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数学新课改下的教学方式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91353451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初中数学新课改下的教学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初中数学新课改下的教学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初中数学新课改下的教学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初中数学新课改下的教学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初中数学新课改下的教学方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初中数学新课改下的教学方式 数学新课标改革倡导的新观念深刻地引领着数学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由原来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探究发现的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合作者。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摆脱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束缚,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探索创新教育,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面临的课题。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下面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谈一谈自己的认识:一、从重“教”向着重“学”转变新课程教学理念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

2、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数学教学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被动接受、机械记忆、反复训练、强化储存的教学模式。新课标倡导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创新发展。而学生则应变为学习的主人,应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思考、猜想、交流、反复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尽量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独立解决

3、的,教师不示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二、从重“传授”向着重“引导”转变学习方式决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该是学习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角色不应该是信息的传递者、讲授者或呈现者,而应该成为挖掘资源的向导、寻求真知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发展认知能力。因此,教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提倡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与人分享,让学生在情境中培养兴趣、在认知中自主探索、在探究中归纳总结,从而在实践中形成理论定势,形成技能。例如我们在讨论圆柱体的平面展开图形时,首先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圆柱体的包装盒是

4、怎样制作的吗?(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就必须知道圆柱的平面展开图形是什么图形,你能把圆柱展开吗?想一想,有哪些展开方法?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实践操作,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索和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三、从重“模式”向着重“个性”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树立特色意识,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即是说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思路,认真研究,不断改进;结合实际,因材施教,需要进行教法的设计和施工,克服组织形式上的模式化。在个性风格上,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突破和创造,精心设计和研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

5、方法,用教师的创新之火点燃学生的创新之薪,最终形成燎原之势。四、从重“结果”向着重“过程“转变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结果,而且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注重知识的结论,将有意无意压制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严重影响创造思维的培养与发展。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对知识、思想方法的探索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如老师在讲乘法公式时,一般都是介绍公式,然后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但对公式的由来、公式的合理化解释很少讲。我们可以从aa、ab到a(b+c)、(a+b)(c+d)、(a+b)(a-b)以及(a+b)的平方,让学生拾级而上用面积逐一进行验证。这里潜藏着创造发明的机会,进一步得到了能力的发展。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行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课改之中去,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真正落实新课程的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型人才贡献我们的力量。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