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张力系数教案

上传人:折*** 文档编号:292031089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面张力系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表面张力系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表面张力系数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表面张力系数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表面张力系数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表面张力系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面张力系数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表面张力系数教案 液体外观张力系数的测量 1.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管读数显微镜的布局、原理及使用方法;学会用毛细管升高法、拉脱法测量液体外观张力系数;掌管硅压阻力敏传感器定标的方法。 2. 授课学时及对象(理、工、医、管本科生) 3. 授课方式方法:集中讲解和演示、分别指导 4. 重点与难点 1) 调理吊环使其下沿所在的平面水平; 2) 液膜拉断前应以极慢的速度使液面下降,同时保证液面稳定; 3) 使用读数显微镜时要留神消释视差和空程差。 5. 测验仪器(型号、性能指标、正确的使用方法、常见故障及摈弃方法等) 拉脱法所供给的仪器:液体外观张力系数测试仪,仪,

2、其中包括硅分散电阻非平衡电桥的电源和测量电桥失去平衡时输出电压大小的数字电压表、铁架台、微调升降台、装有力敏传感器的固定杆、盛液体的玻璃器皿一套、铝合金圆形吊环一个、0.500g 砝码七只(定标用)、镊子(取砝码、砝码盘和挂吊环用)一把、纯水等。 毛细管升高法所供给的仪器:读数显微镜、玻璃毛细管、支架、台灯、纯水等。 6. 引言与预备问题 1)预备问题: 1、外观张力是如何形成的?外观张力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2、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测验时理应留神哪些问题? 2)引言: 液体的外观,由于外观层(其厚度等于分子的作用半径,约10-8 cm)内分子的作用,存在着确定的张力,称为外观张力。 当液体和固

3、体接触时,若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大于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液体就会沿固体外观扩张,形成薄膜附着在固体上,这种现象称为浸润;反之为不浸润现象。 想象在液面上划一条直线,外观张力就表现为直线两旁的液膜以确定的拉力相互作用。拉力 f 存在于外观层,方向恒与直线垂直,大小与直线的长度 L 成正比,即 f?L (1) 式中称为外观张力系数,它等于沿液面作用在分畛域单位长度上的外观张力,其单位为Nm。它的大小与液体的成分、纯度、浓度以及温度有关。 -1 7. 测验原理 1) 拉脱法 测量一个已知周长的金属圆环从待测液体外观脱离时所需的拉力,从而求得该液体 外观张力系数的方法称为拉脱法。所需的拉力是由液体

4、外观张力、环的内外径及液体材质、纯度等因素抉择。 把金属片弯成如图1 所示的圆环状,并将该圆环吊挂在灵敏的测力计上,然后把它浸到待测液体中。当缓缓提起测力计(或降低盛液体的器皿)时,金属圆环就会拉出一层与液体相连的液膜,由于外观张力的作用,测力计的读数逐步达成一最大值F(当超过此值时,液膜即破碎),那么F 应是金属圆环重力mg 与液膜拉引金属圆环的外观张力之和。由于液膜有两个外观,若每个外观的外观力均为f?L(L 为圆形液膜的周长),那么有 图1. 拉脱法使用的圆环 F?mg?2?L (2) ?F?mg2L所以 (3) 圆形液膜的周长L 与金属圆环的平均周长L 相当,若圆环的内、外直径分别为D

5、1 、D2,那么圆形液膜的周长L?L?(D1?D2)/2,代入(3)式得 ?F?mg?(D1?D2) (4) 本测验采用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又称半导体应变计)测量液体与金属相接触的外观张力,该传感器灵敏度高,线性度和稳定性都较好,并且以数字信号输出,这有利于和计算机连接实现数据的自动测量采集。 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由弹性梁和贴在梁上的传感器芯片组成,其中芯片由四个硅分散电阻集成一个非平衡电桥。当外界压力作用于金属梁时,在压力作用下,四个硅分散电阻发生变更,使电桥失去平衡,此时将有电压信号输出,输出电压U 的大小与所加外力F 成正比。即 ?U?K?F (6) 式中比例系数K 称为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

6、的灵敏度,单位为伏特/牛顿。 2) 毛细管升高法 将一只两端开口的平匀细管(称为毛细管)插入液体,当液体与该管润湿且接触角小于900 时,液体会在管内上升确定高度。而当液体与该管不润湿且接触角大于900 时,液体就会在管内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毛细现象。 图2. 毛细管升高法原理 对于玻璃毛细管插入水或酒精中的情形,如图2 所示。f 为外观张力,其方向沿着凹球面的切线方向,大小为f?2?r,其中r 为毛细管的半径。设?为接触角,若设凹球面的半径为R,那么由图2可得cos?r/R。当疏忽h以上片面液体的重量时,由外观张力产生的、垂直向上拉升液面的力fcos?与高为h 的液柱的重量平衡,即 2?r?

7、cos?2?r?R?2?r?gh 2 (7) 所以 ?r?gh2cos?R?gh2 (8) 其中为示液体的密度,g为示重力加速度。 若玻璃管壁和水都分外清净,那么?0,R =r,而式(8)变为 r?gh? 2 (9) 式中为h为图示毛细管内凹球面下端至容器内液面的高度。 在推导式(9)时,我们疏忽了凹球面下端以上的液体的重量,因这片面体积约等于底面半径和高均为r 的圆柱体和半径为r 的半球体体积之差,即等于?r?故经修正后,得到比式(9)更精确的计算公式 ?12r?g(h?r3)?14d?g(h?d)6 323?r?313?r3 (10) 只要精确测定毛细管的内径d和液柱高度h,就可算出外观张

8、力系数。 8. 测验内容、步骤与要求 1) 拉脱法 1、接通数字电压表及直流电源,预热15分钟。保证测力方向和传感器弹簧片的平面垂直。 2、传感器定标:挂上砝码盘将数字电压表调零,等质量的加砝码,依次从电压表读出相应的电压输出值。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求出传感器的灵敏度K。 、将吊环洗净,挂在小钩上,调理升降螺母,将其浸没于液体中,反方向调理升降螺母,液面逐步下降,这时,金属环和液面形成一环形液膜。持续使液面下降,测出液膜拉断前瞬间电压表的读数U1 和液膜拉断后电压表的读数U2。 、把测量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到传感器的灵敏度K和液体的外观张力系数,并计算其相对误差,正确表示结果。 2) 毛细管升

9、高法 1、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纯水后把它放在支架上,将毛细管插入水中,并使之竖直,可见到液体沿毛细管上升到确定高度。 2、调理读数显微镜目镜焦距,使能领会地看到十字叉丝。调理读数显微镜物镜焦距,使能看领会被测毛细管,并做到无视差。然后再上下逐渐移动读数显微镜镜筒,使读数显微镜中十字叉丝的水平线与毛细管中液体凹面的下沿相切,记录该读数x1。然后移动读数显微镜镜筒,使读数显微镜中十字叉丝的水平线与烧杯中液面下沿相切,再次记录读数x2,两读数之差即为液柱高度h。重复5 次,将所得数据记入表格中。 3、将毛细管放在平放的木盒上,使管口朝着读数显微镜物镜,调理读数显微镜物镜焦距,直至查看到明显的毛细管端部

10、圆孔。移动读数显微镜镜筒,使读数显微镜中十字叉丝的竖直线与毛细管圆孔一侧相切,记录该读数y1,然后再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读数显微镜镜筒到毛细管圆孔另一侧,并使显微镜中十字叉丝的竖直线与毛细管圆孔这侧相切,再次记录读数y2,两读数之差即为毛细管内径d。转动毛细管,在不同的方位重复测量五次,将所得数据记入表格中。 9. 测验留神事项及学生轻易出错的地方 1. 定标时应尽量将砝码放到托盘中间; 2. 定标和用拉脱法测量液体外观张力系数时,应在托盘和拉环不再晃动时读数; 3. 使用力敏传感器时用力不大于0.098N,过大的拉力传感器轻易损坏。 4. 使用显微镜时应调整焦距使测量对象达成最明显; 5. 使用

11、读数显微镜时要留神消释视差和空程差。 10. 数据处理与误差估算 A. 力敏传感器灵敏度k的测定 砝码(g) 0 0.5 1.0 1.5 2.0 2.5 3.0 2.5 U(mV) 0 16.2 31.8 54.7 70.7 88.2 97.2 113.8 用最小二乘法求灵敏度k: k?U?mg?U?mg(mg)?mg22=3.37V/N B. 拉脱法测水外观的张力系数: 次数 U1(mV) U2(mV) U(mV) 1 49.6 0.6 49.3 2 50.1 0.6 49.5 3 50.6 0.6 50.0 4 50.8 0.5 50.3 5 50.7 0.5 50.2 6 50.7 0.

12、5 50.2 吊环水膜拉断前后的电压差为?U=49.92mV,D1=3.310cm,D2=3.496cm,T=25.5,此时标准的水外观张力系数为?71.96?10-3N/m ?用拉脱法测得水外观的张力系数为 71.96?10?3?Uk?(D1?D2)?3?69.2?10-3N/m ?69.24?10?3相对误差为: 71.96?10?100%?3.77% C. 毛细管升高法测水外观张力系数 次数 毛细管液面 1 2 3 4 5 34.640 34.631 34.600 34.575 34.542 杯内液面 5.075 5.039 5.038 5.051 5.036 液柱高度 29.565 2

13、9.592 29.562 29.524 29.506 毛细管内径 0.987 0.984 1.003 1.004 1.005 由表中数据求得平均值h?29.5498mm,d?0.9966mm ?用毛细管法测得水外观的张力系数为 71.96?10?3?314d?g(h?d6)?72.51?10N/m-3 ?72.51?10?3相对误差为: 71.96?10?100%?0.76% 11. 结果评定与分析议论 1) 用拉脱法测量水外观张力系数 给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定标时,砝码所放的位置会影响灵敏度k;拉脱液膜时桌面晃动甚至空气滚动都会影响液膜断裂的时间,导致读数的误差。 2) 用拉脱法测量水外观张力

14、系数 毛细管内部的清洁程度对液柱高度有很大影响;用显微镜测量液面高度的时候液面的明显度也会导致读数的误差。 12. 测验内容拓展 测量液体外观张力系数有多种方法,如最大泡压法、毛细管法、拉脱法等。用拉脱法测定外观张力系数的关键是测量外观张力。外观张力一般很小,测验上常用的微力测量装置有焦利称、扭力称等。 13. 课后斟酌题 问:若吊环下沿所在平面与液面不平行,测得的外观张力系数是大了还是小了?为什么? 答:若吊环下沿所在平面与液面不平行,测得的外观张力系数比实际值小。 由于此时液体外观张力方向与竖直方向(即所测拉力方向)成确定夹角,因此所测拉力仅为张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量,故小于实际值。 14. 最新进展及应用 外观现象广泛见诸于钢铁生产、焊接、印刷、染料、复合材料的制备等过程中。液体外观张力系数是表征液体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研究外观现象、测量外观张力系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5.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