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螺旋上升教学策略在包装设计项目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1.10KB
约6页
文档ID:291834259
螺旋上升教学策略在包装设计项目课程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1/6

    螺旋上升教学策略在包装设计项目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俞丽丽摘 要:针对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和与市场脱节等问题,提出结合课程的特点及知识体系,将螺旋上升策略引入“‘翠浓苹果醋包装形象设计”这个校企合作项目教学,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实现了三次螺旋上升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包装设计;螺旋上升策略;校企合作1 研究背景职业教育强调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包装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培养学生艺术设计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课程该课程在专业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审美水平目前,在传统教学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师生、生生之间交流少,校企交流更少,学生不能掌握学科前沿理念和技术,很多能力都没有得到充分锻炼因此,职业院校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工作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来构建教学体系,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与企业项目连接起来,以设计团队为载体,借鉴企业的生产流程,以企业标准与管理模式来建立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机制。

用真实项目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就业能力,实现学生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的融合因此,探索螺旋上升教学策略在包装设计项目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势在必行2 螺旋上升教学策略阐述螺旋式课程(Spiral Curriculum)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认为,要掌握并有效运用学习内容,不是一次学习就达到目的,必须通过反复学习,不断加深理解,进而逐渐掌握[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完成为载体,以素质提升为根本,实施多重循环,每一重循环层面都包含: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检查验证提高、学习效果评价等过程3 螺旋上升教学策略在包装设计项目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在包装设计项目课程教学中,以“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来构建教材体系,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使教学更加符合岗位工作任务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将课程知识内容整合为多个真实具体的项目,让学生在实战中切实提高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就业能力笔者现以校企合作项目——“翠浓”苹果醋包装形象设计作为具体介绍3.1 项目介绍翠浓苹果醋是淼洋食品有限公司的明星产品,因为包装不够精美,销量一直上不去。

企业负责人希望能够通过校企合作,帮助他们重新打造包装形象笔者结合《包装设计》项目课程之食品项目,将课堂教学与企业项目连接起来,在教学过程呈现一个具体项目从头至尾的完整过程,以设计团队为载体,借鉴广告公司的设计流程,以企业生产标准与管理模式,建立教学流程、评价机制,实现了学生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的融合以真实项目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就业能力,同时切实为企业解决了他们的问题,满足了他们的需求3.2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因此,笔者以企业工作过程——六步法为导向,精心安排了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部分六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如图2,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在教学中,全程均有企业参与,给了学生一个直面市场的宝贵机会3.3 教学实施(1)螺旋奠基——市场调研,信息收集课前主要任务是市场调研、信息收集,这是计划决策具体实施等环节的基础首先,由学生自主组建团队,根据学案中布置的调研任务组织学生编写问卷,多途径展开调研活动;然后由学生回收问卷,统计分析数据,并将调研结果制作成ppt预备课堂上展示2)螺旋启动——项目分析,计划决策收集了丰富的信息后,就需要制订方案,并按照方案来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进行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这三个环节。

在计划决策环节,首先分团队汇报调研结果,展示自主学习心得;接着企业人员提出具体设计要求,学生利用这样的宝贵机会,与企业人员也就是我们的客户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明确设计任务通过师生头脑风暴,共同探讨创作思路,明确设计方案3)螺旋第一次上升——教师引导,实施制作首先团队分工合作,动手试一试先做后学,通过“做”,提高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收集问题,为“学”做准备根据学生“做”的结果,笔者选择部分团队初稿作品为范例,找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再通过展示优秀的包装作品,使用案例具体解读设计手法,引导学生探寻运用规律然后请学生运用刚学到的知识依据调研结果,分析现使用的翠浓苹果醋瓶贴所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运用中进一步理解教学重点,初步尝试解决教学难点接下来团队修改初稿作品学了再做,更加得心应手教师巡回指导,随时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突破重难点,使知识向能力转化4)螺旋第二次上升——初稿反馈,反思提升作品初稿完成后,各团队向客户展示初稿,解说创意,由对方企业初步选出几个中意的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根据企业意见,设计团队反思讨论,继续创作,对作品进一步进行修改通过再一次的实践,学生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目标的再次上升。

5)螺旋第三次上升——课后完善,作品升华课后,学生将最终完善的作品提交给客户,在参考了消费者意见后,结合企业自身情况,由客户评选出前三名的作品,并选择其中一个作为生产方案学生团队根据客户要求,按照行业标准制作出最终完稿,并投入生产,预计很快新包装的“翠浓”苹果醋就将面市经过再一次的学习实践,达到了第三次螺旋上升的目的4 结语在本项目的学习中,笔者通过引入校企合作项目,模拟广告公司运作,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展开教学,使课程紧扣职业,直面市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多种学法,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能动性,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采用了“学生自评、教师点评、企业助评、社会参评”螺旋上升的评价形式,展开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多维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与途径通过螺旋上升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Reference:[1] 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 袁建新.螺旋进度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江苏广播电视大学,2009.[3] 王伟勤.基于任务的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4).[4] 徐恒,等.项目驱动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初探——记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与企业的合作[J].上海包装,2014(12).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