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习4(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

上传人:折*** 文档编号:292051100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练习4(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课时练习4(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课时练习4(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课时练习4(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课时练习4(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练习4(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练习4(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课时练习4(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 课时练习3:宋明理学 1. 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称“二程”。以下哪些观点或者看法不属于“二程”( ) A“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B“人伦者,天理也” C“有了礼,就有了仁、义、智、信”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2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 ) A佛教和道教思想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 3宋代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天理”是指 ( ) A社会进展规律 B封建道德模范和等级秩序 C宇宙自然的变化规律 D人性的

2、进展规律 4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 )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 D反对民主启蒙患想 5宋儒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认为学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 ( ) A诚敬存之 B研发本心 C端坐澄心 D读圣贤书 6明代王守仁研究心学理论得出的结论有 ( )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人人都有“良知”,“满街都是圣人” 学以致胜的关键是“致良知”更加强调“知行合一” A. B. C. D. 7宋明理学的主要消极影响是 ( ) A维护专制统治不利于社会进步

3、B引起人们追求功名不利于培养士人的社会责任感 C使读书人空谈义理,不务实际 D造成社会道德沦丧,引起政局混乱 8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共同点是 ( ) A.万物之理,终归“太极” 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9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是 ( ) A学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B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模范形成 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 D农人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 10以下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 )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根基,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 南宋的朱熹是理学进展的集大成者 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

4、义向主观唯心主义蜕变 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 A. B. C. D. 11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表达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 ) 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宋明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12宋史中展现了一批以下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从中可以揣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 ) 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 13在继承和进展孔子“仁”的思想方面,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程颢、程颐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了礼、义、智、信” B朱熹把人间的伦理道德和理气论结合起来,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标准也是天理的反

5、映、 C王阳明看法要“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D“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 142022年12月lO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宋代一位理学家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段话 ( ) A否决了传统儒学 B创立了心学 C表明了理学的纲常伦理 D说领略理学仍有确定的现实意义 15阅读以下材料,回复相关问题: 材料一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二程遗书 材料二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

6、既有理,便有气;既有气,那么理又在乎气之中。” 朱子语类 材料三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请回复: 根据三那么材料,分别用简短的语句概括“二程”、朱熹和王阳明的理学或者心学思想。 16. 阅读以下材料,回复相关问题: 材料一 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无善治,士犹得以明夫善治之道,以淑诸人,以传诸后;无真儒,天下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矣。先生(程颢)生千四百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斯道觉斯民。 宋程颐明道先生墓表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

7、地,凡生于土地之间者,又各 得之以为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材料三 一事不穷,那么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那么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阅读材料后,请回复以下问题: (1)据材料一,归纳材料中的思想观点?结合所学学识。分析程颢思想的实质体系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一说材料中的哲学观是什么?结合所学学识,说一说此哲学观的根本性质是什么? (3)据材料三,归纳材料看法的思想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学识,说一说“理学”的历史影响? 课时练习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选择题 1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这是由于程朱理

8、学( )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 B破坏传统文化 C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D不适合时代的进展 2明清之际,“工、商皆民生之本”思想的提出是( ) A黄宗羲总坚固践阅历的结果 B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3明末思想家李贽提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那么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 A维护封建礼教 B看法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

9、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 A先秦儒学 B汉代经学 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 5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 其心乃见;若无私,那么无心矣。”由此可以判断,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看法( ) A人文主义 B仁爱精神 C崇敬人性 D个人主义 6. 上图中的条幅是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拜谒南京中山陵后的题词,其观点应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一脉相承,提出这一思想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7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

10、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识别是( ) A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B心学与经世致用思想的交锋 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 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 8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敬仰“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由”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向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展现( ) A追求天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提防气节,自我节制,发愤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9黄宗羲认为:“然那么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

11、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 A由人治转向法治 B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 C建立君主立宪制 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 10“民贵君轻”思想以及“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的( ) A民主思想 B儒家“仁政”思想 C民本思想 D人民主权思想 11明清之际出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12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

12、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 反传统反教条 反封建专制 具有确定的民主色调 反映商品经济进展的时代要求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学识完成问题。 材料1:“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下为主,君为客。”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2: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评论明夷待访录:“我们当学生时,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又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那么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机要散布,于明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材料3:温家宝总理在致史晓风先生函中说道:“我喜读黄宗羲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大量思想有着简朴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身为天下人,当思天下事。而天下之大事莫过于万民之忧乐了。行事要思万民之忧乐,立身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材料1反映了黄宗羲的什么思想?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2简要概括黄宗羲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