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观后感

上传人:闪**** 文档编号:292056092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牡丹亭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牡丹亭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牡丹亭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牡丹亭观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牡丹亭观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牡丹亭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牡丹亭观后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牡丹亭观后感 观牡丹亭有感 昆曲历史悠久,一向以来深受人们的爱好,在2022年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后来,中国又进展出了大量不同的剧种,但是有好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根基上进展起来的,因此昆曲有了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而牡丹亭作为“昆剧之母”,是每位昆曲迷的必看之作,它也使中国戏剧得以在世界扬名。然而,是什么理由使得牡丹亭竟然能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外国人也如此的痴迷,让它轰动全世界呢?牡丹亭的魔力到底在哪里? 在观看牡丹亭前我一向有这个有这个不解,为什么它有如此大的魅力,但当我观看完牡丹亭后,我才了解了其中的理由。 牡丹亭主

2、要讲的是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一位佳人立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跟他说他俩之间有姻缘之分,此后之后柳梦梅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又一女名丽娘,才貌出众,知书达理,热爱读书。她读了诗经关雎后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睡梦中见到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此后相思成疾,一病不起。她在死前要求她的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并交代丫环春香将她的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嘱托陈最 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察觉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后来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

3、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挖掘,就举报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供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全篇的魅力,就在于一个字“情”,又因情之奇,奇于梦。 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相识相爱是在梦中,这也是牡丹亭的独特之处,自古以来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大量的爱情故事:崔莺莺与张生在佛殿“惊艳”;王瑞兰与蒋世隆“踏伞”相爱;李千金先于“墙头连忙”相识裴可俊;霍小玉因紫钗而与李益结亲但是他们都是在现实中相见相爱的,唯独杜丽娘、柳梦梅是

4、在生前从未蒙面的,甚至根本不知是否有对方的存在。但就是在梦中才使得杜丽娘摆脱一切礼教的束缚追求自己的真爱,她的爱真可谓轰轰烈烈,激情洋溢,直到爱到了死,让我想到了一首歌死了都要爱,杜丽娘直到死后还是爱的如此缠绵,如此诚恳。 杜丽娘不同于比她早几百年的刘兰芝和崔莺莺,也不同于比她晚一百多年的林黛玉。她并不像崔莺莺那样,不满包办婚姻, 要求郎才女貌的结合;不像林黛玉那样,要求男女双方思想、道德、感情一致的婚姻;也不像刘兰芝那样以死而殉情。她对爱情的理解很简朴,就是要求女人应当得到自己的权力,即对男性的需要,简而言之,就是认为女人天生要有性爱的权力。所以,她是一个近代启蒙运动历史前孕阶段表达追求人性

5、解放的艺术形象。 无疑,杜丽娘是的光芒创造,而牡丹亭主题的根本倾向也就从中表达出来。杜丽娘的形象报告我们,情爱决不仅仅是要一个如意如意的丈夫。她之所以爱柳梦梅,并不像崔莺莺爱张君瑞那样,仅仅由于他“年少多情”、“一品人才”,而是由于两个人对人的本性有共同的追求。杜丽娘的父母反对他们相爱,也恰恰由于他们要求自然本性的自然进展。也就是说,在她父母看来,作为一个姑娘,自己想男人,有情爱要求,本身就犯了天条。莺莺的母亲并没有这种思想,只认为她找的女婿应门当户对。所以,杜丽娘追求的是人的自然要求,“自然之情”,也就是“欲”:性欲、情欲,而不仅仅是男欢女爱的美满婚姻。她父母恰恰不允许她有这种“欲”,不准她

6、有人性、人的权利。双方发生冲突,杜丽娘于是要抵挡,甚至以生命来抗争。这一冲突,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程朱理学,直指压制人性的封建意识,所以,牡丹亭所写的爱情,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范围,它公然倡导人性的复苏与回归,表现出追求人性,要求天性解放的倾向,即:灭天理,颂 人欲,大声疾呼冲破理学禁锢的枷锁,以求得对活生生的自然的人的体认与崇敬。w理应说,这才是牡丹亭主题的真实含义。 杜丽娘令人感动,不但由于她吐露了内心的情怀与对幸福的憧憬,还敢于起而行,走入梦的世界,去追求梦中情人,去实现她对幸福与喜悦的敬仰。梦醒之后,她并不甘心放弃梦想,还要去“寻梦”,还把自己的生命投入梦想爱情的追索,为“情”而死,而且“虽

7、九死而未悔”,在冥界也不曾忘情,终能因情痴而冲破生死界限,还魂复生,实现了梦想的幸福,与梦中情人结合。 杜丽娘的执著与百折不挠的信念,跨越千年,跨过地域,与全体等爱的人发生共鸣。纵使社会环境不容纳,道德不允许,但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幸福的想像却可以飞行,可以像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那样去体验美好的憧憬。“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就算此生无法得到,或许,还有来生吧? 但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如此开放的社会,像杜丽娘这样开放的女子也不多见。可能是现代生活的诱惑太多太多了,爱的真正意义理解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人们追求的爱已不再那么的“纯净”和“奔放”,我们这种年纪的人可能对爱还不是很了解,但是假设有机遇,我还是想像杜丽娘那样轰轰烈烈的爱一回!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