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句的病句例句6297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291611801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主句的病句例句6297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无主句的病句例句6297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无主句的病句例句6297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主句的病句例句629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主句的病句例句629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主句的病句例句【篇一:无主句的病句例句】“无主句 ”知识讲座 这几天,复习病句,检测题中出现了几句无主句,一直有学生认为是缺主语的病句。如 “商标法规定,在商品包装、广告上面出现企业名称和地址时,应当使用汉字或汉字、汉语拼音并用,不能单独使用汉语拼音。 ”中“规定 ”的宾语部分也是一个句子,就是无主句。再如: “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行动,要在这个行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句中仅仅是谓语残缺,需要在 “建立 ”前加上 “完成 ”,而非主语残缺。再如: “以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省为载体,从建设平安市县区着手,使社会治安明显改善,防止发生重特大刑事案件。 ”“继续

2、做好棚户区改造,明年在基本完成城市集中连片 5 万平方米以上棚户区的改造任务基础上,着手探索改造分散的棚户区。 ”后一个句子只是缺少 “探索”的宾语 “新思路 ”,也非主语残缺。上述几个例句都是无主句。汉语中,只有谓语部分而没有主语部分的句子叫做无主句。这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句型。无主句并不是省略了主语的句子,汉语中省去主语的句子属于 “省略句 ”。无主句是在习惯上就那样讲、那样写的;其主语到底是谁,是什么,往往很难断定;但是在任何语言环境里它都能表达完整而明确的意思,如: “这副中药要煎多长时间? ”,“想吃什么,只管告诉我。 ”等等。在汉语里,这种无主句比比皆是。可是在英语里,句子一般都要有

3、主语,没有主语是例外。无主句也称 “绝对句 ”,是非主谓句的结构类型之一,指句中根本没有主语,故此没有主谓关系的存在。无主句由非名词性短语加上语调构成。这种句子的作用在于描述动作、变化等情况,而不在于叙述 “谁 ”或“什么 ”进行这一动作或发生这个变化。(三)这种句子的主语无需补出,因此不同于主谓句中省略主语或隐含主语的句子 (即“省略句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 “有时候,主语非但不是显然可知的,而且恰恰相反,它是不可知的。咱们只纯粹地叙述某一事件,或陈述一种真理,谓语尽够用了,纵使要说出主语也无从说起,或虽可勉强补出主语,也是不自然.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 “汉语却有一部分句子并不是把主语

4、省掉,而是根本上没有或不需要主语的,这种句子我们叫做绝对句。 ”(四)无主句与不完全主谓句的区别:(1)不完全主谓句的主语虽然往住隐含或省略了,但它是确定的,可以补出来;无主句是在习惯上就那样讲、那样写的;其主语到底是谁,是什么,往往很难断定;但是在任何语言环境里它都能表达完整而明确的意思,如 : “这副中药要煎多长时间? ”, “想吃什么,只管告诉我。 ”等等。在汉语里,这种无主句比比皆是。可是在英语里,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没有主语是例外。无主句永远以没有主语的形式出现,根本没有主语,无需亦无法补出。如硬要人为地补上一个主语,所补的主语也往往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无主句补不出一个确定的主语来

5、,而有的无主句根本补不出主语。例: “昨天你看电影了吗? ”“看了。 ”答句是不完全主谓句,省略了 主语 “我”会( 话省略的问话省 )。例: “小张是上海人,在北京大学学习 ”是不完全主谓句,第二分句隐含了主语 “小张 ”上( 下文省略的承前省 )。例: “上课了 ”是无主句,可以补出 “我们 ”、“咱们 ”、“你们 ”、“你”等作主语,但所补的主语是不确定的。例: “刮风了 ”是无主句,不可以补出 “天 ”作主语,因为这种说法不合汉语习惯,故主语根本不能补出。(2)不完全主谓句若离开了上下文或一定语言环境,就不能表达完整明确的意思。例:假如一个人突然没头没脑地说 “看了 ”,别人一定会感到

6、莫名其妙。无主句则不然,没有上下文或一定语言环境,一般来说所表达的意思也是完整明确的。当然无主句一般也是出现在特别的场合,如 “小心烟火 ”出现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 “下雨了 ”是在天气变化的情况下说的,但与不完全主谓句所需要的具体明确的语言环境是不同的。(五) 常见的无主句类型:所缺的主语是泛指自然现象的。这类无主句多为一个动宾短语,句于末有表示变化的语气助词 “了 ”。如“涨潮了 ”“出太阳了 ”“下雨了 ”等。(2) 所缺的主语是泛指时间性或空间性的。如 “只剩下四个人 ”。(3)所缺的主语是泛指一般人类社会的。如 “打钟了 ”“散会了 ”等。(4) 叙述风俗习惯的。如 “正月十五

7、吃元宵 ”“端午节斗龙舟 ”等。(5) 某些格言、谚语。如 “活到老、学到老 ”“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等。(6) 表示祝愿的。如 “祝你生日快乐 ”“为友谊干杯 ”等。(7) 动词 “有”和判断词 “是”作谓语的时候 (是字句与有字句 )也常常构成无主句。如“有这样一个故事 ”“正是丰收的季节 ”等。(8) 用绝对动词 “来”“去”“起”“生”之类的。如“学校来了一个生人 ”“队伍里去了个工人 ”“海里起了波浪 ”“身上生了疮 ”等。(六)不过, “无主句 ”的提法其实是有逻辑问题的:句子分析是以一对一对的句子成分为依据的,如主谓成对、动宾成对、定中成对等,单个的句子成分并无配对关系,故此在分析时是不能成立的。假如句中没有动词当然就不可能分析出宾语来;同理,没有主语的句子必然没有谓语,所以 “无主句 ”其实就是今天语法学习通用的 “非主谓句”。“无主句 ”这个术语隐含了只有谓语而没有主语的句子结构,早期语法学家如王力等在辨析无主句时亦确实指出句中是有谓语成分的,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其理论有欠周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