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上传人:天****步 文档编号:291671318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导言主要概括地说明课程修订的背景、宗旨和本课程的价值。 第一自然段“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进展, 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创办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根基教导更新教导观念和教导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导,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才能。” 这段话在品生、品社、初中的思想品德三个课程标准是一致的,它同时表达了国家将“思想品德”课一体化的意志和这三门课的共同取向。从课程定位的角度看,特别重要。我们看: 1.“良好品

2、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充分支持了品德与社会课已确定的课程性质,并为品社可承载根基教导课程体系中找到一个明确的位置。国家推进素质教导,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公民。高素质的公民,即有良好品德且人格健全、有行动力的公民。义教阶段的公民教导(为有“健全人格”的人奠定根基的教导)不能缺失,小学中高年级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品德教导虚了,这一段对于“健全人格”而言还能盼望什么呢?所以,我们说“根基”“核心”的内涵,或许一个人一生都需要修炼,但针对某个人的特定年龄抑或完整的社会化阶段的特定时期,其相关教导都具有不成或缺性。除非此人的社会化与学校无关。 2.良好品德的养成教导,既是个体社会化进

3、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文明社会对个体社会化的必然要求,每个人的社会性进展就是实现社会化的过程。无论是说学生的“健全人格”,还是强调学生的“社会性进展”,在教导现场都要恢复于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说,没有脱离人与人关系(社会)的健全人格和社会性进展。 我们的心绪、态度、观念怎样,要通过人际交往过程表现出来,所谓人格,最关键处也是放在社会和人文环境背景中,加以判断。创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民主法治、公允正义、诚信友爱、弥漫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假设抽取了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也就无法判断谁的品德良好、谁的品德不好。说毕竟良好品德不是抽象的,脱离社会的。 因此这门课叫“品德与社会”而不叫“思品”

4、课,它是一门更加强调学生社会性进展的综合课程,也不易简朴的称其为“活动课程”或“活动性”综合课程。 3.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创办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根基教 育更新教导观念和教导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导,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才能。”强调:无论是倡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 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梦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不动摇,还是扶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缺了教导上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内容就都不济用。所以针对以往的缺乏,更新教导观念和教导方式,

5、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南,也要着实从学生的实际启程,切实巩固小公民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才能。 鲜明,这段内容表述虽然着眼义教阶段思想品德课程的整体,表述了该类课程的共同特征,但是在其共性中也存在确定的天性。(不如直接采用相关报告和讲话精神) 其次段“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谙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熟悉和道德判断才能,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得志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根基,提防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管熟悉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才能,进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

6、与社会的才能。” 它是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强调品德与社会课的价值。主要两层意思: 1.“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谙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熟悉和道德判断才能,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强调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独特性。着眼三个方面重要性:在义教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在品德教导的大系统中的重要性;在学生一生中的重要性。 2.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得志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根基,提防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管熟悉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才能,进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才能。”这里提出两个问题:一是“

7、以得志学生的身心需要”和“以学生社会生活为根基”品社课程务必怎样做?二是“初步掌管熟悉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才能,进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才能。”是为什么?概括内容在后面其他片面有明确答案。 对比测验稿和修订稿,还有一个突出印象,就是它时刻跟踪社会进展的最新动态,试图回响国家在德育方面的最新方向和概括要求。 譬如:2022年公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测验稿还在研制中,便于它实时将纲要的精神贯彻其中,也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实施依据写进文本。而在测验稿公布后,就不宜随时添加指导思想,跟进新内容,像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提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创办的若干观法、“八荣八耻”等一些重

8、要的指导性精神和文件,主要通过教学来渗透。这次对测验稿的修订,那么直接将他们融会贯串在新修订的标准中。 课程的性质 测验稿对课程性质的陈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根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进展的综合课程。”老师在理解上展现一些问题:一是这里“儿童”和“学生”是否指同一群体,尽管“以儿童社会生活为根基”是指向整个义教阶段的品德课程,起码是将品德与生活课包括在内,是个总概念;但作为课程实施指导文件,在概念上越明确越利于针对性的实施;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进展的综合课程”,一般人理解,这里的“综合”是“思想品德”和“社会”两门课程的相加,为什么呢?一个

9、是原本就有两门课,消散的还是这两门课,恰恰在课程名称和标准中的表述中,都是相加的概念,二是老师们不熟谙“社会性”的概念,把他和原有的社会课画了等号。 新修订的课标课程性质的陈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根基、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进展的综合课程。” 性质包含三层含意:第一,这是一门综合课程。其次、这门课程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社会性进展”,而社会性进展的核心是“良好品德的形成”说明了社会性进展与品德形成之间的关系,即社会性进展包含品德形成,而品德形成是社会性进展的核心,也就是说品德形成是这门课程的核心任务。这就把这门课程的特性凸 显出来了。第三“以学

10、生生活为根基”表示这门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精细联系,教学过程也是从学生的生活启程开展,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问题。 概括来看:从层次上厘清概念 (1) 明确课程开设的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即3-6年级) (2) 明确课程观“以儿童社会生活为根基”的课程,但,把原来的“儿童”换成“学 生”,是求得用词上的一致,是文本进一步模范化;把“社会生活”换为“生活”,视“学生的生活”即“学生的社会生活”,也就是由学习课程直接面对的课题和反映的内容。 (3) 强调课程是“以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一是凸显本课程的根本性质, 与其它义教阶段的课程不同;二是与课程定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制止了两课相加或两张

11、皮歧义的发生。 (4) 中间不用逗号,而是用顿号,讲一句话一气呵成,一是强调三个重点具有 同等地位、一个不能少;二是三者之间互为关系,不存在谁更重要的问题。没有“根基”,其它两项连存在的机遇都没有;没有“核心”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就不能落实;不关注学生社会性进展所谓的“核心”只能是空谈。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将这门课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品德进展。 从理解上抓住特征 原来的测验稿性质后面跟了一大段话,来表述课程的特征,但由于课标测验稿中没有说明课程的特征,所以老师们虽也说不清品社课程的特征是什么?这次课表修订,在性质之后,也分段描述了这门课程的特征: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综合性,根据课标,一

12、是他所面对的学生生活是综合的;二是学习内容是综合的;三是教学活动是综合的;四是学生的理解、熟悉和技能是综合的。概括看:“内在整合”的内容是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以学生生活为根基”的根基;“有机融合”的是学习内容;“相互促进”的是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其中包含着不同的视角和技能;落脚点是“为学生根本的道德品质形成打好根基”。 实践性,综合性在确定程度上已经解释了实践性,但综合性保证不了实践性的贯彻。所以课标从两个方面强调了实践性。一是知与行的统一,更加提防学生的自主行动。“行”既包括运用所学学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包括去通过体验和探究来察觉问题、建构学识、深化熟悉、还包括亲身参与和种各样的社会

13、活动,为社会服务。由此可见,知与行的统一,它确保课程所追求的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社会性进展,既不是空议、空记,也不是胡动、乱动,而是建立在三种主要学习方式根基上的过程性学习,这个过程就是“奠定根基”的过程,它更加崇敬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才能。二是强调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根基,学生的品德形成、社会性进展受其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社会活动影响,忽略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就空置了课程性质和理念,课就不是品德与社会课了,就又回到道德教导学科化、社会学系成人化的老路了。 但需要教师们留神的是:实践性不意味着把学生都拉到社会上去才叫实践,“课程设计与实施提防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

14、察觉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说得很领会, 实践性主要针对的是日常教学,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日常阅历、感受以及行为,将课堂教学延迟到学生现实生活各个方面,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达成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生活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到:实践性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才能和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这符合国家创办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开放性:分为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基于学生现实生活实态,获得鲜活的教学素材,即课程或教学向学生的生活开放;二是教学空间的纵向扩展,即学习内容的空间开放;三是发挥评价功能,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环境,即评价系统的开放。 课程理念 标准

15、(测验稿)和标准有关课程理念的对比 标准(测验稿) 1.扶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进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表达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导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才能,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天性品质的人。 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根基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熟悉、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进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导的内容和形式务必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启程,用自己的眼睛查看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根基,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朴翻版,课程的教导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导内容教导儿童。 3.教导的根基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进展的启蒙阶段,教导务必从他们进展的现实和可能启程。同时,有效的教导务必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采纳的生动活泼的方式,扶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进展与完善奠定根基。 标准 1.扶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本课程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进展,丰富学生的社会熟悉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