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病毒作业设计

上传人:浮**** 文档编号:292046363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病毒作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生物病毒作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生物病毒作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生物病毒作业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生物病毒作业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病毒作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病毒作业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12021年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案例评选推荐表主持人姓名杨彩红性别女出生年月1978.11学历大专职称/职务教师学科生物学 段初中电子邮箱451262138联系方式13087073615工作单位渑池县县直中学团队性质校内 团队成员姓名年龄职称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分工杨彩红43教师渑池县县直中学13087073615理念、方案、落实张莹莹28教师渑池县县直中学17639826297实施作业类型练习作业案例课题(模块、单元)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单元概况(单元大概念、核心能力)一、单元大概念:病毒位于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与八年级下册预防传染疾病相呼应,同时与高中课本中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相衔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核心能力: 1、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建构病毒的主要特征和它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病毒是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的一种微生物”的生命观念;2、通过材料分析题,锻炼学生的材料分析和知识运用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3、通过将生物学知识运用到材料分析题和实践创新题当中,增加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提升社会责任。案例简介(作业设计意图、作业设计特点、作业实施效果等)三、作业具体内容设计:本节作业分为三种题型:(1) 基础夯实题(必做)(2) 能力提升题(二选一)(3) 实践创新题(选做,时间可弹性完成)(一)基础夯实题(必做)(难度较低,

3、适合所有学生,预计用时2分钟左右)1、 请制作一个你喜欢的思维导图(要求:涵盖本课知识要点)设计意图: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记住本课的重难点,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先复习,后做题的好习惯。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建构可以形成一种生命观念:“病毒是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的一种微生物”。同时,思维导图形式多样,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而定,增加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2、2021年10月30日,上饶市铅山县葛仙村发现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德尔塔引起的,疫情爆发后,在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疫情形势总体可控,胜利在望。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4、(1)引起新冠肺炎的病毒属于 (动物 ) 病毒。(选填“植物”、“动物”、“细菌”)(2)病毒与细菌相比较,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 结构的微生物,它由 (蛋白质 )外壳和内部核酸两部分组成。(3)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 (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设计意图: 借用此次“铅山疫情”为情境,与思维导图题环环相扣,主要考查学生对病毒的主要特征的掌握情况,完成巩固本课重点内容的目标3、依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图、分别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B.与的主要区别是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C.图也是一个细胞,它有细胞壁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图所示生物营寄生生活,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遗传物质设

5、计意图: 选择题比之前的填空题难度有所提升,通过列举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细菌和噬菌体的结构示意图,分析比较他们的异同,凸显出病毒的本质特点: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核酸构成,增强了“细胞并不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生命观念。(二)能力提升题(二选一)(难度一般,适合大部分学生,预计用时4分钟左右)1、根据下列材料,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以来,北京、大连、青岛等地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的小范围爆发,调查发现,在进口冷链食品或包装物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材料二,钟南山院士说,新冠病毒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接种疫苗还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办法。我国自去年12月份开

6、始接种新冠疫苗,截止目前累计接种新冠疫苗已接近24亿剂次,全球领先!(1)病毒是以 自我复制 的方式进行增殖。(2)当病毒离开活细胞后,将会形成结晶体,以抵抗不良环境。 (3)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人能够抵抗新冠病毒的侵袭接种的新冠疫苗是抗原,它的主要成分是灭活的 病毒,所属的免疫类型是_特异性免疫_(选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4)病毒全是有害的吗?为什么呢? 不是全部有害,还可以制备疫苗,防治害虫等(答一条即可)2、根据下列材料,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以来,北京、大连、青岛等地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的小范围爆发,调查发现,在进口冷链食品或包装物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材料

7、二,钟南山院士说,新冠病毒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接种疫苗还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办法。我国自去年12月份开始接种新冠疫苗,截止目前累计接种新冠疫苗已接近24亿剂次,全球领先!(1)当病毒离开活细胞后,将会形成结晶体,以抵抗不良环境。(2)接种疫苗是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一种措施?保护易感人群 (3)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人能够抵抗新冠病毒的侵袭接种的新冠疫苗是抗原,它的主要成分是灭活的_病毒_,所属的免疫类型是_特异性免疫_(选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4)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减少感染病毒的机会,防止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请举例: 出门戴口罩或勤洗手(答一条即可)

8、 设计意图:这两题在相同的材料前提下也设定了一定梯度的难度,供学生量力选择其一完成。 在此题当中,增设了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的提问,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生活实际当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 借用材料分析综合题可以锻炼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从而完成难点的突破。(三)实践创新题(选做)0(较难,针对基础扎实,学有余力的学生,预计用时5分钟)1.地球上的病毒千万种,有对人类有利的,也有对人类有害的。致病病毒变异的速度远远超过疫苗的研发速度,面对变幻莫测的致病病毒变异株,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呢?请以“我是_病毒,大家别害怕”为主题,通过查阅资

9、料,写一篇科普小文章。提示:任选一种病毒,结合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可以从病毒的主要特征,传播方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进行展开,鼓励学生图文并茂,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有趣性。内容表述清晰,语言连贯即可。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在写作过程中一来可以复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二来将生物学、文学,逻辑思维训练进行无缝链接,充分锻炼学生整合知识,跨学科学习和大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作业案例特色说明:本节课程与目前疫情大环境相贴合,作业设计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把生物课堂延伸入各学科,延伸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的四大生物学科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的培养得到落实。 省辖市、直管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意见 年 月 日 (公章)省教育厅 评审意见 年 月 日 (公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