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赛一等奖《月光曲》教学设计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292028706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大赛一等奖《月光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学大赛一等奖《月光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学大赛一等奖《月光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学大赛一等奖《月光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学大赛一等奖《月光曲》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大赛一等奖《月光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大赛一等奖《月光曲》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教学大赛一等奖月光曲教学设计 26、月光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26、月光曲 教学目标: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可怜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辨识事物和联想。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幽静”造句。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包含着的意思,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辨识课文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可能你们听说过月光曲这一钢琴曲的名字,你们想知道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吗?你们想知道这首曲子是怎样谱写成的吗?那

2、么,我们就先来听一听月光曲,然后再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吧!(教师放月光曲请学生赏识。) 二、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1请学生默读课文,画下不熟悉的生字和词。 (1)读准字音qn券这个字的声母是“q”,不是“j”,更加留神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2)记住字形。生字中,有两个字的字形轻易写错,我们可以这样指导学生。 “券”,下半片面是“刀”,我们可以这样记: “盲”,上半部是死亡的“亡”字,“亡”是损失的意思,眼睛损失了,不就瞎了,成了盲人了吗?所以“亡”不要写成“云”。 (3)理解字义。 课文中有的词语,学生理解起来不轻易,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记忆。 例如: 通过查资料或查字典记住词语。 莱茵河:

3、西欧最大的河流,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北麓,流经奥、德、法、荷等国,全长1320公里,流域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 用对比法理解词语。 幽静、宁静、宁静 这三个词语都有静的意思。但是,“幽静”比“宁静”更静,多用于形容环境、夜色等。如:清早,校园特别幽静。 宁静:宁静、恬静。 宁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入场券:就是我们用来进入场地的票据。 抓住重点字理解。 入场券:抓住“券”,“券”就是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那么“入场券”,本课就是指听贝多芬演奏作入场凭证的纸片。 有的词可以采用拆合法理解。 水天相接:先解释“相接”,即“连接起来”。水天,就是水和天。把拆开的两个词合起来

4、解释,就是水和天连接起来。 微波粼粼:粼粼,水清澈的样子。微波,微小的波浪。合起来解释为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 3请学生再读课文,看一看刚学过的生字记住了没有。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斟酌: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可能一时还说不领会,但是,我们务必引导学生围绕题目,扩展内容说清:课文主要记叙了关于德国出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闻。) 2引导学生分段。 我们看看课文主要记叙了关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闻,那么请同学默读课文,看一看哪几个自然段介绍的是月光曲的谱写经过呢?画下来。那么,这篇课文怎么分段呢? 第一段:第1自然段。 其次段:第

5、2自然段至结尾。 3学生按分好的段读文,读熟。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理解了月光曲的创作人以及创作背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完成了传唱后世的乐曲,那是多么的了不起,从贝多芬的身上你是否得到了一些启发呢? 学生自主交流。 五、作业布置: 1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3斟酌课后斟酌练习题。 板书设计: 月光曲 宁静:宁静、恬静。 入场券: 微波粼粼: 水天相接: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26、月光曲 教学目标: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可怜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辨识事物和联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结果三

6、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包含着的意思,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辨识课文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即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斟酌: 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贝多芬是德国音乐家,谱写了大量出名的曲子。 有一首曲子叫月光曲。 下面一段将介绍有关月光曲的传闻。 这是一种倒叙的开头写法。 2练习朗读。 二、学习课文其次段(即第2自然段至结尾)。 1这一段,可以用学生提问的方法来学习。 学生可能提出下面的问题,我们以学生的问题贯穿整个段落的学习中。 (1)贝多芬为什么会给一位盲姑娘弹

7、曲子?(我们引导学生看书,从书中找答案。) 请同学默读2、3自然段,从中找到答案。 (学生默读后,要找同学分别读这两段。怎么理解的,就怎样读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回复。) 贝多芬虽然是个音乐家,但是他并没有脱离群众。他能在演出的间歇到小镇上走一走,正是有这样的行动,才能与兄妹俩相识。 贝多芬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这使得他确定要走进茅屋,为兄妹俩弹琴。 A理解:“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到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贝多芬的曲子断定难弹,这位姑娘也弹不好。上文已交待了“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盲姑娘很热爱贝多芬的曲子,只

8、要能听一听贝多芬的演奏就是很欣喜、很得志的事情;同时,也说明她很热爱音乐。 B理解:在姑娘说话以后,哥哥的态度怎样? 哥哥很领会妹妹的心情,但是由于家庭条件的影响,不能得志妹妹的要求。 他很愧疚,但这也是没手段的事,他内心很冲突。 C姑娘的话,是什么意思: “哥哥,你别忧伤,我不过随意说说罢了。”意思是: a哥哥,我和你说着玩的。() b哥哥,你不要悲伤,这音乐会对我来说可听,可不听,你别在意。() c姑娘在抚慰哥哥,不想让哥哥慌张,其实,她很想听音乐会。() 正是由于兄妹间的谈话,使得贝多芬深受感动,为了哥哥的冲突心情,为了了却姑娘的心愿,为了这位懂事的姑娘,他抉择进去为姑娘弹曲子。 (2)

9、为什么贝多芬弹了一曲还要再弹一曲给姑娘听? 请学生读姑娘的话,体会。 “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这段话,标点很重要,先连用了两个叹号,说明姑娘说话时的语气很坚强,而且感情分外冲动。 “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可看出,姑娘在听过曲子之后,连忙做出了判断,而且心情是奇怪的冲动。 姑娘说“多纯熟啊!”“多深哪!”说明姑娘很懂音乐,很爱贝多芬的曲子,由于只有贝多芬本人,才能把自己创作的曲子表现得淋漓尽致,姑娘虽然看不到贝多芬,但她可以精心去感受,这对于一个家境困苦的小镇上的人来说是很难得的。 正是由于姑娘对音乐的喜欢与理解,使贝多芬感到找到了知音。他很冲动,所以要再弹一

10、曲给盲姑娘听。 (3)为什么文章在表达过程中,几次对环境举行了描写? (可以请学生把写环境的语句画下来,分句体会。) 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漫步。 这里提到了“幽静”的小路。“幽静”就是分外的宁静。 正是由于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正在漫步的贝多芬才能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假设是喧嚣的小镇,这不大的琴声是不成能引起贝多芬的留神的。这样写,是为下文做了一个铺垫。这就是特定环境的描写。它会收到很好的写作效果,我们不妨在我们的作文中试一试。 “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这是对兄妹俩的家庭环境的描写。 这

11、是一个气氛分外和谐的家庭,哥哥在做鞋,姑娘在弹一架旧钢琴。这说明他们家确实很穷,这与前面介绍的兄妹两个人的对话是一致的。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犹如披上了银纱,显得特别清幽。”这是特设的环境。我们说创作是要有灵感的。 贝多芬深为兄妹俩的情而感动,又为找到了这样一位知音而感到兴奋。这又是一个和谐、幽静的夜晚,茅屋的一切是那样的打动人,月光是那样的轻柔,这一切的一切,怎能不激起贝多芬的创作灵感呢?贝多芬就是在这样的处境下,即兴创作了月光曲。 (4)月光曲的内容是什么? 请学生留心读下面这段话,让学生体会哪些是皮鞋匠看到的,哪些是他想到的。请用“”和“”分别表示出来。 “

12、皮鞋匠悄悄地听着。他犹如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猛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宁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映照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学生可以分清“皮鞋匠悄悄地听着”和“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宁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是在描写实在事物。其余片面是哥哥听着琴声而产生的联想。 请同学们读哥哥联想的内容,想一想哥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为什么说哥哥“知道妹

13、妹也”仿佛看到了她从未见到过的风景。 引导学生体会出: 贝多芬这位出名的音乐家,弹奏出来的曲子是一流的,而且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是带着感情创作的,有很大的感染力。 哥哥在静心地听贝多芬的演奏,被他的演奏深深地吸引,而且是在那样一个月光温和、清幽的夜晚。他看着月光,听着乐曲开展了联想。 当哥哥看到妹妹听得那样入神,那么投入,他知道妹妹也仿佛看到大海那巧妙的、神秘的变化。哥哥很领会妹妹酷好音乐,懂音乐。又在自己清贫的家中迎来了出名的音乐家是多么的兴奋,她确定会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遇的。哥哥分外了解自己的妹妹,看到妹妹那样专注地听,就知道了妹妹已听懂了音乐的内容,已被这音乐所感染,妹妹是在精心去体会,去感受。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