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绍孔史料补遗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292062855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程绍孔史料补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程绍孔史料补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程绍孔史料补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程绍孔史料补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程绍孔史料补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程绍孔史料补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程绍孔史料补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程绍孔史料补遗 程绍孔生平史料补遗 2022年12月下旬,略阳县文化界人士在县金家河镇寒峰村龚家营水磨坊处察觉古石碑一方,碑名为“(布)政司参议分守口北道程绍孔墓所”。该石碑长约120厘米,宽60厘米,厚度9厘米,无底座,碑首及右上侧残缺,文字漫漶严重。 经查证,墓仆人为明末清初一位略阳籍五品官员程绍孔,其官职为山西省按察司佥事宣府口北道参议,死后归葬故里金家河镇寒峰村龚家营。嘉庆二年,白莲教起义牵扯略阳,为避战乱,程绍孔后人移居甘肃,并将先祖坟墓西迁。道光二十四年(1819),当地人为树立典型,敦风化俗,勉励后生,遂重新为程绍孔撰文立碑。 12月下旬,略阳

2、众多的网友将碑石和拓片的照片传过来,笔者遂查阅了清代乾隆八年修撰的宣化府志、明嘉靖四十年修撰的宣化镇志、清光绪元年修订的正定县志、雍正和道光略阳县志、嘉庆汉中府志等史料,确认程绍孔确系略阳人,明末清初时曾在宣化府、真定府任职。现将所查到的史料整理出来并作简要分析,以供同仁做进一步研究时参考。 一、雍正略阳县志“人物”和“封赠”条、道光略阳县志卷三 “人才部”、 嘉庆汉中府志卷十八“选举”条: 明贡士: 程英士,官训导,次子绍孔赠朝议大夫。 程绍孔,官参议 。 清贡士: 程继孔 程世典 程世章,承父绍孔荫官鄱阳知县。 由以上记载可知,程英士为明代略阳本地贡生,官拜儒学训导(辅佐地方知府负责教导方

3、面的事务,官阶为从七品),因次子程绍孔封赠朝议大夫。程绍孔之子程世章承荫官拜鄱阳知县。从碑石上看程继孔为程绍孔之弟,本邑顺治朝贡生;程世典为程绍孔之侄,亦为本邑贡生,而非碑石上所载的“进士”。从史料记载看,程绍孔为次子,程继孔为三子,其长兄处境不详。碑石上所载之玉文、玉衡,极有可能是程绍孔之子程世章、其侄程世典的字号。 在两部略阳县志中,还记载着一个和程英士同时代但比其略年长的人刘继先(15661631)。刘继先为略阳九股树人,贡生,先后任湖广承天府通判、浙江湖州府别驾,敕封承德郎,追赠朝议大夫、布政司参议。其三子刘明彦(1589-1652),天启元年(1621),以贡生入仕。崇祯二年(162

4、9)任河北平谷县令。后补荥阳(今河南荥阳市)、抚宁(今河北抚宁)县令。李自成起义,明廷败亡,刘明彦弃官回乡,隐居山野。刘明彦较程绍孔长十岁左右,其二人体验略有好像。由程绍孔的任职历程看,其理应是崇祯初年的贡生。 二、兵部为参违禁多骑驿骡骚扰驿递之兵部差官事题行稿: 崇祯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郎中宋祖法给朝廷的奏章兵部为参违禁多骑驿骡骚扰驿递之兵部差官事题行稿中,描述了崇祯十五年 准宣府巡抚李鉴关于驿道上多骑驿骡骚扰驿站的乱象,其中引用了宣府东路通判程绍孔的话: 奉本部送,准宣府巡抚李鉴咨前事内称:崇祯十五年八月十六日,据怀隆道魏知微呈称,据宣府东路通判程绍孔呈 由此记载可见,程绍孔初任之职为宣府

5、东路(其所辖地域相当于今河北延庆、怀来二县)通判,由下文看,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粮饷和仓场,官阶为正六品,其上司为巡抚李鉴(参见下文)。其任职的时间当在崇祯十五前。 三、清代乾隆八年修撰的宣化府志卷十八“职官二”: 宣府理饷:宣府镇志“正德元年置通判,列卫真定府,管理仓场。”续宣镇志“万历十一年更在城粮储通判为同知,列卫如前。” 程绍孔,略阳人。以上崇祯年任(同知)。 东路理饷:宣府镇志“正德元年,怀来等仓场置通判一员管理,列卫保定,驻怀来。” 程绍孔,略阳人,见前。以上崇祯年任(同知)。 由此条可见程绍孔的官职为宣府“同知”,列卫真定府,因此又称为真定府同知,主要职责是负责管理仓场和粮饷。由于“

6、同知”在以前称“通判”,因此,在其次条中才会有“宣府东路通判”的称谓。 四、清代乾隆八年修撰的宣化府志卷十八“职官二”: 分守口北道:明史台职官志“口北道寄卫山西。”宣府镇志“嘉靖十八年置分守布政司参议。专除给敕视分巡。” 李鉴,同前(安县人,进士,崇祯十五年任。巡抚宣府地方赞理军务都察院)。 由此条可见,程绍孔的“领导”李鉴为四川安县人,崇祯元年进士,崇祯十五年时任巡抚宣府地方赞理军务都察院赞理(助理),以后又任布政司参议分守口北道,累官至宣化巡抚。1644年捕杀李自成部将黄应选等15人并降清,官授原职。 程绍孔是李鉴的下属,且两人是“半个”老乡,顺治初年与其一起参与了围剿大顺军的战斗,极有

7、可能被李鉴推举为布政司参议分守口北道(李鉴曾任过此职)。另外,由于口北道寄卫山西省,以后又“置分守布政司参议”,因此,在碑文中才有“山西布政司参议分守口北道”的提法,这和程绍孔官职 “山西按察使司佥事宣府口北道”并无冲突。 五、清实录顺治朝实录卷五: (顺治元年甲申五月)己酉。宣府巡抚李鉴捕斩伪权将军黄应选、伪防卫使李允桂等十五人以祭明崇祯帝,并上安抚机宜。摄政和硕睿亲王,令鉴加意招集防守。 程绍孔的上司宣府巡抚李鉴,于顺治元年(1644)五月二十二日,斩杀李自成起义军将军黄应选、防卫使李允桂等十五人,以祭祀崇祯皇帝,同时率众投降多尔衮。对此,(清)蒋良骐东华录载: (顺治元年)五月辛丑(14

8、日),宣府巡抚李鉴捕斩贼伪权将军黄应选等十五人,以祭崇祯帝。诸王等追杀贼于望都。己酉,固山额真谭泰等破贼于真定,贼焚辎重走。燕京以北,居庸关内外各城,及天津、真定等处皆降。 尽管时间略有差异,但内容几乎一致。 六、明清史料丙编,第五本,第483484页: (顺治元年)五月八日,明宣府巡抚李鉴、守道程绍孔、署总兵王应晖杀大顺军守将黄应选等,以宣府地区降清。 由此段史料可知,程绍孔确实曾与其上司李鉴一起,参与了绞杀李自成大顺军的战斗。但该段史料所记载的程绍孔的官职为“守道”鲜明有误(参见下文)。 七、清代乾隆八年修撰的宣化府志卷三十四“世纪下”: (顺治元年)五月,大清兵讨贼已定燕都,时有里副总兵王应晖与宣府总兵杨国柱之弟某,及原任在城同知结绅士兵民讼言反正,众推原任巡抚李鉴为主,始为崇祯帝哭灵三日,改殡朱公于北郊禅堂。镇乡有执送伪官至者,众共戮之。然道路阻塞,尚未知闯贼败窜之信,莪言四起迨皇清传檄关外,始知贼已西遁。于是,耆老兵民实册归附。寻奉亲王令旨,以李鉴为巡抚,王应晖为总兵,程绍孔为口北道 此段史料细致记载了在李自成起义军骚扰和清军进逼下,真(正)定城里人心浮动,混乱不堪的现状,和李鉴、程绍孔绞杀大顺军并归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