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针灸学基础医学知识宣讲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夏日****8 文档编号:292142942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PPT 页数:252 大小:2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针灸学基础医学知识宣讲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2页
医学针灸学基础医学知识宣讲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2页
医学针灸学基础医学知识宣讲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2页
医学针灸学基础医学知识宣讲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2页
医学针灸学基础医学知识宣讲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针灸学基础医学知识宣讲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针灸学基础医学知识宣讲PPT培训课件(2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针灸学基针灸学基础医学知础医学知识宣讲识宣讲第一节第一节经络及经络系统经络及经络系统经络系统经络系统概念: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作用: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联络表里,沟通上下,调节体内各部分,把人体脏腑和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组成:经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直行的干线、分布较深络是经脉别出的分支。横行的分支,分布较浅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与脏象学说、病机学说等基础理论结合起来,较完整地阐释人体的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诊断和确定治法。经络系统简表在内连属脏腑,在外连属筋肉、肢节和皮肤。十二经脉

2、根据阴阳、脏腑、手足命名。包括:手三阴(太阴肺、厥阴心包、少阴心)走行上肢内侧(前、中、后),从胸走手,与手三阳交接。手三阳(阳明大肠、少阳三焦、太阳小肠)走行上肢外侧(前、中、后),从手走头,与足三阳交接。足三阳(阳明胃、少阳胆、太阳膀胱)走行下肢外侧(前、中、后),从头走足。与足三阴交接。足三阴(太阴脾、厥阴肝、少阴肾)走行下肢内侧(前、中、后),从足走腹(胸),与手三阴交接。十二经脉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分布规律阴经阴经(属脏属脏)阳经(属腑)阳经(属腑)循行部位循行部位手太阴肺经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阳明大肠经前缘前缘厥阴心包经厥阴心包经少阳三焦经少阳三焦经中线中线少阴心经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太阳

3、小肠经后缘后缘足太阴脾经太阴脾经阳明胃经阳明胃经前缘前缘厥阴肝经厥阴肝经少阳胆经少阳胆经中线中线少阴肾经少阴肾经太阳膀胱经太阳膀胱经后缘后缘经络的分布及作用经络的分布及作用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特点:特殊通道。不隶属脏腑,无表里相配。任脉、督脉、冲脉起于胞中,同出会阴。“一源三岐”任脉行于腹胸颈面正中,上抵颏部。总任一身阴经,“阴脉之海”,与妊娠有关,“任主胞胎”督脉行于腰背项头后部正中,上至头面,入脑,贯心,络肾。总督一身阳经,“阳脉之海”,与脑、髓、肾的功能关系密切。冲脉并足少阴挟脐而上,环绕口唇,十二经脉均来汇聚,故称“十二经之海”,与月经关

4、系密切,又称“血海”。带脉起于胁下,束腰而前垂,统束纵行诸经,有“诸脉结束语带脉”,并有固胡胎儿的作用。奇经八脉的作用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如带脉有如带脉有“约束诸经约束诸经”的作用,的作用,督脉有督脉有“总督诸阳总督诸阳”的作用。的作用。对十二经脉气血起着蓄积,渗灌的调节作用。十二经脉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可由十二经脉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可由奇经奇经“溢出溢出”,给予补充。李时珍在,给予补充。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奇经八脉考中,将十二经脉比作江

5、河,中,将十二经脉比作江河,奇经八脉比奇经八脉比作湖泽,相互间起着调节、补充的作用。作湖泽,相互间起着调节、补充的作用。奇经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腑的联系奇经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腑的联系较为密切,相互之间在生理、病理上有一定联系。较为密切,相互之间在生理、病理上有一定联系。经别、别络、经筋、皮部p经别: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多为肘、膝以下)别出(成为“离”),走入体内脏腑深部(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称为“出”),而上头面部,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为“合”)p别络是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p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

6、节的体系。p皮部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十二经脉走向和交接规律 头 足 手三阳经 三胸 手 手三阴经 阳 经腹 足三阴经 足经络的分布及作用经络的分布及作用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 手食指端手食指端 鼻翼旁鼻翼旁 足大趾端足大趾端手太阴肺经脉手太阴肺经脉 手阳明大肠经脉手阳明大肠经脉 足阳明胃经脉足阳明胃经脉 足太阴脾经脉足太阴脾经脉 心中心中手少阴心经脉手少阴心经脉 手太阳小肠经脉手太阳小肠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脉足太阳膀胱经脉 足少阴肾经脉足少阴肾经脉 手小指端手小指端 目内眦目内眦 足小指端足小指端 胸中胸中手厥阴心包经脉手厥阴心包经脉 手

7、少阳三焦经脉手少阳三焦经脉 足少阳胆经脉足少阳胆经脉 足厥阴肝经脉足厥阴肝经脉 手无名指端手无名指端 目外眦目外眦 足大趾足大趾 肺中肺中口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胱肾焦胆肝循经络的功能与作用经络的功能与作用1、生理功能、生理功能2、病理反应、病理反应3、指导诊断、指导诊断4、治疗预防、治疗预防经络的功能与作用经络的功能与作用1、生理功能:、生理功能: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之为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之为“经气经气”。经络作用包括四个方面:经络作用包括四个方面: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调节机能平衡调节机能平衡感应传导作用感应传导作用运

8、行气血,联系脏腑和肢体,抗御外邪。“内溉脏腑,外濡腠理”,“行血气而营阴阳”经络的功能与作用经络的功能与作用2、病理反应:病之于内,形诸于外传注病邪:病邪通过经络由表达里,或由里达表;脏腑病症沿经络反映到体表。反映病候:由于疾病性质、脏腑功能、气血盛衰不同,受邪部位以及发生病症不同。如:经络气血阻滞不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气血郁积化热,出现红、肿、热、痛;气血运行不足,出现病变部位麻木不仁、肌肤萎缩及功能减退。经络的功能与作用经络的功能与作用3、指导诊断(1)辩证归经:症状、循行部位、所属脏腑如:前额疼痛,与阳明经有关;颈项痛,与太阳经有关;巅顶痛,与厥阴经有关;两侧痛,与少阳经有关。(

9、2)经络、腧穴诊断:在某些疾病过程中,常出现在经络通路上,或在经络聚集的某些穴位上有明显压痛,或有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如:肺病,在中府穴有明显压痛。(3)切脉诊断:“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循心包经炎性线状表皮痣(先天)1954循肾经的线状苔藓经络的功能与作用经络的功能与作用4、治疗预防治疗主要通过针灸按摩刺激穴位,激发疏通经气,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达到治病目的。“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药物通过经络传递输送,到达病所,发挥治疗作用。药物归经:对药物性能进行分析和归类,指某药主治某经所属的病症。如:头痛属太阳经,用羌活、藁本;属阳明经,用白芷;属少阳经,用柴胡。经络的功能与作用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10、预防调理经络的方法预防疾病。强壮身体:足三里、中脘、关元预防感冒:灸风门预防中风:足三里、悬钟穴第二节第二节腧腧穴穴腧穴基本概念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推拿和拔罐等治疗的刺激点。腧:“输”,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孔隙。腧穴分类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十四经穴十四经穴:分布十四经循行路线上,主治经穴所属经络的病症,为临床常用。共有361个,其中双穴309对,单穴52个。经外奇穴经外奇穴:有肯定疗效,未归属十四经的穴位。对某些病症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又称奇穴阿是穴阿是穴:压痛点,其部位是根据疼痛所在而定,即身体上出现的临时压痛点,就是穴位。又称天应穴

11、、不定穴、压痛点。腧穴的分类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归属于十四经不归属于十四经不归属于十四经有固定的位置有固定的位置无固定的位置有具体的名称有具体的名称无具体的名称361个(对称309对,单穴52个)数目不定数目不定主治本经或表里经病症,系统主治单一主治局部病症腧穴的治疗作用及主治规律治疗作用 近治作用 远治作用 特殊作用 主治规律 分经主治规律 分部主治规律腧穴治疗作用1、远治作用:是十四经穴基本规律。十四经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穴位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器官病症;全身性作用;局部作用。如:列缺不仅治疗上肢病症,还能治疗头颈部、胸、肺、咽喉以及外感病症。阳陵泉不仅治疗下肢病变,还能治疗

12、胁肋、胆、肝、神志病以及痉挛、抽搐等病症。腧穴治疗作用2、近治作用:全身所有腧穴,均能治疗所在部位及其临近器官的病症。如:迎香、口禾髎、上星、通天等治疗鼻病;中脘、梁门、章门、气海治疗胃病。百会穴头痛中脘穴胃痛肾俞穴腰痛阿是穴以痛为输腧穴治疗作用3、特殊作用:某些腧穴对机体不同状态,起到双向调整。针刺内关穴如:心动过速减慢心率心动过缓增加心率针刺天枢穴腹泻止泄便秘通便 相对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穴矫正胎位,素髎升压。相对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穴矫正胎位,素髎升压。腧穴主治规律分经主治:本经腧穴主治本经病,表里经腧穴配合治疗表里两经病,邻近经穴,其治疗作用多相近四肢部穴位分部主治:头面、躯干部腧

13、穴的定位方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固定的标志活动的标志 骨度分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中指同身寸法拇指同身寸法 横指同身寸法(一夫法) 简便取穴法 腧穴定位法一、体表解剖标志取穴法:根据人体体表的各种自然解剖标志取穴,又称自然标志取穴法。1、固定(定型)标志:不受人体活动影响,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五官、指(趾)甲、乳头、肚脐。2、活动(动态)标志:需要采取相应姿势才会出现的标志。如:皮肤皱襞、肌肉部凹陷、显露的肌腱以及某些间隙等腧穴定位法二、骨度分寸取穴法将人体不同部位的长度或宽度,分别规定为一定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寸,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适用于所有人群。头部头部胸腹部胸腹部前发际前发际后发际:

14、后发际:12寸寸胸骨上窝胸骨上窝胸剑联合:胸剑联合:9寸寸耳后两乳突之间:耳后两乳突之间:9寸寸胸剑联合胸剑联合脐中:脐中:8寸寸脐中脐中耻骨联合上缘:耻骨联合上缘:5寸寸两乳头之间:两乳头之间:8寸寸上肢部下肢部腋前皱褶肘横纹:9寸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上髁上缘:18寸肘横纹腕横纹:12寸股骨内侧髁下方内踝尖:13寸股骨大转子:19寸腘横纹外踝尖:16寸骨骨度度分分寸寸示示意意图图腧穴的定位法腧穴的定位法常用骨度分寸表部位起止部位骨度(寸)说明头颈部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眉心至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前两额发角之间耳后两乳突之间123399用于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用于确定前发际即头部经穴的纵向

15、距离用于确定后发际即颈部经穴的纵向距离用于确定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用于确定头后部经穴的横向距离胸部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中点9用于确定胸部任脉穴的纵向距离胁腹部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两乳头之间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85812用于确定上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用于确定下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用于确定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用于确定胁肋部经穴的纵向距离背腰部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肩峰缘至后正中线38用于确定背腰部经穴的纵向距离用于确定肩背部经穴的横向距离上肢部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肘横纹至腕掌(背)侧横纹912用于确定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用于确定前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下肢部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

16、上缘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股骨大转子至腘窝横纹腘窝横纹至外踝尖18131916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穴的纵向距离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穴的纵向距离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臀沟至腘窝横纹,相当14寸)腧穴定位法三、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以患者手指的宽度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中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腧穴的定位法腧穴的定位法中指同身寸法中指同身寸法:中指屈曲中指屈曲时时,中,中节节掌掌侧侧 两两端端纹头纹头之之间为间为寸。寸。用用于于四肢取穴的直四肢取穴的直寸、背部的寸、背部的横横寸。寸。腧穴的定位法腧穴的定位法拇指同身寸法拇指同身寸法:拇指指拇指指关节关节的橫度的橫度作作为为寸。寸。用于四肢部取穴。用于四肢部取穴。腧穴的定位法腧穴的定位法横横指同身寸法指同身寸法:将将食、中、食、中、无无名、名、小指小指并拢并拢,以中指第,以中指第二二节横纹处为准节横纹处为准,四,四指的指的横度为横度为寸。又寸。又称称“一夫法一夫法”。用用于于下肢直寸,背下肢直寸,背部的部的横横寸寸第三节第三节十四经脉十四经脉一、手太阴肺经一、手太阴肺经【经络循行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