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值模拟的傍河水源地潜在污染水力调控优化技术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291534169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数值模拟的傍河水源地潜在污染水力调控优化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基于数值模拟的傍河水源地潜在污染水力调控优化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基于数值模拟的傍河水源地潜在污染水力调控优化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基于数值模拟的傍河水源地潜在污染水力调控优化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数值模拟的傍河水源地潜在污染水力调控优化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数值模拟的傍河水源地潜在污染水力调控优化技术(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于数值模拟的傍河水源地潜在污染水力调控优化技术 白洁左锐郭学茹汪立娜王金生摘要:傍河饮用水源地污染控制技术是我国环境保护与饮水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选取松花江流域佳木斯七水源大型水源地为研究区,综合分析其水文地质条件,应用数值模拟方法拟合研究区水动力学场及水化学场。在此基础上运用MGO模块的模型基础,采用全局寻优算法遗传算法,分析不同抽水量及井位对七水源废醪池污染羽进行水力调控的效果,得出最优井位及抽水量。同时通过分析清除污染源和未清除污染源情况下,不同观测井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趋势,探讨了水力调控优化控制技术对傍河水源地污染控制的有效性,为傍河水源地的安全供水提供技术保障。关键词:地下水;数

2、值模拟;傍河水源地;水力调控;优化控制:S311 文献标志码:A :16721683(2016)05008308Optimal control technology of hydraulic regulation in water resource area along rivers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BAI Jie1,2,ZUO Rui1,2,GUO Xueru1,2,WANG Lina1,2 ,WANG Jinsheng1,2(1.College of Water Sciences,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3、100875,China;2.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media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Beijing 100875,China)Abstract: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of water resource area along rivers is a research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drinking water security

4、in China.In accordance with historical data and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study area,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and MGO module model were applied to the study area based on the regional groundwater flow field and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By means of global optimiza

5、tion algorithmgenetic algorithm,the best exploitation quantity and location of pumping wells were optimized to control the contaminant plume in the research area.In the two basic conditions of eliminating pollution sources and controlling pollution sources,the variation trend of pollutants in differ

6、ent observation wells was analyzed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hydraulic control technology was explored in order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ensuring water safety in water resource area along rivers.Key words:groundwater;numerical simulation;water resource area along rivers;hydraulic regulati

7、on;optimal control在我国北方各大河流域周围如黄河流域、松花江流域等12,傍河水源地是主要的供水方式。水源地的供水保障及水质安全34,对保证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腾飞,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56。随着国家对松花江流域专项整治工程的全面启动和实施,作为松花江沿岸重要城市之一的佳木斯市,其地下水水源的保护将成为该地区当下的首要问题7。佳木斯市是松花江沿岸新兴的工业城HJ1.98mm市。城市供水以地下水为主8。近年来,由于长期不合理开采地下水,其潜水位不断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尤其是距松花江约100 m处的友谊糖厂废醪池严重污染七水源地下水,迫使七水源关闭910。本文以佳

8、木斯市第七水源废醪池为重点研究区,在初始水流和污染物浓度场的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着重进行水力调控优化控制研究,提出合理防治污染的调控方案,有效解决抽水井的优化问题,实现傍河水源地污染防控的目的。1 研究区概况佳木斯市位于完达山北麓,三江平原西侧,松花江下游。松花江流向北东向,把佳木斯市分为江南、江北两部分。区内地形呈南高北低之势。南部为浑圆状丘陵,最高点275 m,一般坡度20。中南部为波状山前台地,台地前缘呈陡坎状与松花江冲积漫滩河谷平原相接,海拔标高85120 m。北部为松花江冲积漫滩河谷平原,海拔标高7583 m。研究区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广泛分布于漫滩平原及支谷漫滩。含水

9、层由中上更新统、全新统砂、砂砾石、卵石组成,其中没有连续隔水层。该含水层颗粒一般较粗,结构松散、孔隙发育、透水性强,含水丰富,渗透系数K=01200442 cm/s。含水层厚度自北向南逐渐变薄,自西向东由厚变薄;北部沿江一带厚2070 m,平原中部厚3050 m;南部漫滩后缘及支沟厚818 m;西部黑通一带厚度4553 m,中部区厚40 m。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为57 m。 研究区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主要受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岩性等因素的控制。大气降水为其主要补给来源,其次汛期江水、农田灌溉水及上游地下水也是第四系孔隙潜水的重要补给来源,而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江水,丰水期江水补给地下水。地

10、下水位年变幅近江地带约2 m左右,随离江渐远地下水位年变幅减小。2 研究区地下水流数值模拟2.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建立根据佳木斯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明确在该研究区内进行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查明研究区流场及污染现状,并开展地下水污染控制研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加之距松花江约100 m处的糖厂废醪池严重污染地下水11,因此将七水源废醪池确定为重点研究区(图1),在重点研究区开展水力调控优化控制研究,对于地下水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的特征,可以概化为一层非均质水平各向同性、稳定的地下水流系统;地下水流为平面二维流,并服从达西定律;上边界由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蒸发排泄。据研究区的水文地

11、质条件可知,西边界和北边界为松花江,短期内松花江可作为第一类边界条件定水头边界;南边界为台地,可处理为第二类边界条件无渗流边界条件;东边界根据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提供绘制的流场图,在竹板六队渔房长青街一JP3线有明显的地下水分水岭,因此选择竹板六队渔房长青街一线作为第二类边界条件;模型底边界选择为潜水含水层底板,作为无渗流边界条件;模型顶界面选择地表为大气常压力边界。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见图2。2.2 数值模型的建立网格剖分及参数分区:模拟区范围东西长22 060 m,南北长14 852 m,面积1441 km2。因其地势平坦,地层连续且岩性简单,所以在平面上网格均匀剖分。友谊糖厂废醪池作为重

12、点研究区,进行网格加密。全区共计2 350个单元,分为4个参数区,网格剖分及参数分区见图3,初始参数见表1。参数率定: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将初始水位、补给量、排泄量、初始水文地质参数等代入模型,计算地下水水位,并利用观测孔水位进行拟合,调节水文地质参数,使计算值与观测水位趋于一致, 长期观测孔的水位与计算值的对比见表2。通过观测水位与计算水位的对比发现,水位误差绝对值约为05 m,说明模型可以较真实的反应研究区地下水实际情况。最终参数率定结果见表3。2.3 模型检验应用参数率定的结果建立模型,预测2009年地下水流场,将其与2009年实际地下水流场进行比对,模拟流场与实测流场

13、的吻合程度较好(图4),说明模型能够较真实的反应研究区的地下水实际情况,含水层结构、边界条件概化、水文地质参数选取较合理。3 水力调控优化控制技术研究3.1 重点研究区溶质运移模型的建立水力调控优化控制技术的关键是在已有污染羽,并且未对污染源进行清除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流场下游抽水井的布设及抽水,形成特定的捕获区,改变原有流场,从而达到控制污染的效果11。因此首先应该确定重点研究区的污染历史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展水力调控优化控制。为了更加准确的对水源地进行水力调控优化控制,本文将水力调控范围定为七水源废醪池周围10 km2的区域。在此重点研究区范围内,将模型重新概化。根据1994年-2008年七水

14、源已有水质资料,目前七水源地下水污染物主要有铁、锰15和氨氮16。根据废醪池周边观测井2009年9月(丰水期)、2010年5月(平水期)以及2011年3月(枯水期)三个时期水样的测试结果,发现废醪池污水中氨氮的最大浓度为1 076.98 mg/L(类水的氨氮标准为0.2 mg/L),所以本次污染物运移模拟的典型污染物确定为氨氮。佳木斯市给水工程始建于1936年,七水厂建于20世纪80年代12。因此溶质运移模型拟定以1 076.98 mg/L作为初始浓度,污染时间拟定为20年。模拟的污染羽见图5。可见在给定的参数和污染物浓度情况下,20年的时间已经有7号、8号、9号水源井中氨氮的浓度超过了类水的

15、氨氮标准0.2 mg/L。说明污染浓度场作为本次水力调控的初始浓度场较为合理。3.2 调控目标选择及约束条件设置Modular Groundwater Optimize(简称MGO)是郑春苗和P.Patrick Wang编写的地下水模拟软件。它是由一个主程序,三个优化模块和完整的MODFLOW和MT3DMS程序组成。三个优化模块分别是遗传算法,模拟退火法和禁忌搜索法18。本文主要应用遗传算法来解决抽水井的井群优化问题。在调控目标选定的基础上,根据水力调控的概念,将本次水力调控系统优化设计的目标定位能控制污染羽向下游发展的最佳抽水井位及最小抽水量。目标函数写成如下形式:3.3 备选抽水井及浓度观

16、测井设置遗传算法18(Genetic Algorithms,简称为GA),最先是由John Holland于1975年提出的。它作为一种发展较为成熟的全局优化算法,能够针对非连续变量问题进行寻优,能够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点”而找出全局最优点或接近全局最优点,因此在抽水治理系统的优化设计中,遗传算法具有自身的优势。本次研究依据遗传算法理论,共设置了22口备选抽水井供其选择最佳抽水井位置。为了检验水力调控的效果,分布的污染羽的周围设置了5口浓度观测井19。备选井及观测井位置见图7。3.4 研究区水力调控系统优化控制结果(1)清除污染源情况。在将最大允许井数分别设置为1、2、3,在已经建好的模型中运行MGO模块,确定出了最佳抽水井位置及最小的抽水量,结果见表4。5口观测井中的浓度变化见图8。(a)浓度时间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