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92113012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o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一)所有制结构(二) 所有制结构的设想和实践(三)所有制结构的判断标准 (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o(一)所有制结构1所有制2. 所有制结构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o1所有制o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范畴 所有制是经济制度体系属于基本经济制度的层次。它对其他经济制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区分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o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明确给出了通过所有制关系判断和把

2、握特定的经济社会性质的一般方法论原则。o“任何时候,我们总是要在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同直接生产者的直接关系-当中,为整个社会结构,从而也为主权和依附关系的政治形式,总之,为任何当时的独特的国家形式,找出最深的秘密,找出隐蔽的基础。”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o2.所有制结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在社会生产关系总体中各自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社会生产关系总体中各自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其外部关系反映了不同所有者在

3、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关系,这种关系滋生了阶层或阶级及其相互矛盾。其内部关系则是指由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自身而派生出来的不同主体对同一财产的单纯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的权力分割关系。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o(二) 所有制结构的设想和实践1.马克思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设想 3.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的实践2.列宁和斯大林对所有制结构的实践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o1.马克思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设想o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可以概括为: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所有制形式是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 在社会主义阶段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采取国有制形

4、式 集体所有制存在的可能性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o2.列宁和斯大林对所有制结构的实践o列宁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o斯大林 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o3.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的实践从1953 -1956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1981年,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就提出 “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进一步论述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的问题”。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1987年党的十

5、三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 ”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1992年,十四大报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o(三)所有制结构的判断标准生产力标准极端情况“当一种生产方式处在自身发展的上升阶段的时候,甚至在和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里吃了亏的那些人也会热烈欢迎这种生产方式。”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

6、段所有制结构o(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o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o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形成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o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o(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定下来。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阐明了

7、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方向问题。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o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到了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o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o(二)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十五大) o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o第二,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o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 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

8、义服务。 o第四,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也是我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o辨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三、建立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 (部分)o马克思主义的制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o制度首先是指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o当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反映在人们的观念中或法律形式上时,它就表现为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o这些作为法律或观念上的制度形成约束和调整人们行为的规则。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o舒尔茨将制度

9、定义为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o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o拉坦认为,制度是一套被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综合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对制度的定义,他们所研究的制度是指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范,这些规范是由人所制定或发明出来的,它既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等成文的规则,又包括只存在于人的观念中、靠人的自我约束和舆论监督来实施的道德、风俗和习惯等相当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中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政治法律制度和一部分意识形态。 o马克思的产权理论o在马克思看来,产权本质上

10、是一种法权关系,是生产关系或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o可分解o马克思把那种集占有、支配和使用为一体的职能权利称为“经济上的所有权”而与单纯的所有权相对立。o“他们实际上是伙伴,一个是法律上的资本所有者,另一个,当他使用资本时,是经济上的所有者;”o马克思具体分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归同一主体行使、所有权和经营权主体彼此分离以及公有制下由同一所有制主体的不同部分来分别行使所有权和经营权这三种情况。o国有经济产权o前提o从财产所有权来考察,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应该说是清晰的。o从财产经营权来考察,以前国有企业的产权是不够清晰的,需要明晰化。第一节

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用(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二)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三)有利于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加强社会建设(四)有利于引进外资、技术、管理(五)有利于宏观调控和政府职能转换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一、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一)原因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为什么?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 第一,社会化大生产以及作为其集中代表和体现的现代机器大工业已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公有制也就必然在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 第二,

12、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在经济上的本质特征和根本标志。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 第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劳动者以生产资料主人身份共同参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经济生活。 第四,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内部的自我调整和完善。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二)体现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总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总

13、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o一是必须使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但要有数量上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o二是必须使国有经济掌握和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o三是必须不断巩固和发展我国城乡集体所有制经济。o四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o二、社会主义全民所

14、有制的主导地位和作用o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它是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且随着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o(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o(1)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拥有现代机器大工业和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支配着国家的主要经济资源和自然资源,具有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o(2)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物质产品、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o(3)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和

15、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o(4)在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条件下,全民所有制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着重要的保证和领导作用。2014年世界500强 部分500强企业标志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o(二)全民所有制的形式(二)全民所有制的形式 o国家所有制: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o第一、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企业需要一个中心类协调它们的相互关系,而这一中心在现阶段只能是国家。o第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民共同占有,在现阶段也需要国家代表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o(三)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o国家不可能全面了解社会需求及企业供给,进而作出正确的决策。o必然造成政企不分,从而导致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滋生。o企业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生产社会化发展所导致的一种必然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