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管网设施临时弃土场整治工程(玉龙2号)工程地质勘察(一次性勘察)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292069700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管网设施临时弃土场整治工程(玉龙2号)工程地质勘察(一次性勘察)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道路管网设施临时弃土场整治工程(玉龙2号)工程地质勘察(一次性勘察)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道路管网设施临时弃土场整治工程(玉龙2号)工程地质勘察(一次性勘察)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道路管网设施临时弃土场整治工程(玉龙2号)工程地质勘察(一次性勘察)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道路管网设施临时弃土场整治工程(玉龙2号)工程地质勘察(一次性勘察)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管网设施临时弃土场整治工程(玉龙2号)工程地质勘察(一次性勘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管网设施临时弃土场整治工程(玉龙2号)工程地质勘察(一次性勘察)(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前言11.1任务由来11.2拟建工程概况11.3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及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11.4勘察阶段及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确定21.5勘察方法、工作布置及任务完成情况31.6勘察工作质量评述42 弃土区工程地质条件52.1地形地貌52.2气象、水文52.3地质构造52.4地层岩性62.5基岩顶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62.6水文地质条件62.7特殊性岩土评价72.8不良地质现象83弃土区岩土物理力学特征113.1岩土测试成果的可靠性分析及统计原则113.2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分析123.2.1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123.2.2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析123.3设计参数取值原则及设

2、计参数建议值133.4土、石工程分级144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144.1现状稳定性评价144.2场地工程地质评价145地基及基础评价176场地地震效应、岩土地震稳定性评价177成桩可能性、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评价188场地施工环境影响评价189场地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分析1810结论与建议19附 录附图:1总图例2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比例尺:1:500)3工程地质剖面图 (比例尺:1:200/1:500)4钻孔地质柱状图 (比例尺:1:200)附件:1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2岩土工程勘察纲要3岩、土试验检测报告4测量技术小结及测量成果表 5钻孔情况一览表 1 前言1.1任务由来重庆市高

3、新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首批27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2016年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纳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2019年4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做出打造重庆高新区发展升级版的重大决策部署,赋予高新区建设重庆科学城的战略定位和发展使命。高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都市圈,是重庆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相向一体化发展的主战场。地处西部槽谷地带,缙云山、中梁山纵贯南北,长江、嘉陵江相向奔流,拥有寨山坪20平方公里天然生态绿心,生态公园密布,温泉富集。绕城高速、一纵线、七纵线快速纵线连接南北,中梁山隧道、华岩隧道等9组隧道贯穿东西。成渝环线高速、九永

4、高速过境,毗邻重庆西站、中欧班列(重庆)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起点,半小时直达江北国际机场。本项目所在片区为高新走马镇,目前重庆市高新区正在加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所产生的弃渣问题急需解决。本项目实施建设后,能够解决区内部分弃渣。拟建科学大道二期工程等沿线道路管网设施临时弃土场整治工程(玉龙2号)项目工程场地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镇玉龙村附近。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为满足施工图设计的需要,重庆高新城市运营有限公司特委托我公司对拟建科学大道二期工程等沿线道路管网设施临时弃土场整治工程(玉龙2号)工程场地进行工程勘察(一次性勘察)工作。为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提供地质依据。1.2拟建工程概况根据设计方案显示

5、,弃土场总面积约155755,占地约233.63亩(包含边坡占地34.98亩)。场地填方总量约298.18万m,清表量约4.59万m,弃土来源主要为建设项目开挖形成的土石方,无生活垃圾等废弃物。根据设计方案,弃土场沿沟谷呈“Y”字型分布,顶面高程380.50405,相对高差24.50m,场内平均坡度6.80%,整平后将在北西侧及南东侧形成填方边坡,北西侧形成的最大填方土质边坡高度为42.60m,南东侧形成的最大填方土质边坡高度为27.50m,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1.3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及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1.3.1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在搜集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查明场地

6、地质环境条件,对场地的稳定性做出评价,为弃土场方案的确定,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具体任务是: (1)、查明场地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2)、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及排泄条件、初见及稳定水位;(3)、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型、成因、性质、空间分布范围、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建议及相关参数;(4)、调查场地四周陡坡(崖)地段危岩分布情况并提出初步的处治建议。(5)、评价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6)、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7)、查明支挡结构物及挖、填方边坡的地层结构特征,各岩土层的性质和空间分布规划,岩土的力学性能

7、参数,并对地基和边坡稳定性及地基承载力做出评价。提出潜在不稳定边坡的整治措施或监测方案的建议。(8)、提供场区岩土设计参数。(9)、对构筑物基础型式及基础持力层的选择提出建议。(10)、分析场地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1.3.2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根据设计及建设单位提出的勘察任务委托书的要求,本次勘察主要根据现行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及其它相关规范进行勘察。在勘察及报告编写中,主要执行了以下技术标准及文件:本次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为:(1)建筑与市政工程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2)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3)建筑地基基

8、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4)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B50/ T-143-2018(5)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设计通用规范GB55002-202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8)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19;(10)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11)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12)重庆市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3)业主及设计单位提出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14)业主

9、提供的1:500线路平面布置图。(15)住建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0)本次参考的主要技术标准为:(1)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1.4勘察阶段及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确定根据渝建2013345规定,勘察范围判定见表1.4-1。表1.4-1 勘察范围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判定结果环境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对于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倍边坡高度。勘察范围线至坡顶的距离大于1倍边坡高度满足要求2对于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

10、,勘察范围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且勘察范围不应小于外倾结构面影响范围。勘察范围大于其影响范围满足要求3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倍边坡高度。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均大于1.5倍边坡高度满足要求4对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缘边界,且还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前缘边界(即剪出口位置)。勘察范围大于前、后缘边界。满足要求基坑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岩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无/2土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

11、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无/3当需要采用锚杆(索)支护时,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无/根据业主提出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及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第13.1.3条规定,本次进行一次性勘察。工程勘察等级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的划分,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 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表3.2.3划分(见表1.4-2),场地类别为复杂场地;再由表3.2.2综合确定本次工程地质勘察等级为甲级。表1.4-2 场地类别划分判 定 因 素特 征场地类别1地形、地貌地形坡

12、度一般520,局部6078复杂2岩层倾角()10简单3岩土特征种类较多,较不均匀,有特殊性岩土(素填土)复杂4岩体完整程度较完整简单5土层厚度(m)15复杂6地表水、地下水对岩土体影响程度中等中等复杂7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程度发育复杂8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强烈复杂综合判定场区场地类别为复杂场地1.5勘察方法、工作布置及任务完成情况按甲级勘察在详细勘察阶段的要求,确定本次勘察主要采用钻探、地面地质调查、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沿拟建弃土场冲沟部位布置纵勘探线,两侧岸坡布置横勘探线,勘探线间距30-70米,在边坡地段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的要求加密勘探线。共计布设

13、钻孔85个,槽探17个,其中一般性钻孔53个,控制性钻孔32个,控制性钻孔占总孔数的37.65%。孔深控制:一般性钻孔进入中等风化基岩3-5m,控制性钻孔进入中等风化基岩5-8m;支挡部位钻孔进入中等风化基岩812m。钻孔取样: 原状土样:在粉质粘土层中采集土样进行土工常规、快剪及压缩试验。 岩样:主要在边坡及支挡部位钻孔中采集岩样进行单轴抗压强度、抗剪及变形试验,在预计采样位置若遇岩性变化分层,则每层均应取样。 水样:在水塘中取地表水样进行水质简分析和侵蚀性CO2分析。原位测试: 动力触探:在填土厚度较大的钻孔中选取6个钻孔作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以查明填土的密实程度。 抽水试验:在地势低洼或

14、地下水发育地段选取有代表性的钻孔作抽水试验,了解地下水的赋存情况,并取水样作水质分析。本次详勘,外业于2022年2月12日开始至2022年2月19日结束外业工作,随后转入内业资料综合分析整理与报告编写。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1.5。1.6勘察工作质量评述1.6.1工程测量:起算成果在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收集到勘察区域附近2个平面、高程控制点,其成果为重庆市独立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成果。点位标志清晰完好,观测时对已知点坐标和高程进行了检测,精度符合规范要求,可作为勘察区内的平面、高程的起算数据。钻孔定位及地质剖面测量均采用中海达HD-V60 GNSS RTK仪器施测,勘探钻孔施工结束后进行了孔位复测,其成果精度能满足本次勘察要求。1.6.2工程地质测绘:采用业主提供的1:500现状地形图,现场实际勾绘了地层界线,并在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