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文学史纲要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292062783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汉魏晋文学史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秦汉魏晋文学史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秦汉魏晋文学史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秦汉魏晋文学史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秦汉魏晋文学史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汉魏晋文学史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汉魏晋文学史纲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秦汉魏晋文学史纲要 秦汉魏晋文学史纲要 一 秦汉文学史 公元前年, 秦朝完成统一,实现了对全中国的统治,进而又采取 大量措施稳定其进展,在文学上“书同文”,实行“焚书坑儒”的野蛮举措,予文化以严重的摧残,对思想和文学艺术更是沉重的打击。鲁迅说:“由现存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李斯现存的文学作品主要有上书谏逐客、上书对二世等四五篇,这些散文论据充分,说理周密,文中多用排句、对偶,后世尊称它为“骈体初祖”。 汉代文学继承了诗经、楚辞和先秦散文的传统,鲜明地反映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要求。汉代文学的独特付出是开拓了辞赋、史传、乐府诗等新的文学领

2、域。 秦汉词赋 散文 汉代诗歌 (一) 秦汉词赋 秦与西汉前期词赋 1贾谊:西汉第一位重要的词赋家,“骚体赋”的代表作家。 代表作:吊屈原赋他认为自己政治上的遇到同屈原好像,因而赋中不但慨叹屈原生前的不幸,对他寄以极大的可怜;同时,也以屈原坎坷的一生作自喻,揭露了统治者的是非不分、黑白颠倒,抒发了自己不受重用的不平和不甘屈服的心情。既是吊古,也是伤今。 鵩鸟赋的文句除去语气词“兮”字,根本都是整齐的四言句,这也逐步脱离了楚辞的风格。 2 枚乘:西汉时期最重要的词赋家。 代表作:七发,七发在多方面奠定了汉赋的根基,所铺陈的内容,也从多方面开拓了文学的题材。 司马相如与西汉中期词赋 1司马相如:汉

3、赋重要代表作家。 代表作: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现存子虚赋、 子虚赋天子游猎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等名篇。 子虚赋与上林赋被称为两赋,二赋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极度的铺张扬厉,这也反映着时代的精神。显示了汉武帝时代物质资产的高度增长。而哀二世赋长门赋均属抒情之作,表达出司马相如在词赋写作方面的多种风格和多样才能。 2 王褒:王褒是汉宣帝时最出名的辞赋家 代表作:洞箫赋,在题材上开了后世的咏物赋和音乐赋的先河,在文句方面虽多用骚体句,但每杂以骈偶句式,这也首开词赋骈偶化的端绪。这篇赋对艺术美的追求比前人更为明确,在各个方面都颇有创新。 西汉后期词赋 1 杨雄:西汉后期最出名

4、的赋家,他的赋擅长运用瑰丽的语言描绘宏大的场景但 却缺乏创造力。和司马相如不同的是,杨雄对“赋”所谓的“讽谏”作用看的更专心,但是汉赋的传统和文体特征抉择了它的内在冲突是难以抑制的。最终他放弃赋的写作,转向学术性的著述,并对以司马相如为代表的汉赋传统提出了严肃的批评,认为它“劝百讽一”、“劝而不止”,本质上不符合儒家教义。这一转变,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儒家思想统治的深化。 代表作:蜀都赋、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反离骚解嘲解难 2 班婕妤:西汉女辞赋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的女作家之一。 代表作:自悼赋第一篇出自女性之手的宫怨赋,它从诚恳的感觉启程,诉说了女子幸福被剥夺却无可奈何的怨恨惆怅之

5、情,语言清丽流畅,擅长通过细致的描写抒发感情,对后世“宫怨”类文学的影响很大。 3 刘歆、班彪:遂初赋、北征赋刘歆的遂初赋是他的纪行之作,结合沿途的风景与所经地有关的历史掌故抒发在混乱市局下内心的担心与惆怅。这种多方面因素结合,为辞赋的写作开发了新路。班彪的北征赋也同样如此。 其他辞赋作品 1宋玉代表作: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 高唐赋、神女赋两赋接着神话,梦游这种虚拟的情节,得以造成一种虚假的距离来逃脱正统道德观的苛责,从而对比充分的表现了这一文学题材中不成缺少的的题材。前两赋将叙事、写景、抒情卓越相结合,语言分外绮丽,却新颖滚动,没有一般汉赋常见的过分堆砌,生涩累赘的毛病,有些细节的临

6、摹生动感人。 神乌赋出自下层学识分子之手,是根据民间故事形式改写而成的。从其产 地历史上民间歌舞之盛、采用四言式早期民间韵语形式、以骚体结语来表明主旨三方面,可以看出其民间故事赋的显明特征。透露了汉代辞赋除了以铺陈华美辞藻为主要特征的文人创作,还存着重视故事性的趣味较为通俗化的一支。 东汉的词赋 1班固:东汉前期重要词赋家。 代表作:两都赋, 两都赋是由西都赋和东都赋两篇合成。西都赋主要是赞美长安的繁华堂皇,包括统治阶级的享乐生活;东都赋那么更多的歌颂了东汉统治集团所实施的各种政治促使如何恰当,以及王朝的威势、洛阳风俗的淳厚,这样就显出东汉的统治比西汉的统治更加符合儒家思想。这种对比也反映了儒

7、家思想在词赋中很深的渗透。 2冯衍:显志赋在另一种意义上显示了某些新迹象。 冯衍的显志赋表达了对现实不满、宣泄内心郁闷之情。在这程度上恢复到屈原贾谊的系统上,但是它的布局却借用了纪行赋的写法,通过一次虚拟的游历对自己的遇到对历史人物和事情发表感想。赋中屡屡流露出老庄思想的兴趣,再儒学势力特别强大的当时也是颇为更加的。 东汉中期的词赋 1张衡:二京赋、思玄赋、归田赋 东汉中期出名的传统大赋,首推张衡的二京赋。它是继班固的两都赋而作,但包含着好多批判性的内容,如指斥秦始皇的豪奢实以虐民为代价。在生活场景方面,二京赋也写得更为细致。尤其是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反映世俗生活。 张衡更有特色的创作是抒情性的赋

8、。思玄赋吸收了冯衍的纪行,又学习屈原的手法在纪行中染上神话色调,借以表达对政治生活的厌倦和逃脱,在文学想象 中追求慰解。归田赋那么完全摆脱了汉赋的铺陈手法,标志了抒情小幅的成立。这也是辞赋史上第一篇反映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 2马融 :长笛赋以七言诗终止,为汉赋创格,为后人袭用。 3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王孙赋、梦赋 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的题材为传统的体物大幅,但是并不长。王孙赋和梦赋都很特殊,这些特点与东汉中期辞赋的转变趋势有关。 东汉后期的词赋 1赵壹:刺世疾邪赋表现出汉代辞赋从未有过的尖锐的批判锋芒。否决德政也否决法治,将春秋、战国、秦汉说成是政治日益恶化的进程,而“于兹迄今,情伪万方”,更把

9、强烈的批判指向当代社会。这样彻底的否决,正是社会瓦解时代的思维特征;同时也是对汉赋歌颂主流的彻底背叛。此篇以两首五言诗,起到强化抒情的作用,可见诗赋结合的写作方法在不断延续。 2蔡邕:东汉末最出名的文人。 代表作青衣赋、述行赋 述行赋中由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遇到的愤慨结合在一起,他的感受就写的较赵壹为概括。 青衣赋的题材是不合道德传统的,这既表达了的大胆,也反映了在当时社会瓦解的处境下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表现渐趋自由。 (二)秦汉的散文 秦汉的散文相对比于先秦散文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春秋战国时代喧嚷一时的诸子散文趋于消退。秦汉时一些论著和单篇论说文,已经有另一种面貌。值得留神的是从汉代展现

10、了相当数量的抒情散文,以书信形式最多,也包括一些自我辩护自我嘲弄的文章。这类作品往往触及对人生的斟酌,是文学史上难得的收获。 论说散文 秦与西汉的论说文 1李斯:谏逐客书 书为劝阻秦始皇驱赶非秦国人士而作,主要通过选择一系列显著的事例来说明道理,文辞绮丽而铺张,气势奔畅,有颇明显的纵横家辩说文辞的气息,可以作为那一阶段文章风格的代表作来看。 2 邹阳:西汉初,战国纵横家的气息很浓,他的狱中上粱王书带有抒情成分,但是论辩的味道更重要一些。 3贾谊:他的文章洋溢着对国家前途的忧患意识,弥漫热心,富于文采。在写法上,既继承了战国散文纵横驰骋的气势,但由于提防概括实际的政策方针,又具有战国散文所缺少的

11、整饬严谨的气势。 代表作: 过秦论、论治安策 过秦论、论治安策被鲁迅成为“西汉宏文”。过秦论铺饰排比,渲染淋漓,深得先秦纵横家说辞的风神。论治安策据实设论,理直气壮,深情恳切。 4晁错:论贵粟疏文章较之贾谊更为细密严谨,切合实际。 东汉的论说文 1王充:由于他远离京师也远离政治上层,得以保持了思想的独立性。 代表作:论衡 论衡共八十五篇,站在对比接近原始儒学的古问经学立场上,强烈批判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主流的宗教化庸俗化的今文经学,解释天人感应说及世俗迷信的荒诞。他的论证方法,主要是罗列大量的生活常识举行层层推进的规律反洗,击破妖妄无据的迷信。文章以简朴明快见长,没有多少文学性可言,但它所倡导的理性精神与东汉文学复苏的思想背景有关。 2王符:潜夫论,批判涉及了东汉中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在潜夫论中,王符还表达了他对于人性的一些新的斟酌,反映了东汉中期文人个体意识的抬头。 3仲长统:昌言,可视为东汉后期批判性论著的代表。它著于汉王朝全面瓦解的年头,思想更为解放,言辞更为锋利。他的文章骈俪色调很浓,具有工丽整齐的特色。 抒情散文 西汉的抒情散文 1东方朔:答客难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