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J****6 文档编号:292153427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176 大小:20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概述1一、项目概况1二、报告编制依据3三、编制范围3四、编制原则4五、技术经济指标5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8一、项目提出的背景8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第三章热负荷20一、供热范围20二、供热面积及热负荷21三、供热总体规划28四、建设规模确定30第四章供热方式及主设备选型31一、供热方式31二、供热介质、参数及连接方式33三、供热厂主设备选型34四、热力系统37五、机械化运煤除灰渣系统52六、供热厂主设备选型58七、燃料供应62第五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63一、场址所在位置现状63二、建设条件64第六章工程方案67一、供热厂总平面布置67二

2、、厂区工程方案71三、热力站和热力管网97第七章 项目节能措施125一、节能措施综述125二、工艺节能措施126三、给水排水专业节水节能措施126四、电气专业技能措施127五、各系统监测与控制129六、其他节能措施130第八章环境保护131一、烟气治理131二、噪声控制133三、废水治理136四、灰渣处理136五、生活垃圾136六、厂区绿化136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138一、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138二、消防141第十章 项目管理与招投标方案145一、项目管理及人员编制145二、项目招投标148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153一、建设工期153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53三、项目实施进度表154第

3、十二章投资估算155一、编制说明155二、投资估算158三、资金筹措160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分析161一、编制依据161二、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161三、收入估算及税金161四、运行成本估算162五、利润总额及分配164六、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65第十四章 社会效益分析166一、社会效益166二、环境效益166三、节能效益167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168一、结论168二、建议169附表:附表1总投资估算表附表2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3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4销售收入、增值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6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附表7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附表8资产负债表附图:附图-0

4、1*镇镇供热体系现状图附图-02*镇镇供热区域划分图附图-03供热厂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一)附图-04供热厂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二)附图-05供热厂热力及水处理系统图附图-06供热厂原则性燃烧系统图附图-07主厂房0.000层设备布置图附图-08主厂房+6.000层设备布置图附图-08a运煤层平面图附图-08bA型热力站设备平面布置图附图-08cB型热力站设备平面布置图附图-08dC型热力站设备平面布置图附图-08eD型热力站设备平面布置图附图-09主厂房布置剖面图附图-10供热厂水平衡图附图-11供热管线布置图-第一章 概述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县*重点镇集中供热工程(二)项目建设单位县*

5、(三)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镇中心区南部,厂区北侧为*路,西侧为*古路,东侧为*庄村。项目新建供热厂用地面积*7平方米,用地目前为*庄村集体用地,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四)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1建设规模拟建燃煤集中供热厂一座,总用地面积2513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611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负责*镇镇58.41万平方米建筑物的冬季采暖供热以及工业区生产用汽、生活用水。民用建筑供暖面积49.74万平方米,工业区建筑供暖面积8.67万平方米。民用建筑供暖热负荷为28.43MW,工业区生活、生产用汽为29.82t/h(其中生活采暖热负荷为8.23 MW,生活热水耗热量1200kw,生产用汽14.4

6、t/h)。2建设内容新建供热厂1座,包括2台35t/ h的燃煤蒸汽锅炉,一台29MW的燃煤热水锅炉并预留一台29MW的燃煤热水锅炉位置;与锅炉房配套的附属设备(包括水处理设备、燃料供给、除渣设备、烟气净化设备、通风设备等)。敷设热力管网10.11公里,其中城镇供热4.58公里的热水管网;工业区2.62公里的蒸汽管网,2.91公里的凝结水管网;新建热力站5座,改造1座。(五)项目建设进度本项目建设周期共23个月,具体的项目进度安排如下:2017年8月2017年12月,完成项目的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工作;2018年1月2018年4月,完成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标、设备招标等项目前期准备工

7、作;2018年5月2019年4月,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包括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及调试,管网敷设;2019年5月2019年6月,竣工验收及试运行。(六)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2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3034.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267.8万元,预备费1144.2万元,土地征用及地上物补偿费用615万元,流动资金120.4万元。项目总投资为1*万元,拟申请*市发改委资金支持1*0万元,其余资金由镇政府自筹资金解决。二、报告编制依据1城市供热规划技术要求(1995);2*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3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4县*镇总体规划2017年编制;5

8、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6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7国家及地方有关标准、规范、法规等。三、编制范围本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为供热厂至热力站(含供热厂、热力站)的全部工程。具体内容如下:1供热厂围墙以内工程;2由供热厂至个热力站的全部干、支线管网工程;3全网的热力站工程;4全网计算机监控系统。四、编制原则县*镇供热工程是*镇镇的基础设施,担负着县*镇域的冬季采暖以及工业区的生产用汽。集中供热工程应成为安全、清洁、高效、具有现代化先进水平的工程。因此,本报告的编制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可靠、切实可行遵照国家及有关部委制订的有关基本建设方针、设计标准、规范、规程,设计方案

9、要保证集中供热工程安全可靠的运行。2造型优美、美化环境与镇域的环境相协调,体现城镇的风貌,供热厂主要建筑物的造型要有时代感,突出美化环境的功能,符合环保要求。3布局合理、疏密得当供热厂总平面布置中,充分考虑各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满足实用功能及国家有关规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减少建、构筑物的占地面积,增加厂区的绿化面积。管网走向与热负荷发展相适应,并尽量减少地上、地下构筑物的拆迁,减少工程投资。4工艺先进、节能环保在系统选型和系统设计时,考虑时代发展的要求,采用切实可行的节能系统,选择节能、自动化水平高的先进产品,在产品质量相同的条件下,优先选用性能价格比高的产品,做

10、到少投入,多产出,并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5远、近期相结合,适当考虑远期发展。6热负荷应根据城镇规划并留有一定的余地,以满足未来发展负荷的需要。五、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 目单位数据备注一供热厂厂区1锅炉容量台数129MW+235t/h预留1台29MW锅炉位置2供热厂总用地面积m2251373供热厂建筑面积m2136114建筑基底面积m273315容积率0.526绿化面积m261607绿化率24.5%8道路、广场面积m255009供热厂人员人43二供热管网及热力站1热力站占地面积m22216.72热力站建筑面积m22216.73一次热网总长度km4.58/2.62热水锅

11、炉/蒸汽锅炉4热力站总数量座6新建5座,改造1座5热力网及热力站人员人33三能耗指标供热厂1年用电量104kWh2年耗水量104t3年耗煤量104t4年蒸汽用量104t 5年排渣量104t6年排灰量104t7民用建筑采暖单位标煤耗kg/m28工业建筑采暖单位标煤耗kg/m29工业用汽单位标煤耗kg/t蒸汽四经济指标1供热厂工程费万元2热力站工程费万元3热力网工程费万元1360.04工程总投资万元16182.2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一、项目提出的背景(一)*镇镇社会经济现状*市县*镇位于京北优美的水库东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89公里,101国道从镇域纵穿而过,东倚卧佛山,西临水库

12、,风景优美,人文景观众多,镇域位于通往承德的“古御道”上。镇域面积202平方公里,34个行政村,158个自然村,居住人口4.38万人,其中农业户口2.78万人,居民1万人,外阜当地务工6000人。*镇镇为京城通向东北的要塞,境内群峰耸翠,水量丰富。四竿顶、五指山、猴山为京郊名山,县七大河流,*镇就占了三条:潮河、安达木河、清水河。在群山中和河流两岸,分布着众多的旅游景观,除了大家已熟知的白龙潭、仙居谷和九龙十八潭之外,还有数十处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旅游资源,如:四竿顶、车道峪、石门水库、四十亩地等都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适合进行各种特色的旅游。近年来*镇镇民俗旅游迅速发展,目前已有4个民俗旅游村,

13、从事民俗旅游的农户达到300多个,人数近千人。民俗活动多种多样,八家庄的蝴蝶会,东田各庄的花灯会尤为著名。民间小吃各有特色,像撒糕、小锅烙子、丝糕等。在国家环保总局刚刚公布的“关于命名2005年度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决定”中,县*镇获得“全国环境优美镇”称号。*镇镇所辖的34个行政村中,有11个村被命名为文明村称号,16个村被命名为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村,13个村被命名为法制示范村。*镇镇是县最大的乡镇之一。1999年9月,*镇镇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镇党委、政府提出了“以国家级小城镇建设为龙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地区繁荣为目的,逐步建立蕴含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以小城镇建设拉动二、三产业快速崛起,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形成,把*镇建设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社会文明、人民富裕并具有独特建筑风格和经济特色的精品小城镇”的发展理念,并制定了高标准的小城镇规划。小城镇的功能以绿色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定位,适当发展能容纳人口就业的工业企业。目前,小城镇建设规划区已实现八通一平,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实业家来*镇置业,共谋发展,基本形成了绿色农业、服装、机械、电子制造、旅游休闲五大主导产业。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