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周期与特大型城市风险的系统治理

上传人:天****步 文档编号:291677712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发展周期与特大型城市风险的系统治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市发展周期与特大型城市风险的系统治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城市发展周期与特大型城市风险的系统治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城市发展周期与特大型城市风险的系统治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城市发展周期与特大型城市风险的系统治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发展周期与特大型城市风险的系统治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发展周期与特大型城市风险的系统治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城市发展周期与特大型城市风险的系统治理 李友梅,上海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以北京、上海等为代表的特大型城市的进展不断加快,并面向未来积极谋划“全球城市”的进展战略。然而,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功能的提升,并不确定同时会带来人们社会安好感的巩固。由于城市规模的巨型化和城市人口的多元繁杂化,特大型城市在资源、环境、公共安好等一系列领域首先遇到了超出一般规律的社会风险。因此,有必要从特大型城市当下经济社会转型的现实维度,整体、系统与深刻地熟悉社会风险生成的新机制,进而重新扫视特大型城市防范和治理这种社会风险的实践才能。 城市进展周期与风险来

2、源 城市有其物理与文化的双重属性,道路、建筑、根基设施及自然条件构成了城市的物理属性;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归属感及城市文明的社会文化底蕴构成了城市的文化属性。城市的存在离不开其物理属性,而城市的进展与昌盛更凭借于其文化属性。西方的城市理论及城市演化历史说明,城市的进展有其生命周期。城市总是体验着从生长、扩展、昌盛到崩溃瓦解或再度昌盛的过程,这个周期性重复的转换过程往往又与文明的兴衰同步。这意味着,城市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的建没更新的过程之中,城市社会往往会是一个由各种生产方式、各种集权机制以及多元价值追求相互作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同时存在推动社会布局变化、产业布局转型和文化布局再生产的多重因素,

3、它们的相互协作或者冲突,会使城市社会的进展变化奇怪繁杂并相应地面临阶段性的风险。 风险在城市进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及来源。譬如,传统农村向城镇转变的初期,城市人口规模相对较小,城市密度与集中度相对较低,城市的风险相对较少。随着城市人口与创办规模的扩张,各种资源、市场、信息等在城市聚集,城市日益面临着诸如秩序失衡、人口对环境资源和公共服务的压力加大等布局性风险。当城市活力缺乏,进入相对衰退期,城市的风险那么会系统性地爆发,譬如城市就业机遇的裁减会增加社会的贫困,城市根基设施的老化、住房的慌张等问题会导致公共安好、社会冲突的增长。当城市不能有效地实现自我更新,不能在制度和政策领域举行系统性

4、的变革,这些风险就有可能引发强烈的社会危机。 上个世纪60年头以来,以纽约、伦敦、芝加哥、底特律等为代表的欧美大城市在这方面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阅历教训。从中国的处境来看,经过30多年的创办与进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型城市开头进入城市化进展的现代化阶段,它们的人口规模与空间密度逐步接近各种资源承载才能的临界点。超常规的城市化使得特大型城市面临城市生命周期的严峻考验,譬如根基设施老化与公共服务更新缓慢所产生的安好风险,已经成为当前最主要的风险之一,2022年夏天北京大雨导致的城市水灾及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就充分地说领略这点。又如,有研究指出,我国好多城市的地下管线是在20世纪80年头投资

5、创办,到目前为止已经使用了30多年,由于各类工程缺乏整体系统的规划,加上开初管道材料质量不佳、管道施工不模范、管道保养缺乏等理由,城市地下管道的安好风险也越来越大。 从某种程度上看,特大型城市的这些风险不仅与快速的城市扩张相关,更与公共安好与服务设施的创办与维护没有同时受到重视相关。究其根源,还在于城市开发和进展过程中的经济动因与“利润延迟”被长时间地放在了优先位置,而高度开放的城市中人口异质性所提出的公共安好的多样性教导还很缺乏。 多阶段多类型风险的集聚特质 作为人口、资源、资本、信息、科技实时尚的中心的特大型城市,经济高度进展,社会高度开放使其风险呈现出密集性、滚动性和叠加性的特征。相比于

6、西方特大型城市从前现代到现代、后现代的进展历程,中国特大型城市只用了30多年就体验了这个过程。因此,中国特大型城市的风险布局聚合了城市进展多阶段多类型的风险。与此同时,由于受到深度全球化过程的影响以及国际各种风险的传导和转嫁的影响,城市文化遇到到多重挑战,中国的特大型城市呈现出更加繁杂的布局性特征。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曾指点21世纪经合组织国家将面临严重的新兴系统风险,即人类赖以生存的医疗卫生系统、交通运输系统、能源供给系统、食品和水供给系统、信息和通信系统所将遇到的要挟。中国特大型城市面临着多阶段多类型风险在同一时空叠加下的挑战,其中既有传统的常规风险,又有后现代、后工业阶段的非传统风

7、险。 一方面,特大型城市会时常遇到诸如火灾、水患、流行疾病等传统的常规性风险,但由于特大型城市的人口滚动性高、城市空间密度高、人群集聚等特征,常规性风险会带来难以估判的巨大破坏性,譬如当上海的摩天大楼遇到火灾。另一方面,伴随着工业化、信息技术的高度进展,特大型城市还面临着可怕主义要挟、金融风险、信息网络安好风险等非传统危害。 概括而言:其一,在全球经济危机及多元文化冲突的背景下,特大型城市日益受到新型可怕主义的要挟,公共设施、轨道交通、公园、机场等人群密集场所,一旦受到可怕主义的伏击,将给整个城市带来巨大的创伤。如地铁由于通常是高风险密集的场所,正成为“可怕事情”制造的首选之地。其二,特大型城

8、市通常拥有数量众多的金融机构,以及资产规模巨大的金融市场。在失控的处境下,某家金融机构破产倒闭所引发的金融风险往往会转化为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与政治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22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后曼延整个欧洲的“债务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区域经济稳定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三,由于信息网络技术具有匿名性、超越时空、即时性等特征,其广泛运用使得全球的经济社会生活精细连成一体,人们的多样化诉求根本都可以借此得以得志,但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进展也隐含着巨大的安好风险。网络黑客的大量存在,有可能导致个人、组织乃至国家重要情报信息被窃取和泄露,“棱镜筹划”丑闻就充分显示了信息安好风险的严重性。 如乌尔里希贝克所言,随着现代性的进展,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以风险调配为主的时代风险社会。在风险社会,风险造成的灾难将具有极大的延展性与分散性,不再局限于风险的发生地;风险的严重程度通常超出人们的预警和事后处理的才能。 传统常规风险与新型的分外规风险的叠加聚合,需要当前中国特大型城市专心应对。 特大型城市风险的系统治理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