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及训练

上传人:凯和****啦 文档编号:291677952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及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及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及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及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及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及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及训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及训练 九年级化学走题复习:测验探究及训练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1、察觉问题 2、揣摩与假设 3.制定筹划与设计测验 4.举行测验 5、解释与结论 6、交流与议论 1、气体成分的探究:如人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探究、酒精和蜡烛等可燃物燃烧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两种 物质回响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鱼瞟内气体成分探究等。涉及的学识点有空气、O2、N2、H2、CO、CO2等这些物质的制法及检验,以及它们与氧气、水、碱溶液等回响产生的特有现象。 例、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H2、CO2和H2O(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为验证其组成,同学们举行测验的装置

2、和现象如下(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气体均吸收完全): 结论 甲来源学+科+网Z+X+X+K 乙 丙 含有CO、H2、H2O(气) 含有CO、H2、CO2 含有CO、H2、CO2、H2O(气) 仪器a的名称是_。 置D 中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_。点燃尾气,火焰呈_色。 丁认为,由于他们对装置_(填编号)中的测验现象分析不同而导致结论有差异。根据碳酸盐可转 变为CO2的性质,丁利用上述测验终止后装置内药品和某种常见试剂举行测验,证领略甲的结论是正确的。请写出丁的测验操作过程与现象_ 。 练习、某化学测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察觉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

3、?同学们抉择举行探究。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回响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提出揣摩】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提出揣摩的依据是 。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好像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揣摩,测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那么检验方法是_。 (2)乙同学认为是SO2,那么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写出SO2与Ca(OH)2回响的化学方程式_ _。 (3)测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测验方案,摈弃和验证揣摩的气体。 若拆去B装置,直接连接A和C装置举行 测验,可能导

4、致 后果发生。 【测验探究】测验开头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 测验过程中察觉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装置中外观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回响时,产生的气体是_。 【思维拓展】由上述测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 _。 2、固体物质组成成分探究:如氢氧化钠、石灰水、生石灰等物质变质后成分探究,某些物质回响后剩余固体成分探究,一包固体的化学成分探究等。涉及的学识点有C、Fe、Cu、Fe2O3、CuO、CaO、NaOH 、Ca(OH)2、 、Na2CO3 、CaCO3 等这些物质的检验,以及它们与氧气、水、

5、二氧化碳、酸、盐溶液等回响产生的特有现象。 例、为确定木炭恢复氧化铜后的固体成分,请你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以下探究(注:该回响恢复产物只有铜) 【对固体揣摩】揣摩:全部是金属铜; 揣摩: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揣摩:除铜外,还含有木炭; 揣摩: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_ 【举行测验】测验流程见下图: 严谨教学 精心服务 【问题与议论】 (1)步骤把固体研成粉末,目的是 _ 步骤包括溶解、 _ 两步操作,它们共同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 _ (2)C的化学式为 _ ,由此推出固体B中含有 _ (写化学式),步骤发生回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_ _ _ (3)假设溶液A无色,那么证明揣摩 _ 成立 (4

6、)假设木炭与氧化铜回响充分,那么揣摩 _ 不成立 练习、碱石灰是测验室中常用的枯燥剂。 查阅资料碱石灰是氧化钙、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易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提出问题探究测验室中久置的碱石灰样品,其成分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举行揣摩久置碱石灰样品中可能含有CaO、NaOH、Ca(OH)2、Na2CO3、CaCO3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上述五种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样品中可能含有Na2CO3的理由是(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测验过程 试回复以下问题: (1)操作的名称是 。 (2)根据测验操作及现象,以下分析或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样品中加水后容器壁发热,说明样品中确

7、定含有CaO B样品加足量水,经充分搅拌后仍有固体,说明样品中确定含有CaCO3 C溶液A参与CaCl2溶液后,生成难溶性固体,说明样品中确定含有Na2CO3 D溶液C参与酚酞变红,说明样品中确定含有NaOH (3)向溶液A中参与过量的CaCl2溶液的操作中,判断参与试剂已过量的方法是 。 (4)写出溶液C中所含阴离子的符号 。 测验结论该久置碱石灰样品中断定含有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其它成分尚不能确定。 3、科学测验探究 例、 酸雨是大气污染的危害之一,二氧化硫(SO2)的含量是空气质量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某兴趣小组同学收集某地的雨水举行测验。 【相关信息】每隔1 h,通过pH计测定雨水样

8、品的pH,测得的结果如下表: 测定时间/h 雨水样品的pH 0 4.73 1 4.62 2 4.56 3 4.55 4 4.55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pH pH 5.6,偏酸性,这是由于 。 酸雨能腐蚀金属制品,从根本回响类型上看主要回响属于 。 收集的酸雨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减小,理由是SO2与水回响生成的H2SO3被氧化为H2SO4。试写出该 回响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揣摩】同学们对刚收集到的酸雨样品中的溶质举行揣摩: 揣摩:酸雨中溶质只含有H2SO3;揣摩:酸雨中溶质只含有H2SO4;揣摩:酸雨中溶质 。 【测验探究】 (1)向刚收集的酸雨样品中滴加过量Ba(OH)2溶液,有白

9、色沉淀生成,过滤。 在滤液中滴加 溶液,溶液呈 色。证明在酸雨样品中滴加的Ba(OH)2溶液已过量。 严谨教学 精心服务 向沉淀中参与足量盐酸,沉淀片面溶解且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该回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此现象有关酸雨中溶质的揣摩 正确。 (2)某同学取酸雨样品V L,参与17.1%的Ba(OH)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时,恰好消耗10.00 g Ba(OH)2 溶液。该V L酸雨样品中溶解SO2的质量为 。 【测验反思】在某些酸雨中还可分析出有硝酸存在,这是由于空气中含有某元素+4价氧化物的理由,这种氧化 物的化学式为 。 【拓展延迟】利用海水脱硫是裁减SO2排放的有效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

10、示: 自然海水吸收了较多的含 硫烟气后,有H2SO3生成, H2SO3与海水中的离子回响, 含硫烟气 净化后烟气 自然海水 吸收塔 氧气 氧化 自然海水 回响、稀释 排放 会释放出CO2,通入氧气后氧化后,海水的酸性显著巩固。 设计一种检验净化后的烟气中是否含SO2的简朴的测验方案: 。 氧化后的海水需要用大量的自然海水与之混合后才能排放,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 4、化学原理及测验方案的评价 对一个测验方案的评价,要留神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原理是否正确,即能否达成测验的目的;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是否俭约药品,即原料的利用率是否高;操作是否简朴,即操作过程是否简捷优化;是否对环境产生污染

11、;是否有测验误差;方案是否有新创意;安好性是否好等等。能达成上述八点要求的测验方案理应说不失为最优测验方案。 例、右图是“牌发酵粉”的片面信息,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举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相应填空): 【查阅资料】(1)酒石酸是一种易溶解于水的固体有机酸; (2)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由于发酵粉产生了CO2所致; (3)Na2CO 3受热不分解。 【提出问题】 NaHCO3在发酵粉加水或加热时如何产生CO2? 【猜 想】甲 乙酒石酸与NaHCO3在溶液中回响产生CO2 丙NaHCO3加热产生CO2 【测验探究】 (1)小明同学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试管中,参与适量水,无气体产生,从而否决了揣摩甲,那么揣摩甲是 。 小明又将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了CO2,从而验证了揣摩乙,说领略NaHCO3具有的性质之一是 ; (2)小英同学为探究揣摩丙设计了右图所示的测验装置: 小英另取适量NaHCO3粉末参与a试管中,加热,查看到a试管口有水生成,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试管中回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 持续加热直至两支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察觉a试管中仍残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CO2产生,说明该粉末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