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上传人:拖*** 文档编号:292049453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复习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11.热力环流 (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朴的形式 (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理由)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3)理解热力环流应留神的问题: 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上下状况。对比气压的上下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举行对比,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 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地面受热平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

2、受热不平匀,那么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 判断气压上下,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 ()大气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夜晚处境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 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猛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 坡空气急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兴隆,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 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

3、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研究城市风对于搞好城市环境养护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5)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作用力 概 念 方 向 大气运动与等压线的关系 摩擦力 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作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之间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地转 偏向 力 气压梯度力 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理由 由地球自转产生的使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力 与风向相反 在受摩擦力影响的处境下,当

4、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时,风向斜穿过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 与风向垂直 在未受摩擦力影响的处境下,当地转偏向力增大到与气压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沿垂直于等压面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在自转的地球上不存在 从热力环流可以看出,冷热不均的直接后果之一是使得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从而促使大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由此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理由。要认清影响风向的三种力的相互关系。 不可怜况下风向特点: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12、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平方向相邻地

5、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3、水平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4.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理由,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15、风向: (1)风向风的来向; (2)风向

6、与等压线关系: 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3)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6等压线图的判读 (1)等压线图: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处境。 (2)等压线图判读:首先识别气压场的根本形式,其次判断风力大小和风向;结果分析天气变化。 (3)判读规律: 等压线的排

7、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 (中心为上升气流);高压中心 (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低压槽(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 的山谷(槽线) 等压线的疏密程度:(抉择风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 小 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 .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如下: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做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确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其次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右或向左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 .天气状况:包括气温上下、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示。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枯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和暖润湿 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操纵下,天气晴朗 17.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作用:促进上下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份和热量分布直接操纵各地气候类型的形成。 (2)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影响因素:上下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处境: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 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