多淋雨,冬季寒冷干燥。10C积温为4400C,年平均气温6.4C-14.9C,年平均降水量537.5-1028.4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0%-73%,全年日照时数1983.4-2267.3小时,城市绿化覆盖率3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