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志贺毒素的研究进展 R37A2095-1752(2013)15-0187-02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eEscherichiacoli,EHEC)O157:H7自1982年被确认为致病菌以来的20多年中,其引发的食物中毒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都有不同规模的暴发流行[1]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是引起人类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由于可导致患者出血性肠炎(HC)、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病死率高的疾病[2],因而已成为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EHECO157:H7主要依靠它产生的志贺毒素、溶血素和对上皮细胞的粘附素引起人体的损害其中志贺毒素(Shigatoxin,Stx),现已被认为是是引起人类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为重要的致病因子志贺毒素(Stx)的结构和致病机制志贺毒素作用于肠道引起腹泻,其病理表现为肠粘膜出血和水肿,伴有和EPEC(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与紧密粘附/擦伤(A/E)相似的细胞损伤,志贺毒素与痢疾菌的毒素性质相近,志贺毒素(Stx)又名Vero细胞毒素(Verotoxin,VT),Stx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表达的毒素,有Stx1和Stx2之分。
毒素由A、B二种亚基组成,一个A亚基单体与B亚基的五聚体以非共价键结合构成全毒素B亚基与细胞膜糖脂类受体球丙糖酰基鞘氨醇(Gb3)或球丁糖酰基鞘氨醇(Gb4)特异性结合,介导A亚基进入靶细胞,然后被转移至高尔基体,再达内质网,最后A亚基被转至胞浆,在胞浆内被切割成A1(27KDa)和A2(4KDa)两个片段A1片段有酶活性,以葡萄糖水解酶的方式作用于核糖体,使大亚基28SrRNA第4324位腺嘌呤脱落,使氨酰tRNA不能进入核糖体的A位点[3],导致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终止这种作用会导致肾内皮细胞、肠上皮细胞、Vero细胞的死亡Stx基因的存在及具有活性的Stx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重要因素,Stx1的序列具有高度保守型,Stx2的序列变化很大[4],有不同的变型Stx1与Stx2在核苷酸序列上有58%的同源性,在氨基酸序列上有56%的同源性,两者在免疫上没有交叉反应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从HUS患者分离的EHECO157菌株中,Stx2阳性的菌株数多于Stx1阳性菌株数,说明Stx2比Stx1与临床上重症并发症的关系更加密切,且对肾脏血管内皮细胞有更大毒性Stx2变异型的不同,表现为它们抗原性和毒性有所不同,主要是它们B亚基序列的不同所致,而B亚基的不同又决定了毒素与什么样的受体结合或决定与受体结合的亲疏[5]。
携带Stx2d基因的大肠杆菌的毒力相比其他能产生Stx2的大肠杆菌毒株要弱,而携带Stx2c基因的大肠杆菌引起HUS等严重疾病的几率比其他志贺毒素基因亚型的要高有证据表明,Stx2变异型在Vero细胞上的活性比Stx2低,且与Gb3结合的亲和性也低这是因为B亚单位的Asn-16所致,从而使得Stx2对细胞外毒作用降低参考文献[1]杨毓环,吴春敏,洪锦春,李闽真.O157大肠埃希菌食品分离株的特征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25(11):1061-1064[2]TarrPI,GordonCA,ChandlerWL.Shigatoxinproducingandhaemolyticuraemicsyndrome.[J].Lancet,2005,365(9464):1073-1086.[3]詹初航.为了明天的食品更安全—陈君石教授谈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问题,[J].中国卫生2004(3):32-33[4]罗霞,徐建国.产志贺毒素型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J].疾病监测,2006,21(4):2l7-220.[5]唐中伟,周志江.产志贺毒素EHEC国内分离株Stx2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2):167-169.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