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历史先秦时期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含往年真题)

上传人:星*** 文档编号:292148980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PPTX 页数:54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历史先秦时期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含往年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22高考历史先秦时期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含往年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22高考历史先秦时期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含往年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22高考历史先秦时期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含往年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22高考历史先秦时期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含往年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高考历史先秦时期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含往年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考历史先秦时期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含往年真题)(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2届高考复习之届高考复习之通史复习通史复习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国”。中华文明即华夏文明,亦称汉文明基本内涵:以服饰(汉服)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礼仪道德兴盛为夏华夏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就是礼仪、服饰、经典华夏文明是炎黄血统、诗书礼仪文化和中华疆界统合在

2、一起的实体中华文明具体体现为:政治:帝国政治(中央集权国家及制度)经济:农耕文明文化:儒家文明秦秦汉先秦先秦隋隋唐唐五代五代辽宋夏宋夏金元金元明明清清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基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基先秦文明先秦文明(BC2070BC221)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文明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文明(BC221220)古代中华文明古代中华文明的的曲折曲折发展发展: 魏魏晋南北朝晋南北朝文明文明(220-589)古代中华文明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隋唐文明的鼎盛:隋唐文明(589589907907)古代古代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

3、:宋元文明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宋元文明(90713689071368)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文明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文明(13681840)历史沿革历史沿革先秦文明先秦文明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BC2070BC221) 政政治治经经济济文文化化夏夏商周(西周)时期商周(西周)时期(BC2070BC1600BC1046BC1046BC770)夏:夏: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商:内外服制度;商:内外服制度;西周: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礼乐制度农业:五谷六畜;农业:五谷六畜;耒耜刀耕火种耒耜刀耕火种;西周井田制西周井田制手工业:手工

4、业:青铜器青铜器;丝织业;陶器和原始瓷器;丝织业;陶器和原始瓷器;商业:商业:职业商人职业商人;货币;货币;工商食官工商食官鬼神思想鬼神思想;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天文观测;天文观测;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和金文;诗经诗经;傩舞;傩舞史实继承原则: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继承原则: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确立确立确立确立: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禹传启,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禹传启,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禹传启,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禹传启,“ “家天下家天下家天下家天下” ”)西周西周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宗法制历史特征:国家产生,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内外服制(商朝)内外服制(商朝)

5、商朝在盘庚迁殷后采取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域分为内服和外服,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和组织方式。“内服”指由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大体位于以今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外服”指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即当时四周数量众多的方国和部落。强烈的部落(方国)政治色彩强烈的部落(方国)政治色彩某种程度上为分封制奠定了基础某种程度上为分封制奠定了基础周王周王异姓异姓功臣功臣同姓王同姓王室室( (王王族族) )先代帝王后代先代帝王后代和边远氏族部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先代落首领(先代贵族)贵族)周公子伯禽(鲁)周公子伯禽(鲁)召公(燕)召公(燕)成王弟(晋)武王弟(卫)成王弟(晋)武王弟(卫

6、)商后代(宋)商后代(宋)舜后代(陈)舜后代(陈)尧后代(蓟)尧后代(蓟)姜尚(齐)姜尚(齐)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权利:封地世袭统治义务: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存在前提存在前提扩大统治区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扩大统治区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积极)诸侯独立性强,削弱了周天子权威诸侯独立性强,削弱了周天子权威(消极)内容内容对象:对象:目的:目的:王族(同姓贵族)、功臣、先代贵族王族(同姓贵族)、功臣、先代贵族王族(同姓贵族)、功臣、先代贵族王族(同姓贵族)、功臣、先代贵族稳定秩序、巩固统治、扩大稳定秩序、巩固统治、扩大稳定秩序、巩固统治、扩大稳定秩序、巩固统治、扩大疆

7、域疆域疆域疆域(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西周的分封制西周的分封制影响影响王权强大王权强大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宋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宋文言文言“封建封建”“封邦建国封邦建国”=分封制分封制“邦国政治邦国政治”+“+“贵族贵族政治政治”演变演变春秋战国: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战国: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分封制瓦解西汉初:部分恢复(西汉初:部分恢复(“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七国之乱七国之乱”诸侯独立性强,离心力强,容易形成地方割据诸侯独立性强,离心力强,容易形成地方割据西周大规模实行分封制的原因是什么西周大规模实行分封制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提示

8、: : (1) (1)生产力落后生产力落后, ,交通不便交通不便, ,不具备实行中央集权制的条件。不具备实行中央集权制的条件。(2)(2)部族势力强大部族势力强大, ,分封制有利于避免地方部族与中央矛盾的激化。分封制有利于避免地方部族与中央矛盾的激化。(3)(3)商朝分封的传统。商朝分封的传统。等级森严、天下共主、文化认同等级森严、天下共主、文化认同拓展疆域,巩固统治;民族交融;文化认同拓展疆域,巩固统治;民族交融;文化认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周天子周天子周天子周天子诸候诸候诸候诸候卿大夫卿大夫卿大夫卿

9、大夫士四个等级之间形成大、小宗从属关系士四个等级之间形成大、小宗从属关系士四个等级之间形成大、小宗从属关系士四个等级之间形成大、小宗从属关系大小宗是相对的大小宗是相对的大小宗是相对的大小宗是相对的历史特征:家国一体,贵族政治、世卿世禄影响:古代政治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史料研究:西周礼乐制度的内在联系史料研究:西周礼乐制度的内在联系 周公制礼的本质:周公制礼的本质:“礼礼”的起源是以贫富分化、等级分化为的起源是以贫富分化、等级分化为前提的,反过来前提的,反过来“礼礼”的形成又稳定了贫富分化、等级分化的社的形成又稳定了贫富分化、等级分化的社会会秩序秩序。其。其本质是本质是“异异”,即差异,即差异,用来

10、显示社会中各等级之间,用来显示社会中各等级之间的的差异差异,(高低贵贱,长幼有序)。这样就,(高低贵贱,长幼有序)。这样就形成了君臣、父子、形成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上下尊卑关系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上下尊卑关系,人人必须遵守,人人必须遵守,不得有不得有所逾越。所逾越。 一个社会不承认差异,就没有动力。但是一个社会只讲差异,一个社会不承认差异,就没有动力。但是一个社会只讲差异,不讲和同,就无法和谐。因此周公在不讲和同,就无法和谐。因此周公在“制礼制礼”的同时又的同时又“作乐作乐”,使,使“礼礼”与与“乐乐”相辅相成。相辅相成。“礼礼”讲究差异,讲究差异,“乐乐”则讲究则讲究和同和

11、同。讲得通俗一点,就是以音乐激起人们的共同情绪。讲得通俗一点,就是以音乐激起人们的共同情绪喜怒哀喜怒哀乐,产生同类感,仿佛乐,产生同类感,仿佛“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 杨向奎杨向奎杨向奎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意味深长地指出:没有周公意味深长地指出:没有周公不会有武王灭殷后的一统天下,不会有武王灭殷后的一统天下,没有周公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可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 樊树志樊树

12、志樊树志樊树志国史十六讲国史十六讲国史十六讲国史十六讲礼礼尊卑有等(等级秩序)尊卑有等(等级秩序)乐乐上下和上下和同(社会和谐)同(社会和谐)西周礼乐文化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渊源西周礼乐文化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渊源历史特征:等级秩序+文化认同=礼乐文明井田制井田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开始实行(商)盛行成熟(西周)盛行成熟(西周)瓦解(春秋)瓦解(春秋)废除(战国)废除(战国)内容1.所有土地属于周王,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2.井田分“公田”和“私田”,由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种;3.“公田”收获物上交国库(交纳贡赋),“私田”收获物归奴隶主;。为什么由奴隶集体耕种?生产力

13、水平低下(石器锄耕)井田制是分封制、宗法制的经济基础基本特征:土地国有,集体耕作基本特征:土地国有,集体耕作夏夏商周(西周)时期商周(西周)时期(BC2070BC1600BC1046BC1046BC770)概括历史阶段特征政治:夏:政治:夏: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 商:内外服制度;商:内外服制度; 西周:西周:分封制、宗法分封制、宗法制制、 礼礼乐制度乐制度经济:农业:五谷六畜;经济:农业:五谷六畜;耒耜刀耕火种耒耜刀耕火种; 西周西周井田制井田制 手工业:青铜器;丝织业;手工业:青铜器;丝织业;陶器和原始瓷器;陶器和原始瓷器; 商业:商业:职业商人职业商人;货币;货币;工商食官工商食官文化:

14、文化:鬼神思想鬼神思想;学在官府学在官府; 天文观测;天文观测;甲骨文甲骨文和金文和金文;诗经诗经;傩舞;傩舞国家产生,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国家产生,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部族部族政治政治,尚未实现高度集权;,尚未实现高度集权;等级森严、天下共主、文化等级森严、天下共主、文化认同;认同;家国一体,贵族政治、家国一体,贵族政治、世卿世卿世世禄;禄;农耕经济雏形;农耕经济雏形; 青铜时代;青铜时代;工商食官;工商食官;鬼神迷信;学在官府鬼神迷信;学在官府文字起源;诗歌源头(现实主义文字起源;诗歌源头(现实主义)中华文明的萌生(起源)时期中华文明的萌生(起源)时期中华文明的萌生(起源)时期中华文明的萌生

15、(起源)时期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农耕雏形农耕雏形农耕雏形农耕雏形礼乐文化源头礼乐文化源头礼乐文化源头礼乐文化源头贵族政治(血缘政治)贵族政治(血缘政治)贵族政治(血缘政治)贵族政治(血缘政治)邦国政治邦国政治邦国政治邦国政治早期国家、文明源头早期国家、文明源头早期国家、文明源头早期国家、文明源头家国一体家国一体家国一体家国一体高考真题演练高考真题演练(20212021浙江浙江卷卷11)翻检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王曰”,或,或“王若曰王若曰”。周王又称。周王又称“天子天

16、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制度的特点是A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 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C C“天下为公天下为公” D D“郡郡”“”“国国”并行并行(20212021福建福建卷卷11)关于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夏”“”“有有夏夏”;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索“夏墟夏墟”的存在。这反映了的存在。这反映了A. A. 先秦文献的可靠性先秦文献的可靠性B. B. 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C. C. 考古发掘的重要性考古发掘的重要性D. D. 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20212021八省联考广东卷八省联考广东卷1 1)商朝时,世人信奉鬼神,事事占卜。商朝时,世人信奉鬼神,事事占卜。西周时,参照夏商礼仪,制定了一套维护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典西周时,参照夏商礼仪,制定了一套维护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典章制度,该制度讲究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