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专题2物质的量浓度

上传人:拖*** 文档编号:292046223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专题2物质的量浓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专题2物质的量浓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专题2物质的量浓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专题2物质的量浓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专题2物质的量浓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专题2物质的量浓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专题2物质的量浓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专题2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与化学回响 专题2 物质的量浓度 【复习目标】 1.了解配制确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2.掌管有关溶液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考点过关】 1. 确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主要仪器:托盘天平、钥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若溶质为液体或浓溶液,上述仪器中的托盘天平、钥匙改为量筒。 仪器 留神事项或作用 容量瓶上标有温度、规格和刻度线,常用规格有50 mL、100 mL、250 mL、1 000 mL等;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其操作依次

2、为装水盖塞倒立正立玻璃塞旋转180倒立;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容量瓶 释;不能作为回响器或用来长期贮存溶液;不能将过冷或过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由于容量瓶的容积是在瓶身所标温度下确定的;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 量筒 托盘天平 点后1位 在溶液配制中的作用是搅拌、引流;搅拌勿碰烧杯内壁,引流留神玻璃棒下玻璃棒 端应在刻度线以下 (2)配制步骤: 不作回响器;不能将浓溶液直接在量筒中稀释;量取的液体倒出后不必洗涤 使用前调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左物右码,先大后小;读数至小数 步骤 计算 称量 溶解 留神事项 根据配制要求计算出所需固体溶质的

3、质量或所需浓溶液的体积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量取溶质的体积 将称量或量取的溶质放入烧杯中再参与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 1 转移 洗涤 定容 将溶解的溶液冷却至室温,沿玻璃棒注入打定好的容量瓶里 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摇匀 装瓶 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将配好的溶液装入明净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日期 (3)误差分析:根据cB可知,确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B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

4、。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溶液配制过程中引起了nB和V怎样的变化。在配制确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nB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可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称量前小烧杯内有水 用滤纸称氢氧化钠 溶解或转移溶液时,使溶液漏洒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并定容 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再加水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m 不变 减小 减小 减小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V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c 无影响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大 偏小 偏大 偏小 nBV用天

5、平称量溶质时,若砝码生锈或沾有其他物质时,会多称量溶质(偏大) 其他 药品中含有杂质,会少称量溶质(偏小) 溶解时烧杯内有蒸馏水,未枯燥(无影响) 定容时不慎超过刻度线(偏小),应重新配制 【稳定演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称取1.06g无水碳酸钠,参与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配制100mL0.1molLNa2CO3溶液 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含NaClO 25%,密度为1.19 g/cm的消毒液,配制过程只需要三种仪器即可完成 3 1 2 从1L0.1molLH2SO4溶液中取出100mL,那么取出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 100 mL 0.5 m

6、olL MgCl2溶液跟100 mL 0.5 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一致 配制Na2SO4溶液时,移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会使结果偏高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确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切实称取25.0 g胆矾,溶于水,所得溶液恢复到室温,再转移至1000 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配制1000 mL 0.1 molL的硫酸铜溶液 配制溶液时,定容摇匀后察觉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 制成0.5L10molL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L(标准状况) 1 1 1 1 11 【答案】 2.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有关概念的计算 有

7、关离子浓度的计算 运用“万能恒等式”n=CV=mV气 N=M22.4NA计算 根据溶质的电离方程式,算出离子的物质的量,留神利用电荷守恒原理计算 与质量分数的换算 稀释计算 C=运用公示M计算 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 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1V1c2V2 溶液质量守恒,m(稀)m(浓)m(水)(体积一般不守恒) 混合计算 混合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时,c1V1c2V2c混(V1V2) 混合后溶液体积发生变更时,c1V1c2V2c混V混,其中V混 混1 m混【稳定演练】以下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的是( ) A10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

8、中配成250 mL溶液 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 3 C将0.5 molL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 D标况下,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10 g80 g 1140 gmol80 gmol11 【解析】A项,c(NaOH)1 molL;B项,c(H2SO4)1 molL;C项,蒸发 0.25 L1 L22.4 L 1 22.4 Lmol1 掉50 g水后,溶液的体积并不是50 mL,NaNO3的浓度也不是1 molL;D项,c(HCl)1 molL 1 1 L 1 。【答案】C 三、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某些错综繁杂的化学变化是

9、若干个变化的综合,若按常规解法,从进展的起源开 始,沿着化学变化的轨迹推理演算,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步求解,鲜明是一种有着关系式法 繁杂的计算量的解法。但若抓住变化的起源和结果,即变化的始态和终态,找出两者的相关量关系,省略繁杂的中间计算过程,即可使推理演算干脆而急速,这种方法叫做关系式法 极值法也称为极端假设法,极值法是采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一些模糊问题的解题 技巧。它是将题设构造为问题的两个极端,然后依据有关化学学识确定所需回响 物或生成物的量值,举行判断分析,求得结果。极值法解题的优点是将某些繁杂极值法 的、难以分析领会的化学问题假设为极值问题,使解题过程简化,解题思路明显,把问题化繁为简,由

10、难变易,从而提高了解题速度。极值法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设的可能趋势,选好极端假设的落点。极值法解题有三个根本思路:把可逆回响假设成向左或向右举行的完全回响;把混合物假设成纯真物;把平行回响分别假设成单一回响 平均值法解题的关键是要通过平均值确定范围,好多考题的平均值需要根据条件 先确定下来再作出判断。实际上它是极值法的延迟。若XAXB,那么XAXXB,X代平均值法 表平均相对原子(分子)质量、平均浓度、平均含量、平均生成量、平均消耗量等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回响前后的某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 积差、气体物质的量差等)与回响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比例而建立的一种解题差量法 方法,此法

11、也就是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变形。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4 【稳定演练】(1)铜与确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回响,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的两种气体均由下表中两种元素组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50。为防止污染,将产生的气体完全转化为最高价含氧酸盐,消耗1 L 2.2 molL NaOH溶液和1 mol O2,那么两种气体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_,生成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_。 硫 X 氢 Y 硫 Z 1 (2)水中溶解氧的测定方法如下:向确定量水样中参与适量MnSO4和

12、碱性KI溶液,生成MnO(OH)2沉淀,密封静置,参与适量稀H2SO4,待MnO(OH)2与I完全回响生成Mn和I2后,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测定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MnIS2O32 O2MnO(OH)2I2S4O6 写出O2将Mn氧化成MnO(OH)2的离子方程式:_。 取加过确定量CaO28H2O的池塘水样100.00 mL,按上述方法测定水样的溶解氧,消耗0.010 00 molL 1 2 2 2 2 Na2S2O3标准溶液13.50 mL。计算该水样中的溶解氧(以mgL表示),写出计算过程。 1 (3)为确定碱式碳酸铝镁MgaAlb(OH)c(CO

13、3)dxH2O的组成,举行如下测验:切实称取3.390 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回响,生成CO2 0.560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另取确定量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样品的固 ?固体样品的剩余质量100%?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样品在270 时已完全失去结晶水, 体残留率? ?固体样品的起始质量? 600 以上残留固体为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根据以上测验数据计算碱式碳酸铝镁样品中的n(OH )n(CO3)。(写出计算过程) 2 【解析】(1)铜与确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回响可能生成NO和NO2,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50,符合题意,1 mol O2参与回响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设NO2的物质的量为x,NO的物质的量为y,那么 5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