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复习资料(含经济单选简答论述和哲学简答论述)

上传人:拖*** 文档编号:292028716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复习资料(含经济单选简答论述和哲学简答论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马原复习资料(含经济单选简答论述和哲学简答论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马原复习资料(含经济单选简答论述和哲学简答论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马原复习资料(含经济单选简答论述和哲学简答论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马原复习资料(含经济单选简答论述和哲学简答论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原复习资料(含经济单选简答论述和哲学简答论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复习资料(含经济单选简答论述和哲学简答论述)(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马原复习资料(含经济单选简答论述和哲学简答论述) 单项选择: 1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区别的人类劳动形成 A A.商品的价值 B.商品的价格 C.商品的有用性 D.商品的交换价值 2概括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D A.商品的二因素 B.生产商品的两个劳动过程 C.生产商品的两次劳动 D.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3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抉择 C A.商品的供求关系 B.商品的使用价值 C.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D.商品经济的进展水平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B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D.无关 5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 D A.价值实体 B

2、.金属货币 C.纸币 D.商品的价格 6商品的市场价格围围着价值上下波动是D A.价值规律的内容 B.价值规律的要求 C.价值规律的作用 D.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D A.产品成为商品 B.商品经济的产生 C.市场经济的形成 D.劳动力成为商品 8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是 A A.剩余价值率 B.年剩余价值率 C.利润率 D.平均利润率 9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实现的条件是 D A.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 B.个别企业技术先进,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C.个别企业降低工资,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价值降低 10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

3、 B A.十足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平均利润 D.一般利润 11.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它就转化为 A A.利润 B.平均利润 C.生产价格 D.超额利润 12.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B A.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部门内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D.买者之间竞争的结果 13.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 C A.利润率 B.剩余价值率 C.平均利润率 D.年利润率 14.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就转化为 B A.市场价格 B.生产价格 C.平均利润率 D.年剩余价值率 15.商业利润的实质是 B A.商品在买卖活动中增殖的价值 B.产业工人创造

4、的一片面剩余价值 C.商业店员创造的价值 D.来自于添置者的片面价值 16.为取得利息而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称作A A.借贷资本 B.职能资本 C.生产资本 D.流通资本 17.同时兼有借贷资本和职能资本特征的资本是 C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货币资本 18.地租的根本形态包括 A A.级差地租和十足地租 B.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 C.十足地租和建筑地地租 D.级差地租和级差地租 19.土地经营权的垄断是 C A.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B.十足地租形成的条件 C.级差地租形成的理由 D.十足地租形成的理由 20资本积累是 C A.将社会分散的资本集中 B.通过银行吸

5、收存款 C.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D.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资本 21产业资本循环中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D 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生产资本 B.固定资本、滚动资本和生产资本 C.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22不断重复和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是 B A.资本循环 B.资本周转 C.资本积累 D.资本增殖 23划分固定资本和滚动资本的依据是 A A.生产资本的不同片面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 B.资本的不同片面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C.资本的不同片面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D.资本的不同片面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24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 A.社会总产品

6、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B.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C.社会资本运动的必经环节和中介 D.社会资本的运动 25社会资本简朴再生产的根本实现条件是 C A.(c + v + m) =c + c B.(c + v + m) =(v + m) + (v + m) C.(v + m) =c D.(c + v + m) =(v + m) + ( v + m ) 26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A A.(v + m) c B.(c + v + m)c + c C.(c + v + m) (v + m) + (v + m) D. (v + m) c 27自由竞争与生产集中的相互联系是 C A生产集中引起自

7、由竞争 B.生产集中完全否决自由竞争 C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D.自由竞争完全否决生产集中 28.垄断利润 D A.一般与平均利润相当 B.一般低于平均利润 C.有时高于有时低于平均利润 D.是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29.金融资本是 D A.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融合 B.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融合 C.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的融合 D.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的融合 30.二次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急速进展的根本理由是 D A.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要求国家干预经济 B.经济全球化,要求国家举行国际调理 C.国内贫富差距拉大,要求国家干预 D.资本主义根本冲突加剧 简答题、论述:(经济与哲学各

8、2题;经济与哲学各1个) 经济片面: 1.商品二因素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144 商品的二因素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冲突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得志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它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资产的物质内容。商品的使用价值通过交换用来得志别人的、社会的需要。 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花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根基,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表现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二者不成兼得。统一性表现在:商品务必同时具有使

9、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受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价值规律的根本内容及其作用。147-148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根本规律。其根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抉择,商品交换依据价值量举行,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自发地调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调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进展;自发地调理社会收入调配。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抉择的?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154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进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抉择的。它包括:维持

10、劳动者本人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维持劳动者家属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的教导和训练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是价值的源泉,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4.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是怎样划分的?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意义。158-159 根据资本的不同片面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过程中,其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价值量不发生变化。可变资本是添置劳动力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由工人再生产出来,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 划分的意义:进一步透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即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

11、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为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供给了科学依据。 5.什么是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循环连续举行务必具备哪些根本条件?165 资本循环是指资本从一种形式启程,经过一系列形式变化,又回到启程点形式的运动。 产业资本循环连续举行务必具备的根本条件,一是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务必在空间上并存,即资本务必按比例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二是三种职能形式务必在时间上继起,即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务必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6.为透露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对社会总产品是怎样从物质上和价值上划分的?166 在物质形态上,根

12、据社会总产品的最终用途,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片面,相应,社会生产可以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其次部类。 在价值形态上,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和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价值构成,即c+v+m。 7.什么是利润?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是怎样形成的?168 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就是利润。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好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开展强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

13、率高的部门转移。 资本的自由转移,导致利润率高的部门资本增加,生产扩大,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率下降;相反,利润率低的部门资本裁减,生产缩减,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率提高。最终形成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等于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各部门的资本家按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剩余价值就是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形成之后,商品不再按价值出售,而是按生产本金加平均利润出售,生产本金与平均利润之和就是生产价格。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8.垄断为什么不能消释竞争?184 垄断没有消释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即垄断不但没有变更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促进商品经济进展,所以不成能消释竞争。 垄断务必通过竞争来维持。垄断组织通过竞争进展壮大起来,在取得垄断地位之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务必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社会生产繁杂多样,垄断组织不成能把社会生产都包下来,还存在大量非垄断企业,一个部门也会存在多个垄断组织。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进展的根本理由。186-188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根本冲突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