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官制度与教育改革重点知识点讲解-2022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

上传人:星*** 文档编号:292147895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PPTX 页数:94 大小:4.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官制度与教育改革重点知识点讲解-2022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选官制度与教育改革重点知识点讲解-2022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选官制度与教育改革重点知识点讲解-2022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选官制度与教育改革重点知识点讲解-2022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选官制度与教育改革重点知识点讲解-2022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官制度与教育改革重点知识点讲解-2022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官制度与教育改革重点知识点讲解-2022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专题微专题02选官制度与教育改革选官制度与教育改革【主题概述】【主题概述】教育问题、人才选拔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总结历史上教育、人才选拔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于解决我国当前文教育和选拔人才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选官制度与教育改革成为高考的长效热点是必然的。年份年份试卷试卷考题考题考点考点主题主题201720172 2卷卷3131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考制度的恢复高考制度的恢复201920192 2卷卷3030解放战争解放战争干部教育准备干部教育准备 202020201 1卷卷3333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教育文艺复兴教育2 2卷卷2626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到元政治制度的

2、演变选官制度选官制度- -科举制科举制山东卷山东卷7 7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平民教育平民教育天津卷天津卷1717近代教育近代教育近代留学生近代留学生 20212021 乙卷乙卷2828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八股取士八股取士甲卷甲卷2525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选官制度- -辟召制度辟召制度广东卷广东卷1515苏联苏联“ “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 ”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天津卷天津卷6 6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平民教育、平民教育、“ “工读工读” ”教育教育【考情概览】【考情概览】【备考提示】【备考提示】教育问题、选官制度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古代中国的教育,儒家

3、思想的传播、书院的设立等与教育相关的问题;近现代中国的教育发展;世界教育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变迁及近现代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科举制、九品中正制也频繁考查。内容上重点考查选官制度、儒学教育;形式上注重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一一、古代古代儒学儒学教育与选官制度教育与选官制度01一一、古代古代儒学儒学教育与选官制度教育与选官制度1.儒学教育儒学教育时间时间概况概况影响影响春秋春秋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开创了儒家教育的先河,奠定了儒学的基础。孔子提出“因材施教”,主张人的全面发展。秦朝秦朝推崇法家思想,“焚书坑儒”。儒学教育受到打击。【漫画解史】太学的影响【漫

4、画解史】太学的影响信息提取:太学的建立,开启了儒学教育信息提取:太学的建立,开启了儒学教育的官方化,有利于儒家思想主流思想地位的官方化,有利于儒家思想主流思想地位的巩固。的巩固。公元前公元前124年,年,汉武帝汉武帝 为了为了培养官吏、统一培养官吏、统一人们思想人们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提出,根据董仲舒的建议提出“愿陛下兴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的建议 ,在长,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年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年龄一般在龄一般在18岁左右,太学的学习科目设岁左右,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学生可

5、任选一,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每年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每年考试一次。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考试一次。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 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是中国历史上第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国立中央大学),这也是世界上一所大学(国立中央大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时间时间概况概况影响影响隋唐隋唐实行科举制,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查内容,如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进一步强化了儒学的统治地位,儒学教育得到发展,此后达到鼎盛。宋朝宋朝王安石变法对学校教育制度

6、进行改革。(1)改革科举: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策论;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2)整顿太学:编撰新教材三经新义;太学生成绩优异者可直接为官;设专门学校。有利于培养选拔改革所需要的实用人才,促进了儒家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明清明清考试形式为八股文,规定必须在儒家四书五经中出题,必须引用程朱理学观点“代贤立言”,不能发挥自己的见解。思想专制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儒学教育日益僵化。2选官制度选官制度纵观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夏、商、西周的世官制世官制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选贤任能选贤任能。第二阶段,以两汉的察举、征辟察举、征辟制制到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九

7、品中正制。第三阶段,从隋唐直至清末的科举考试制。科举考试制。-(姜国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变化浅谈)朝代朝代制度制度方式方式标准标准特点特点夏夏商商西周西周世官制(封诸侯,尊血缘,父有官,子承袭)世袭血缘(宗法关系)与宗宗法法分分封封制制度度紧紧密密结合;贵族世袭官职和贵族身份;(贵贵族族政政治治)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机会。战国战国秦朝秦朝汉初汉初军功授爵制(励耕战,招贤能,立军功,赏爵禄)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军功凭借军功获得参政机会,体现了争争霸霸战战争争的时代特点。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

8、不能戒其怠惰。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礼记 血缘血缘 “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史记史记商君列传商君列传军功军功朝代朝代制度制度方式方式标准标准特点特点汉朝汉朝察举制(征名士,举孝廉,设太学,兴考选)官员察访举荐道德品行(“孝廉”)自自下下而而上上推推荐荐人才;需经中中央央考考试试;东东汉汉时时形形式式和和实质背离,实质背离,渐趋败坏。元元光元年,汉武帝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

9、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此后,郡国每岁荐举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晋书晋书段灼传段灼传评价:评价:积极:积极: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消消极极:容易任人唯亲;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征辟制);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征:皇帝下诏特举征:皇帝下诏特举辟:二千石以上大臣自己聘用属官辟:二千石以上大臣自己聘用属官朝代朝代制度制度方式方式标准标准特点特点魏晋南北魏晋南北朝朝九品

10、中正制(论人才,问中正,重家世,认门第)中正官(品评官)评定授官初期: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西晋:重视家世、门第。由察举制演化而来;初初期期加加强强了了中中央央集集权权;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门第第步入仕途,出身低微的人极难出任高官;逐渐成为维护护士士族族特特权的工具。权的工具。 在实行察举的两汉之际,还有考试这样一个辅助性的环节,到了魏晋时代,居然倒退到全凭中在实行察举的两汉之际,还有考试这样一个辅助性的环节,到了魏晋时代,居然倒退到全凭中正官作出一个模糊评语的地步。既然不能量化考核,必然没有考核标准,结果就是正官作出一个模糊评语的地步。既然不能量化考核,必然没有考核标准,结果就是“说你行你就说

11、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行,不行也行。” ” 喻大华帝制往事喻大华帝制往事 及法弊也及法弊也, , 唯能知其阀阅唯能知其阀阅 , , 非复辨其贤愚。所以刘毅云非复辨其贤愚。所以刘毅云: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南朝至于梁陈。南朝至于梁陈, ,北朝至于周隋北朝至于周隋, ,选举之法虽互相损益选举之法虽互相损益, ,而九品及中正至开皇中方罢。而九品及中正至开皇中方罢。 杜佑通典杜佑通典评价:评价:积极:积极:将选官权收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消极:后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流于形式,只看家世。朝代朝代制度制度方式方式标准标准特点特点隋至清隋至清科举制(应科举,登龙门,历朝用,

12、影响深)分科考试择优录取考试成绩(知识能力)科举考试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儒家经义为主;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科举制的演变科举制的演变(1)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2)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3)唐朝完善: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4)宋代: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宋代后期科举不考诗赋,改考策论。(5)明清:八股取士成为科举的主要形式;四书五经、代圣贤立言。(6)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朝代朝代制度制度方式

13、方式标准标准特点特点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的影响社会整合功能(1)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2)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巩固国家统一适应大一统需要,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利于社会稳定。推动世界文明(1)唐朝时被东亚文化圈国家采用,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重才轻品选人方面,过于侧重才学,忽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

14、犹在。禁锢思想(1)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2)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材料一: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汪洙(宋)神童诗材料三: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钱穆国史大纲材料四:(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打破打破门阀门阀垄断垄断,促进阶层促进阶层流动。流动。提

15、高官员素质,提高官员素质,推动儒学发展推动儒学发展。加强集权加强集权,巩固统一巩固统一。推动世界推动世界文明发展文明发展积积极极局局限限1、明清八股取士、明清八股取士禁锢禁锢思想,摧残人才,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禁锢思想)思想,摧残人才,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禁锢思想)2、知识阶层热衷追求功名利禄,科技研究缺乏人才,、知识阶层热衷追求功名利禄,科技研究缺乏人才,官本位思想官本位思想阻碍中国科阻碍中国科学文化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阻碍社会转型)学文化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阻碍社会转型)知识知识深化深化:科举制度的评价:科举制度的评价九品中正制弊端;士族走向没落,庶族地庶族地主兴起

16、主兴起(分封制宗法制诸侯争霸百家争鸣)贵族政治走向瓦解,富国强兵的需要富国强兵的需要诸侯争霸结束,国家趋于安定国家趋于安定,军功爵制无法实施豪强势力兴起豪强势力兴起干扰人才选拔;汉末战乱失去乡里清议基础选选官制度变化原因官制度变化原因1、人才选拔逐渐走向、人才选拔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系化制度化、体系化2、选官选官标准标准趋向趋向公平化公平化:品行家世品行家世学识才能学识才能3、选官、选官方式方式趋向趋向科学化科学化:地方举荐地方举荐中央考试选拔中央考试选拔4、选官、选官范围范围日益日益扩大化扩大化:由封闭性:由封闭性开放性开放性5、选官、选官原则原则趋于趋于:公平公平、公正、公开、公正、公开6、官员、官员文化素养不断提高。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选官制度?趋势趋势选选官制度变化趋势官制度变化趋势3主要认识:(1)从进程来看:中国春秋时期,由于官学衰落,私学发展,教育出现了与政治分离的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