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班级管理重点内容

闪****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66KB
约10页
文档ID:292056320
班级管理重点内容_第1页
1/10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班级管理重点内容 一 1.班级 ? (一)班级的定义 ?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确定的教导目的,将年龄和文化程度大体一致的学生,按确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导组织 ? 班级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 班级的特点 ? 1.学习性 ? 2.不成熟性 ? 3.社会性 ? 4.教导性 2.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的定义 ? 教师根据确定的目的要求,采用确定的手段措施,率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举行筹划、组织、协调、操纵,以实现教导目标的过程 班级管理的根本要素 ? 1.班级管理的对象 ? 2.班级管理的主体 ? 3.班级管理的目标 班级管理的五层境界(管理目标) ? 第一层境界:维持班级秩序 ? 其次层境界:营造学习空气 ? 第三层境界:形成班级合力 ? 第四层境界:学会自主活动 ? 第五层境界:提升生命质量 3.班主任 4.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一)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 ? 合理使用班主任的权力性影响力 ? 1.防止放弃权力性影响力 ? 2.防止滥用权力性影响力 ? 3.坚持班主任工作的民主性 班主任过度使用权力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 抵挡 ? 撒谎、逃避、揭穿他人 ? 大量学生会产生失败者的心态 ? 顺应、不敢冒险、不敢求新 (二)班主任是班级的教导者、引导者 ? 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 ? 1.品格因素 ? 2.才能因素:教学才能、组织才能、表达才能、应变才能、自制力等 ? 3.学识因素 ? 4.情感因素 (三)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协调者 ? 协调各种教导气力 ? 1.组织教师集体 虚心听取科任教师对本班学生处境的反映 维护科任教师的形象 加强与科任教师的沟通和了解 ? 2.组织和协调学生家长的气力 ? 3.组织班委会工作 5.班级管理的功能 二 1.班集体 ? 集体是一个有意识地加以组织的群体,是具有共同模范、共同活动目的和共同活动组织的群体。

? 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学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确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 2.班集体的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 (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固执的领导核心 (3).合理的规章制度,自觉的纪律 (4).健康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5).共同的活动 (6).和谐的人际关系 3.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1)制定班级管理规划 (2)建立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3)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4)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6)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 1.了解研究班级整体(学生个体)的内容 (一)对班级的了解和研究 1.班级的根本处境 学生总人数、男女生的比例;学生的年龄布局及来源处境;班级集体形成处境和进展历史;班级组织和领导核心状况;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处境,等等 2.班级的思想品德状况 少先队员或共青团员的人数和比例;团支部思想状况和工作状况;学生中思想品德优秀、中等、后进人数的比例;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表现 3.全班学生的学习处境 4.全班学生的健康状况 5.全班学生的家庭处境 (二)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研究 1.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 2.学生的学习处境 3.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特点 4.学生的成长体验 5.学生生活小环境的概括处境 2.了解与研究学生过程中应客服的认知偏见 (一)第一印象(首因效应) 指班主任对某个或某些学生所得到的最初的信息因素所引起的心理效应。

(二)晕轮效应 在教导上的表现就是以偏概全,或因一个缺点弥盖了整个优点;或因一个优点弥盖了其他缺点 (三)推理定势 班主任没有调查研究学生的实际处境,仅仅凭一般的阅历、少量而不很稳当的信息和一些外观现象加以规律推理,造成判断错误 (四)态度定势 班主任在工作中根据以往的阅历和头脑中已有的固定模式,会对学生形成不自觉的较为断定的看法,并以此作出不同的结论 四 1.劳绩优秀学生的特点及教导 特点:1.成就动机严重困扰(对自己的期望过高) 2.人际交往的困惑 3.心理承受力较弱 4.嫉妒心、虚荣心相对较强自负、焦虑 教导:1.要做到重用与教导、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2.提高学生的自我熟悉水平 3.指导学生自我调理心绪,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4.扶助学生处理好人际交往中展现的障碍 2.中等生的特点及教导 特点: 1.遵守模范 2.性格相对内向,习惯于自行处理问题 3.甘居中游,缺乏竞争意识 4.有片面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少毅力,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5.智力正常,有确定潜力 教导 1.主动接近,热心关切 2.给中等生供给表示自我、表达自我存在价值的时间和空间 3.举行学习指导 (1)制定学习筹划(2)学会检查、评价筹划执行处境(3)提高学习各环节 的学习效率(4)错题集(5)掌管有效记忆策略 4.积极争取并协调各方面的的教导气力 3.后进生的特点及教导 特点:1.后进生包括学业不良学生和行为偏差学生,一个后进生可能仅仅是 某一方面暂时落后,也可能两者兼有。

2.学业不良学生的界定:智力属正常范围,但由于各自不同的理由, 不能适应普遍学校教导条件下的学习生活,最终导致“学力不良”或“学业不振”这种“不良”是可逆的或根本可逆的 3. 行为偏差生的界定:指未成年在校学生,其行为或行为习惯偏离学 生应有的模范,或者偏离社会文化常模 教导: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导转化后进生的重要前提 2.全面、综合地了解后进生各方面处境,对后进生形成主要理由作出切实的判断,然后再对症下药 3.人格系统问题和学习才能问题共同解决,相辅相成 五 1.青春期教导 青春期教导就是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举行以性教导为主的生理、心理、伦理道德学识的教导和行为模范的指导 2.青春期教导的内容 (一)青春期生理卫生教导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识 青春期生理发育特点 卫生保健学识 (二)青春期心理卫生教导 青春期心理进展的特点 性别心理差异 心理健康与卫生 (三)性道德教导和行为模范的指导 (四)性法制教导 3.处理中学生情感的一般原那么 1.对等和坦诚2.崇敬和理解3.教导和引导(高水平的谈话、模范、阅读、活动等 六 1.德育 德育是指教导者按照确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筹划、有系统地对受教导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以使其形成确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导活动. 2.道德熟悉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熟悉和评价 3.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熟悉而产生、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时所产生一种 内心体验 4.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确定的目的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 5.道德行为人们在确定的道德熟悉、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支配和驱使下采 取的行动。

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6.品德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确定的社会道德准那么和模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 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品德的心理布局:道德熟悉、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 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联系: (1)品德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概括表现,其内容来自社会道德 (2)品德对道德也有影响作用假设个人品德具有典型性,对社会 风俗、道德有影响作用 道德与品德的识别: (1)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个表达象 (2)道德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而品德是教导学、心理学 研究的对象 7.压服教导法 教师借助语言劝导学生,使学生理解并采纳某种道德观念,变更或形成某种态 度 1.崇敬、对等是有效说理的根基2.教师选择适合的方式表达观点3.留神反应调整4.重视环境的因素 8.实践磨练法 9.德育(品德培养)原那么 10.德育(品德培养)的方法 一、说理教导法(压服教导)教师借助语言劝导学生,使学生理解并采纳某种道德观念,变更或形成某种态度 二、价值辨析法(价值澄清) ? 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拉斯(L.Raths) 等人为代表,20世纪50年头末开头形成。

? 1.教师激励学生作出有意识的努力去察觉自己的价值观 ? 2.教师通过提问、议论、交流扶助学生斟酌自己的价值观念 三、小组道德议论法 ? 1.课程要素:内容是由一些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道德两难故事构成 ? 2.小组要素:小组务必由不同阶段的学生混合而成,使学生有机遇接触到高于他们推理水平的道德判断,触动原有道德阅历布局,以达成变更自己原有的道德阅历目的 ? 3.教师行为要素:应具备道德进展的理论学识,根据特点启发学生斟酌、协调分歧 四、鼓舞法 ? 目标鼓舞、责任鼓舞、奖惩鼓舞、情感恩励等 五、情境体验法 ? 情境引发,培养情感:创设情境 ? 说明情境、测验情境、体验情境、体谅情境、冲突情境等 六、模范示范法 ? 1.模范的好像性 ?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测验察觉:“模范可以是同一课堂里的另一个儿童,也可以是影片中的一个孩子,或是卡通片上一 — 10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