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及其转归的影响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91354331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腺样体肥大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及其转归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腺样体肥大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及其转归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腺样体肥大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及其转归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腺样体肥大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及其转归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腺样体肥大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及其转归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腺样体肥大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及其转归的影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腺样体肥大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及其转归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腺样体肥大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及其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根据患儿病情程度将其分成A、B、C三组,A组为度腺样体肥大患儿(18例),度腺样体肥大患儿(23例)及度腺样体肥大患儿(39例),观察三组腺样体肥大患儿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结果:A组与B组腺样体肥大患儿之间对比的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不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A组与C组之间的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B组与C组之间对比的分泌性中耳炎发

2、生率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腺样体肥大与小儿分泌性中耳炎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关系,其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及转归均有影响。【关键词】腺样体肥大;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影响腺样体是位于人体鼻咽腔顶后壁的一种淋巴组织,由于腺样体反复炎症刺激导致病理性增生肥大,引起一系列相关症状的患者为腺样体肥大患者,腺样体肥大属于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1,腺样体出现肥大现象后阻塞鼻孔并压迫咽鼓管,引起咽鼓管功能出现障碍或分泌性中耳炎的出现,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及学习,严重者甚至影响听力及智力。我院为了分析腺样体肥大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及其转归的影响,针对收治的不同病情程度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进

3、行了观察及统计,内容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根据患儿病情程度将其分成A、B、C三组,A组18例度腺样体肥大患儿中,男性患儿10例,女性患儿8例,年龄3至13岁,年龄均值为(8.002.10)岁;B组23例度腺样体肥大患儿中,男性患儿13例,女性患儿10例,年龄2至13岁,年龄均值为(7.502.17)岁;C组39例度腺样体肥大患儿中,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18例,年龄2至14岁,年龄均值为(8.003.16)岁。对比分析三组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0.05),统计学无

4、意义,可对比。1.2方法分析三组腺样体肥大患儿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针对患儿进行耳部负压水平的检测,采用丹麦生产的声阻抗仪对患儿进行声导抗检测,若患儿耳部负压水平大于-200dapa,导抗图为C型则可确诊该患儿为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3观察指标观察三组腺样体肥大患儿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软件对三组腺样体肥大患儿的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代表三组腺样体肥大患儿之间对比的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代表三组腺样体肥大患儿之间对比的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不存在差异

5、,统计学不具有意义。2结果三组腺样体肥大患儿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的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注:A组与B组腺样体肥大患儿之间对比的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相比较(P0.05);A组与C组之间的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相比较(p0.05);B组与C组之间对比的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相比较(p0.05)。3讨论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指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临床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由于耳部疼痛现象较为显著,患儿表达不清楚,在患儿听力受到影响时才被家长发现并就诊,耽误了治疗时间,给患儿带来严重不便及痛苦。除此之外,分泌性中耳炎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患儿出线听力受损、语言障碍等现象2,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及学习,因此,早期

6、发现、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腺样体肥大引起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机理在于:a:患儿腺样体出现免疫异常现象,腺样体的免疫功能障碍导致患儿鼻咽部粘膜极易发生水肿及感染现象,此类现象进一步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b:患儿咽鼓管部位出现返流现象,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3;c:患儿咽鼓管的机械性阻塞或功能障碍现象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d:由于腺样体是细菌的储蓄地,大量细菌滋生导致分泌性中耳炎4。临床中针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一般采用手术治疗(鼓膜切开术、鼓膜穿刺抽液、激光咽鼓管成形术、鼓室置管术及腺样体切除术等)为主,临床显示:采用腺样体切除术对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治疗效果较好5。本次观察的

7、结果数据显示,度腺样体肥大患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为16.67%,度腺样体肥大患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为34.78%,度腺样体肥大患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为61.54%,度腺样体肥大患儿与度腺样体肥大患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相比较差异不大,度腺样体肥大患儿与度腺样体肥大患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且度腺样体肥大患儿与度腺样体肥大患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相比较差异较为明显。结果可知,腺样体肥大与小儿分泌性中耳炎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关系,腺样体肥大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及转归均有影响。Reference:1黄若葵,黄建晖,丁明虹等.腺样体肥大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及其转归影响探析J.吉林医学,2013

8、,34(30):6221-6222.2韩建军.儿童腺样体肥大对中耳咽鼓管功能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3王刚.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腺样体肥大患儿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12):1860-1861.4高永平,田从哲,刘会清等.小儿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4,12(1):106-108.5王素芳.腺样体肥大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及其转归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9);1078-1079.通讯作者:宋桂林,湖南省长沙市四医院院长办公室,410006课题编号:B2013-125小儿分泌性中耳炎与鼻咽部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