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中碳源投加量计算思路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291399300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中碳源投加量计算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污水处理中碳源投加量计算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污水处理中碳源投加量计算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污水处理中碳源投加量计算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污水处理中碳源投加量计算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中碳源投加量计算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中碳源投加量计算思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污水处理中碳源投加量计算思路1、工艺的判断很多人对于碳源的投加认知,还停留在初学阶段,只认识CNP比100:5:1,CN比控制在4-6,但是,这些比例到底啥时候用?啥工艺用呢?可能分不清楚。所以,碳源投加首先必须分清楚自己是什么工艺。除碳?脱氮?除磷?还是脱氮除磷?如何区分?很简单。记住这几个判断点:除碳工艺就是单纯的曝气(例如单纯的曝气池、单纯的MBR、接触氧化、经典SBR等);脱氮是经历的缺氧和好氧的交替(例如AO带内回流,氧化沟、AAO等);除磷是经历的厌氧与好氧的交替(AO不带内回流、AAO、氧化沟等);脱氮除磷是经历了厌氧、缺氧、好氧环境的交替(AAO、氧化沟等)。脱氮工艺碳源一定要

2、投加到缺氧池进口,除磷工艺碳源一定是投加到厌氧池进口。脱氮除磷工艺可以分布投加。除碳工艺为什么加碳源?除碳工艺不只是除COD,还协同除氮除磷,所以,除碳工艺中你只要负责把这几个营养比例配齐就行了,碳源投加,设定的是N、TP充足的情况下,但在正常情况下,TP往往太多了,实际上不会以TP的数值去配平的,这一点要注意。2、营养比例的选择分清自己是什么工艺之后,就要选着营养比例了。除碳工艺:CNP比100:5:1脱氮工艺:CN比4-6,取中间值5除磷工艺:CP比15:13、碳的数值选择很多人对碳源计算使用COD还是BOD比较疑惑,个人的思路是工程中使用COD计算,这样就有一个余量的缓冲,不至于碳源投加

3、的过量,既然一切为实际服务,那什么情况下计算都选择COD是错不了的。所以,选择COD还是BOD?那就COD吧。4、氮的数值选择对于氮的数值选择,大部分人是分不清的,也常常忽略这一点。记住一点。除碳工艺选择TKN(凯氏氮,氨氮有机氮的值),不过对于市政污水,没有工业废水混合的情况下,有机氮很少的,可以直接用氨氮,反正你自己的来水有没有有机氮自己清楚,自己判断。脱氮工艺选择TN(总氮,氨氮硝态氮有机氮的值),为什么除碳工艺没有硝态氮,这里说清楚一下,大家理解后就能记住了,因为单纯的除碳工艺,微生物无法利用硝态氮代谢(合成分解)只能利用氨氮,而硝态氮对于脱氮工艺的反硝化阶段恰恰是必须的电子受体(受氢

4、体)。5、磷的数值选择没什么好说的,数值多少就是多少。不过前面说过TP一般过量,这个数值不用。6、单位换算对于碳源投加的计算,我一直强调其实就是单位的换算,这一步,很多人会算出错,这个考验的是高中的物理知识。换算过程:1PPM=1mg/L=1g/m3=0.001kg/m37、通用公式平常碳源投加公式都不详细且不统一,本文给大家统一一下:1、除碳工艺:X=进水量最(20最N差值1-C差值)/碳源COD当量其中:X除碳工艺碳源投加量N差值1进水氨氮(或TKN)-排放要求的氨氮C差值进水COD-出水COD2、脱氮工艺:Y=进水量最(5最N差值2-C差值)/碳源COD当量其中:Y脱氮工艺碳源投加量N差值2进水TN-排放要求的TNC差值进水COD-出水COD3、除磷工艺:Z=进水量最(15最TP差值-C差值)/碳源COD当量其中:Z除磷工艺碳源投加量TP差值进水TP-排放要求的TPC差值进水COD-出水COD脱氮除磷工艺:W=进水量最(5最N差值215最TP差值-C差值)/碳源COD当量其中:W脱氮除磷工艺碳源投加量N差值2进水TN-排放要求的TNTP差值进水TP-排放要求的TPC差值进水COD-出水CO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生产安全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