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分析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291607297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9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分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初中语语文七年文七年级级下册期下册期中中模模拟试拟试卷卷一一、填填空空题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文学是质朴的,却总能带给我们感动:那是长妈妈为小鲁迅买来的刻印粗 zhu的山海经 ,是哀牢山中那被一代又一代人修 q的竹篾小屋,是我国“两弹” 元 xn 邓稼先“我不能走”的工作精神。本学期我们在语文书中读到的故事,必将 给予我们精神动力,让我 们在“抗疫”的学期里 qi而不舍地学习。二二、单单选题选题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在中国,邓稼先是位妇孺皆知的科学家。B.面对国民党特务,闻一多先生气冲斗牛,怒不可遏。 C杨绛当时没有理解出老王“我不是要钱”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D抗击

2、疫情,作为医生的她当之无愧,义不容辞。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一举囊括了 13 枚金牌中的 11 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B.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 C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D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三三、默默写写4.古诗文填空。1 ,寒光照铁衣 。 ( 木兰诗 )2故园东望路漫漫,。 ( 逢入京使 )3谁家玉笛暗飞声, 。此夜曲中闻折柳, 。 ( 春夜洛城闻笛 )4晚春中诗人体物入微,反一般诗歌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相斗之状的诗 句是:,。5陋室铭中以工

3、整的句式写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 子是:,。6爱国,是千百年来人们非常珍视的情感。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与爱国相关 的古诗 文:,。四四、文文言文言文阅阅读读5.阅读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 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 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 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陈康肃公善射 无他,但手熟尔 徐以杓酌油沥之 2用现

4、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3结合文中语句简要分析陈尧咨的性格特点。6.文言文阅读世说新语选段(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 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 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二)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 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 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 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 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

5、况蓝田邪?”世说新语忿狷【注释】王蓝田:王述。箸(zh) :筷子。屐齿:木屐。古代 一种木质的鞋,鞋底有横木齿。安 期:王承,王述之父,字安期,是渡 江后晋室名臣。豪,同“毫”,比喻极其细微。眼见其他班级排练得热火朝天,704 班便决定要排演以上两个故事,请完成以下任务。疏通剧本词义梳理与友期行()相委而去()下车引之()举以掷地()文言断句:用“/”断句(限断三处) 尝 食 鸡 子 以 箸 刺 之 不 得 便 大 怒把握角色“元方入门不顾”。“不顾”要演出元方对友人的态度。“王右军闻而大笑”。“大笑”要演出王右军对王蓝田的态度。小语和小文看完排演后有感而发,请补全对话。小语:我发现一个有意思

6、的现象,两个故事中,大人活成了小孩,小孩活成了大人。小文:(A .是的B .不是的) , (结合上文说说理由。 )五五、现现代文代文阅阅读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 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光。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 过山去。“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 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走

7、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 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 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 了。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人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 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 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

8、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 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 吃。7.下列对战士们翻山时的喊声、笑声的理解,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项是( )A.表明红军战士虽然浑身紧张,但因为后有敌人追兵,没有退路,故呼喊着壮胆爬山。B.表现了红军战士看到星光与火把相接的奇观后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有了前进的动力。 C表现了红军战士困境中爱开玩笑的心态。D表现了

9、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8.第段文字中既说“寂静”又写出许多声响,对这种写法的判断正确一项是( )A前后矛盾B以动写静C静中有动D动中有静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作者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出老山界高、陡、险的特点。 B选文第段在内容上写出了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C选文记叙了红军在夜间行军,山路上露营,半夜被冻醒,然后又不知不觉睡到天亮的经历。D第段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对夜里所见所闻进行了多角度的描 写。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回答问题。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人家说了再做,我是

10、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 30 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 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 方。193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 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 及

11、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 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 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 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 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 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

12、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 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 年 10 月 12 日,他给了我一

13、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 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 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0.文章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有何作用?11.联系文章内容,分析加粗词在句中的含义。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12.从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13.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说”和“做”了哪几件事情?六六、综综合合题题班上开展主题为“见贤思齐,崇尚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做以下准备。14观点论述英雄一直是根植于 民心的榜样形象,可是,一段时间以来,花木兰被小品另类演绎,邱少云、刘 胡兰等英雄的事迹屡遭质疑。“如何正确对待我们的英雄”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英 雄与国家、民族、个人之间的关

15、系,需要我们认真审视,深入思考,鲜明表达。请围绕话题,写出 你的观点、理由及结论。(70 字以内)15撰写对联我国文学和历史上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巾帼英雄。下面的对联拟描述其中的两位,请根据上联续写 下联。上联:穆桂英挂帅出征立伟业下联: 七七、名名著著导读导读16名著阅读小文阅读骆驼祥子时,整理阅读任务单,请你帮他完成相关任务。相关 语 段阅读任务说起 话 来, 祥 子 才 知 道, 小 马 儿 已 死 了 半 年描写中藏深意画线句中的“老人”是,作者着力写他的外貌和神态,用意是 。多, 老 人 把 那 辆 破 车 卖 掉, 天 天 就 弄 壶 茶 和 些 烧 饼 果 子 在 车 口 儿 上 卖

16、。老 人 还 是 那 么 和 气 可 爱, 可 是 腰 弯 了 许 多, 眼睛 迎风 流 泪, 老 红 着眼皮 像 刚哭 完 似 的。祥 语言外壳包裹思想意蕴。“被小孩子用线拴上的蚂蚱,有翅膀又怎样呢”这句话有何含 子 意? 真明 白 了: 刘 四, 杨太 太, 孙 侦 探并 不能因 为 他 的 咒 骂 就 得 了 恶 报; 他 自 己, 也 不 能 因 为 要 强 就 得 了 好 处。自己, 专 仗 着 自 己, 真 像 老 人 所 说 的, 就 是 被 小 孩 子 用 线 拴 上 的 蚂 蚱,有 翅 膀 又 怎 样 呢?夏 英译本骆驼祥子的结尾是否违背了老舍的本意?请结合原著内容简析。 夜 的 清 凉, 他 一 面 跑 着, 一 面 觉 到 怀 抱 里 的 身体轻 轻 动 了 一 下, 接 着 就 慢 慢 地 偎 近 他。 她 (小福 子)还 活 着, 他 也活着, 他 们 现 在 自 由 了 (英 译 本 骆 驼 祥 子 结尾)八八、写写作作题题17以“传递”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不少于 600 字。答案答案解解析部分析部分【解析】【分析】注意“拙”不要写作“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