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硫二次电池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上传人:c** 文档编号:292062837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锂硫二次电池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锂硫二次电池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锂硫二次电池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锂硫二次电池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锂硫二次电池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锂硫二次电池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龙源期刊网 锂硫二次电池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童洋武 李合琴 张静 唐培 齐威宇 王璐璐 梁资拓 来源:新材料产业2022年第09期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及新能源领域的飞速进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新型电动汽车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传统锂离子电池受正极材料理论比容量等因素的制约,能量密度已经达成了理论极限。为得志人们对电动车行驶里程及电池能量密度的需求,研究者将研究方向转向了锂离子电池之外的二次电池体系。锂硫二次电池是以硫或硫基复合材料为正极,锂为负极的新型储能体系,理论比容量高达成1 675mAh/g,并且硫的储量丰富、造价低廉、

2、环保无毒,因此锂硫电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同时锂硫二次电池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室温下硫的导电性差(电导率为510-30S/cm),正极材料中需参与导电剂,但由于导电剂不参与氧化恢复回响,导致电池的比容量降低;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极的体积不断发生变化,负极收缩,正极膨胀。高达79%的体积膨胀在确定程度上会对硫电极的物理布局产生影响。随着循环的持续举行,电极易展现粉化现象,影响充放电的工作循环;回响中生成的中间产物多硫化锂(Li2Sn,1n8)导电性差,附着在电极外观影响氧化恢复回响的深层次举行,使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变差;充放电过程生成的可溶性高氧化态长链多硫化锂溶入电解液,顺浓度梯度跨越隔膜向

3、负极迁移分散,与负极发生回响,回响产物短链多硫化锂和不溶于电解液的Li2S及Li2S2由于浓度梯度的作用重新分散回正极,被氧化成长链多硫化锂。多硫化锂在电池正负极间的迁移现象,被称为穿梭效应,造成正极活性物质的消耗,降低硫的利用率,并导致负极的腐蚀及钝化,影响电池的库仑效率。 基于上述影响锂硫电池工作性能的理由,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在于正极材料的设计与改性、制备工艺的创新、粘结剂的应用、电解质体系的革新、锂负极养护等方面。 一、正极材料 1.以导电碳为基体的硫/碳复合材料 碳材料是改善导电性、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的梦想材料,这是由于碳材料具有高的电导率、大的外观积、丰富的孔和窄的孔径分布以及与硫单质之间强的吸附才能。 (1)硫/碳纳米管(S/CNT)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其多孔的中空布局可以负载大量的硫,硫与碳纳米管的复合能够使得电极的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陈君政1采用分段加热法合成了不同管径与硫含量的硫/多壁碳纳米管(S/MWCNT)电极材料,通过综合性能的对比筛选出以1020nm直径的MWCNT为核,质量分数85%硫为壳的最优化条件下的复合材料。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