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上传人:闪**** 文档编号:292024335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浅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进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人走入城市,在宏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滚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理由,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进展很不平衡,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变更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片面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理由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管,父母监护教导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

2、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导”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十足大比例的隔代教导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轻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展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因人口滚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成忽略的社会家庭学校的方面举行一下分析: 社会方面的影响: 从社会适应才能看,留守儿童自身在生理上没有足够的自我养护意识和才能,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轻易受到不良言行的影响,轻易受到侵害,或者学坏,人际交往才能差,内心压力较大,畏缩被人凌辱,轻易离家出走,在突发事情中,几乎

3、没有自救才能。父母外出打工的时间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就越严重。 首先,我国的产业布局进展不合理,工业进展快,而忽略了农业进展,致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流,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 其次 ,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切太少,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分析不够。在一些偏远山区孩子们远离父母,而祖父母又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 ,这使孩子们有了心理问题又无人察觉,无人去扶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也没有相应的心里接洽机构,所以,孩子们缺乏自信仰,自卑、疑虑等不良心理,再加上家庭学校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使孩子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家庭方面的影响: 父母打拼世界,孩子

4、留守家乡。这一现象会给家庭带来经济状况的改善,但同时也会导致“花朵”被忽略后的心理问题。 13岁的小姑娘丽丽的童年与花季无缘。丽丽6岁时,父母便去昆明郊区种 菜,这期间又不断超生了两胎,根本无法顾及留在老家的丽丽。7年中,丽丽在奶奶家、外婆家、姑姑家之间辗转。村里有两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全日在外闲逛,动不动就打丽丽。丽丽没地方倾诉,就偷偷吃了农药。幸亏奶奶察觉得早,要不然她就没命了。 某镇的刘先生察觉,经过一年的分开,7岁的儿子小勇染上了不少坏习惯。除了吃零食成瘾外,孩子还动不动发脾气、乱摔东西,有时竟然打骂爷爷。另外,孩子在学校学习不专心,留神力不集中,打骂同学。老师无法管教,不得不叫家长将孩子

5、送到医院检查治疗。 从情感、性格方面看,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或托付在亲戚挚友家,他们不能同长辈举行有效的沟通,在情感上缺乏关爱、亲情,轻易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儿童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他们不愿与别人交往,生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外界的一切漠不关切,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没有个人和集体荣誉感。有的留守儿童那么脾气烦躁,冲动易怒,逆反心绪,不听任何指导,或者过分顽皮,有的儿童那么有焦虑心理,抑郁成症。 祖父母平日主要负责孩子的吃喝,对于孩子的学习要么不管不问,要么心有余而力缺乏。对于孩子的生活,不是过分溺爱,就是放任自流。这些孩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天性对比封闭,性格对比怪僻,轻

6、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荒废自己的学业,有些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学校方面的影响: 一:由于贫困,“留守儿童”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辛酸和物质匮乏的压力。他们只能孤独落莫地成长,享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亲情。更现实一点儿,他们根本看不到学识将会给生活带来什么变更。学习绩的好坏对他们来说,貌似已经没什么实际意义了。想读书吗?” “不想。” “那你想干啥?” “学功夫,挣钱。” 面前这个虎头虎脑的孩子叫严鹏,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万庾镇人,14岁,在镇中学念初一。自从父母1999年去广东东莞打工,他就一向和77岁的奶奶一起生活,是一名“留守儿童”。 严鹏并不想读大学,由于“劳绩不好”学功夫、当警察、挣大

7、钱,这才是他的理想。记者在采访中察觉,在严鹏这样的“留守儿童”当中,有着类似梦想,认为“读书没用”的还有好多。 对他们来说,“学识变更命运”就是一句空话 除了家庭经济压力得到缓解之外,父母出外打工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另一 个影响,或许连这些家长自己都没有料到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辈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开头觉得“这书读不读也没啥识别”。 对他们来说,“学识变更命运”就是一句空话。 调查察觉,片面“留守儿童”已经陷入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纪律分散。只有33.6%的“留守儿童”目前最大的愿望是“提高学习劳绩”,还有51.7%的人初中毕业后就计划“外

8、出打工”和“做生意”。 至于学习劳绩,本次调查中,认为自己“信仰缺乏”和“没有信仰”的“留守儿童”约占13,另有35.1%的人感觉自己在学习方面信仰十足。然而学校老师和监护人却一致认为,“留守儿童”普遍劳绩较差。 数据显示,有63.9%的“留守儿童”认为学习中最大的困难是“无人辅导”。研究人员察觉,多数“留守儿童”较少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器重,而监护人一般又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才能。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不少“留守儿童”采取消极的态度,甚至是自暴自弃,陷入恶性循环。 研究人员分析说,外出务工人员多的地区,多为老少边山穷地区,根基教导投入缺乏,硬件设施滞后,师资气力缺乏。在正常的教导管理之外,学校难以对数

9、量浩瀚的“留守儿童”举行更加监管。由于缺乏全方位的监管引导,“留守儿童”极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加上思念父母、惦记受轻视等心理障碍,缺乏学习自觉性、上进心和自制力。还有极少数教师对他们缺乏细心,施以责骂、挖苦、体罚等不当手段,致使他们对学校失去信任,逃学、辍学,过早流向社会。 二 :从学习动机说,好多留守儿童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没有猛烈的进取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们要么是为父母学,要么是为了走出家乡,这影响到学习的后劲和劳绩。由于缺乏父母的监视,留守儿童学习习惯较差,自制力弱,在学习困难时,不能承受过大的压力,造成学习兴趣的失去,有的甚至产生学校可怕症、厌学等问题。 多数留守儿童没有明确的目的和动

10、机,没有猛烈的进取心和旺盛的求知欲,父母的外出打工使留守儿童看到:没有文化的父辈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他们觉得“读不读书也没啥识别”,对他们来说“学识变更命运”就是一句空话,片面留守儿童已经陷入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之中,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纪律分散,据一组调查数据说明,只有33.6%的留守儿童有“提高学习劳绩”的愿望,有51.7%的留守儿童初中毕业后计划“外出打工、做生意”有近20%的留守儿童不知为什么读书,毕业后要干什么。 三: 留守儿童学习中的最大困难是无人辅导,由于缺乏父母的监视,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差,作业不完成,课堂纪律分散,往往是班级中的问题学生,较少 受到老师的关注和

11、器重,而监护人一般又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才能,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他们往往采取消极态度,甚至自暴自弃,陷入恶性循环,失去学习的兴趣,有的厌学、甚至产生学校可怕症。初一某学生邱XX,父母离异后,母亲不知去向,父亲外出到成都打工,留下他和七十多岁的爷爷生活在一起,读小学时就经常逃课,不完成作业,读中学后,更是经常打通宵嬉戏,夜不归宿,上课睡觉,作业不完成。老师屡屡家访,七十多岁的爷爷也无能为力。 总结 由我们的议论结果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问题主要是,监护不力。,缺乏抚慰。,疏于照管,。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熟悉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扶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

12、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熟悉、价值上的偏离和天性、心理进展的奇怪,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留守儿童”的生存、养护、教导进展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办,关系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温家宝总理发出了“同在蓝天下,共同成出息步”的号召,并要求各级政府关切“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教导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学校方面 学校理应对留守儿童举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导,下面供给一些对策。 一是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

13、。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导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劳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天性心理有哪些特征,天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举行辅导。 二是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扶助。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长回家实时举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导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导环境,引导和扶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导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举行教导。

14、三是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导培训。各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导和心理健康教导,使心理健康教导日常化。因此教师务必了解留守儿童的心 理特点,也要掌管心理健康教导的方法。学校要请经过特意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举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展现的心理问题,怎样举行解决等等,这样使心理健康教导科学化。 四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建立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导阵地。心理健康活动课理应融学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通过嬉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议论等方式扶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侧重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心绪的合理调控、挫折承受才能训练指导等。此外,还

15、要开设心理信箱,电话接洽,信函接洽,开设亲子热线,设立心理接洽室,定期办心理健康专栏、板报,建立心理健康教导阵地,使心理健康教导常规化。 五是采用小组辅导和个别接洽相结合的心理教导方法。小组辅导也称团体接洽,是一组儿童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议论训练并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小组人数少那么四五人,多那么十一二人。其成员多为同年级、同年龄学生,且有类似的待解决的心理困扰。小组内大家议论,各抒己见,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小组辅导方式易于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同伴之间也更轻易相互影响。而个别辅导,那么是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展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实时举行专心、细心、科学的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扶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家庭方面 一:完善家庭教导,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留守儿童”比平常人缺少最多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呵护,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大多处在小学阶段,一般都是未满14岁的少年儿童。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其次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进展起着分外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长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进展,相反,那么阻碍其进展。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喜悦的成长,笔者认为,完善家庭教导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