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冷冻(却)水泵选型计算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292064026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调冷冻(却)水泵选型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空调冷冻(却)水泵选型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空调冷冻(却)水泵选型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空调冷冻(却)水泵选型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空调冷冻(却)水泵选型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调冷冻(却)水泵选型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冷冻(却)水泵选型计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空调冷冻(却)水泵选型计算 冷冻水泵选型及配置 冷(热)水泵的流量 冷(热)水泵的流量根据冷(热)负荷和供回水温度差确定 G=0.86Q/t 式中 G冷热水流量,kg/h Q冷热水负荷,W t供回水温差,。 冷(热)水泵的流量可取系统水流量的1.051.1倍。 冷(热)水泵的扬程 【估算方法1】: 暖通水泵的选择:通常选用比转数ns在130150的离心式清水泵,水泵的流量应为冷水机组额定流量的1.11.2倍(单台取1.1,两台并联取1.2。按估算可大致取每100米管长的沿程损失为5mH2O,水泵扬程(mH2O): Hmax=P1+P2+0.05L (1+K)

2、 P1为冷水机组蒸发器的水压降; P2为该环中并联的各占空调末端装置的水压损失最大的一台的水压降; L为该最不利环路的管长; K为最不利环路中局部阻力当量长度总和和与直管总长的比值,当最不利环 路较长时K值取0.2 0.3,最不利环路较短时K值取0.40.6。 【估算方法2】: 冷冻水泵选型最重要的步骤是对其扬程和流量确实定,一般来说,冷冻水泵选型大多是清水离心泵。下面,世界泵阀网为大家列举冷冻水泵选型时所要参考的参数及概括的计算方法。 冷冻水泵选型过程中最具参考意义的参数是扬程,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常见的由闭式空调冷水系统的阻力组成,由于这种系统是最常用的系统。 这里所谈的是闭式空调冷水

3、系统的阻力组成,由于这种系统是最常用的系统。在空调系统设计中,包括冷水机组地源热泵机组风冷热泵机组中都会涉及到冷冻水泵扬程计算,而在扩初设计中往往不需要太切实的计算,所以共享下我的估算过程。 (1)冷水机组阻力:由机组制造厂供给,一般为60100kPa。 (2)管路阻力:包括磨擦阻力、局部阻力,其中单位长度的磨擦阻力即比摩组取决于技术经济对比。若取值大那么管径小,初投资省,但水泵运行能耗大;若取值小那么反之。目前设计中冷水管路的比摩组宜操纵在150200Pa/m范围内,管径较大时,取值可小些。局部阻力近似的取为沿程阻力的一半。 (3)空调未端装置阻力:末端装置的类型有风机盘管机组,组合式空调器

4、等。它们的阻力是根据设计提出的空气进、出空调盘管的参数、冷量、水温差等由制造厂经过盘管配置计算后供给的,大量额定工况值在产品样本上能查到。风机盘管阻力一般在2050kPa范围内,见风机盘管机组GB/T19232-2022,组合式空调器比风机盘管的阻力大些。 (4)调理阀的阻力:空调房间总是要求操纵室温的,通过在空调末端装置的水路上设置电动二通调理阀是实现室温操纵的一种手段。二通阀的规格由阀门全开时的流通才能与允许压力降来选择的。假设此允许压力降取值大,那么阀门的操纵性能好;若取值小,那么操纵性能差。阀门全开时的压力降占该支路总压力降的百分数被称为阀权度。水系统设计时要求阀权度S0.3,于是,二

5、通调理阀的允许压力降一般不小于40kPa。 【举例】:根据以上所述,可以粗略估计出一幢约100m高的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的压 力损失,也即循环水泵所需的扬程:概括如下步骤: 1. 冷水机组阻力:取70 kPa(7m水柱); 2. 管路阻力:取冷冻机房内的除污器、集水器、分水器及管路等的阻力为50 kPa;取输配侧 管路长度250m与比摩阻200 Pa/m,那么磨擦阻力为250*200=50000 Pa=50 kPa;如考虑输配侧的局部阻力为磨擦阻力的50%,那么局部阻力为50 kPa*0.5=25 kPa;系统管路的总阻力为50 kPa+50 kPa+25 kPa=125 kPa(12.5m水柱

6、); 3. 空调末端装置阻力:组合式空调器的阻力一般比风机盘管阻力大,故取前者的阻力为60 kPa(6m水柱); 4. 二通调理阀的阻力:取40 kPa(0.4m水柱)。 5. 于是:水系统的各片面阻力之和为:70 kPa+125kPa+60kPa+40kPa=295kPa(29.5m水柱)。 6. 水泵扬程:取10%的安好系数,那么扬程:H=29.5m*1.1=32.45m 【留神事项】: 根据以上估算结果,可以根本掌管类同规模建筑物的空调水系统的压力损失值范围,尤其应防止因未经过计算,过于保守,而将系统压力损失估计过大,水泵扬程选得过大,导致能量滥用。 水泵扬程设计 (1) 冷、热水管路系

7、统 开式水系统Hp=hf+hd+hm+hs 闭式水系统Hp=hf+hd+hm 式中 hf、hd水系统总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损失,Pa; hm设备阻力损失,Pa; hs开式水系统的静水压力,Pa。 hd/hf值,小型住宅建筑在11.5之间;大型高层建筑在0.51之间;远距离输送管道(集中供冷)在0.20.6。 空调冷冻水循环水泵选型依据是什么 流量公式:流量 = 主机循环水流量*1.051.1(安好系数) 扬程公式:扬程 =(主机阻力+末端阻力+最不利环路的管道阻力)*1.051.1(安好系数) 【留神】 1.选用多台水泵时,要考虑流量的衰减,一般附加5%10%的裕量。 2.水泵并联不宜超过3台

8、,即举行制冷主机选择时也不宜超过三台。 3.大中型工程应分别设置冷,热水循环泵。 冷冻水泵选型不解 我们选用主机制冷量时一般都是按照计算总负荷的80%来抉择,但是选末端呢,一般都是按照末端的中挡风速来定,有时还放大一个型号。这样下来,就导致末端的水量要远大于主机的额定冷冻水量,例。一个宾馆,假设房间为20平米。共40个房间。按每平米140W的负荷计算。每房间的冷负荷就是2800W。供回水温差为5度,那么末端选型是FP-680;水流量为0.694立方/小时。40台就是27.76立方/小时。主机选型:20平米*40个房间*140W*80%(考虑同时使用系数)=89.6KW 问题来了。我选用主机制冷

9、量为90KW-100KW左右的机组,它的额定水流量一般都是在18立方/小时左右。比起末端 所需的流量那是小多了。这时,冷冻水泵毕竟怎么选型呢。(说明一下,为节省本金,末端就没计划装电动二通阀和电动三通阀。也没装旁通阀。)毕竟是按主机选,还是末端选呢? 冷冻水泵一般都是按主机流量选,由于你房间的同开率0.8,不成能同开的,所以按末端选就大了;不过按主机流量选还要乘以一个放大系数。 冷却水泵选型及配置 中央空调水冷怎么选冷却塔和水泵怎么计算? 看主机铭牌上有水量数据。根据这个配冷却塔,水泵。水泵要考虑扬程。假设主机铭牌没有,一般是额定功率6倍-7倍,根据功率,计算温差5下的水量,适当放大20%余量

10、,按照这个水量选冷却塔和水泵。概括如下。 已知冷冻水量,问下在选择冷冻水泵的时候还需要把冷却水量乘以一个保险系数值吗,另外在计算冷冻水管径的时候,怎么选择多大的经济流速,领导跟我说把沿程阻力损失设定为250Pa每米能得出经济流速,是怎么把流速算出来的? 第一步:水泵流量确实定 冷却水水流量:为所对应的冷水机组的冷却水流量,计算水泵流量应附加5%10%的裕量,或根据如下公式举行计算。 冷却水水流量: G=kQ/ c(tw1-tw2)(kg/s) 其中: G制冷机的制冷量。KW; K制冷机制冷时耗功的热力系数,对于蒸汽式制冷机,k=1+1/COP,可取 1.21.3;对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可取1

11、.82.2; c水的比热容,4.186kj/(kg); tw1、tw2冷却塔进、出水温度,。 冷却塔进、出口温度差应根据冷水机组设定参数和冷却塔性能确定,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不宜小于5,选用普遍型冷却塔;对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宜为57,此时选用中温型冷却塔。冷却塔计算流量应为冷却水量的1.11.2倍。 其次步:水泵扬程确实定 冷却水泵扬程确实定 由于冷却水系统一般为开头系统,系统组里除了冷却水管道及附件的沿程阻力、局部阻力和冷水机组的冷凝器阻力外,还包括冷却塔水盘水位提升到布水器的高度之差形成的静水压力和冷却水塔布水器空口出流的自由水头,阻力计算公式如下: P=P1+P1+P3+P4 式中: P

12、1冷水机组冷凝器的阻力,kPa(m); P2冷却水管道的阻力,kPa(m); P3水位高差形成的静水压力,kPa(m); P4空口出流的自由水头,kPa(m)。 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际阅历,各片面阻力取值如下: 1.制冷机组冷凝器水阻力80kPa(8m水柱);(概括值参看样本) 2.冷却水管道的阻力(包括调理阀),由于冷水管路没有末端分支环路,管道阻力为机房内管道与立管的阻力之和,按冷却水管总长100、局部阻力50%、比摩阻200Pa/m和调理阀60kPa,冷却水管道阻力为70kPa(7m水柱)。 3.水位高差45m,静水压力取50kPa(5m水柱); 4.空口出流的自由水头取25kPa(2.5m水柱),那么冷却水系统的阻力为225kPa(22.5m水柱)。冷却水泵的扬程应附加5%10%的余量,故水泵的设计扬程为22.51.1=24.75m。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