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 2022CB214700

上传人:c** 文档编号:291095485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73 2022CB214700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973 2022CB214700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973 2022CB214700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973 2022CB214700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973 2022CB214700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73 2022CB2147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73 2022CB21470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973 2022CB214700 工程名称: 中国南方古生界页岩气赋存富集机理和 起止年限:依托部门:资源潜力评价 肖贤明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 所 2022.1-2022.8 中国科学院 首席科学家: 二、预期目标 1.总体目标 针对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点,重点突破与页岩气评价与资源潜力预料有关的关键科学问题,建立页岩气赋存、富集、成藏的理论体系。提出适合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气评价的指标与方法,客观评价页岩气资源潜力资源,确定有勘探开发潜力的主要页岩层位,为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气勘探开发供给方法根基与理论指导。力争在评价指标与方法上有创新,

2、在理论体系上有突破,在实际应用方面有针对性。通过本工程的研究,造就一支从事页岩气研究的高水平科研队伍。 2.五年预期目标 (1)建立有机质特性、成烃演化与页岩气形成的关系;建立粘土矿物和脆性矿物类型与沉积、成岩作用的关系,供给页岩气有机微孔和无机微孔(粒间孔、粒内孔等)预料的模型;建立有机质热演化与页岩气生成量和保存量的地质演化模型;透露纳米级孔隙布局与页岩气赋存富集的关系,透露页岩气的赋存机理,表明深层页岩气赋存状态和转化特征及其与深层页岩气形成的关系,建立盆地深层页岩在温压平衡/非平衡体系下的吸附和解吸附模型;量化各种地质地球化学因素对页岩含气性的操纵作用,透露页岩气形成的操纵因素,建立页

3、岩气赋存富集的地质地球化学理论。 (2)透露南方古生界盆地构造演化和沉积埋藏史,结合大地热流模型反演盆地的古地温演化历史,建立南方古生界盆地构造-热演化模型;透露构造抬升条件下页岩气储层物性的响应特征和含气性变化机制,探索多期构造变动条件下页岩气藏发育的有利构造区位;透露构造应力场对页岩裂隙形成发育的影响,建立构造改造页岩气散失的定量模型;透露后期构造的成因机制及对古生界盆地的叠加、破坏与改造程度,表明页岩气保存的构造条件。为构造改造区页岩气的评价供给理论与开发根基。 (3)建立适合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气资源潜力的评价指标与方法,圈定有勘探开发潜力的页岩层,分层位、分地区、分埋深评价页岩气资源潜

4、力,预料有利勘探地区。以南方古生界典型区块为靶区,透露页岩气成藏动力特征及其对页 岩气成藏演化的操纵机理,透露页岩气成藏系统“源岩储层盖层”组合规律性,构建基于能量平衡理论和油气系统理论为根基的页岩气藏成藏富集规律。进展中国南方古生界页岩气富集成藏地质评价与勘探理论,形本金土化页岩气勘探评价技术方法。 (4) 本工程研究成果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发表一批与页岩气评价与勘探相关的根基性高水平学术论文,加入页岩气相关的国际学术会议,报告我国在页岩气赋存机理与评价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预期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5060余篇。提交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报告及相关图件,为国家勘探

5、开发南方古生界页岩气供给科学依据。 (5)培养和造就一支从事页岩气根基研究和应用根基研究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30名左右 三、研究方案 1学术思路 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气赋存富集机理与资源潜力评价涉及到分外繁杂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本工程依托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教导部有关高等院校的加入单位的研究气力与技术条件,抓住关键科学问题,围绕国家需求,组织优势团队开展研究。本工程从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点入手,通过对页岩的含气性评价与主控因素、保存条件与含气性关系、孔隙布局与储气机理等方面研究,建立页岩气形成、赋存、富集成藏的地质理论。在此根基上,研究页

6、岩气的评价指标与方法,建立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理论体系,并对中国南方古生界页岩的资源潜力举行评价。结合实际勘探,进一步评价扬子地区典型区块古生界页岩气的勘探潜力,圈定页岩气的有利勘探开发区。 2技术途径 针对本工程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按6个方面实施。 (1)页岩气形成与含气性的影响因素 选择我国南方典型区块古生界页岩,通过测验室成烃模拟、钻井页岩样品含气量测量和地球化学分析,量化各种操纵因素对页岩气含气性的影响。概括技术途径为: 开展各种地质样品的气体化学组成和碳、氢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包括气体录井、崭新岩石密封脱气、岩石密封破碎脱气,获得吸附气和游离气的地质记录;结合热解模拟测验,获得气体成熟

7、度与页岩气保存量的关系。 开展TOC、Rock-Eval、GC-MS、碳同位素等有机地球化学测验分析,获得页岩样品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开展岩石学查看、矿物组成分析、孔隙度和渗透率分析,获得页岩含气性与有机质特性、无机矿物组成、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 开展岩石气体保存量分析,获得页岩样品中气体的保存量与有机碳含量、成熟度、矿物组成的关系;结合有机质生气量热解模拟、页岩润湿性模拟,获得温度、压力、地层水和矿物组成等诸因素对页岩气形成的操纵,建立评价页岩气保存的理论模型和方法。 (2)页岩微孔缝布局与页岩气赋存富集 以钻井岩心、露头剖面和录井资料为根基,采用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解剖中海

8、油的页岩气区块的储层特征。 通过压汞、液氮微孔布局、扫描/投射电子显微镜、等温吸附测验、含气量测试和岩石静三轴试验等分析技术,从页岩微观孔裂隙(更加是纳米级孔隙)特征入手,分析页岩气储层的微观孔裂隙布局及吸附特征,研究操纵纳米级孔隙布局的主要因素,研究页岩气储存的状态,从而建立页岩气的赋存机理。 通过研究构造演化沉积埋藏烃源岩演化生气作用地下流体以及构造应力热力流体化学流体动力等“五史”“四场”配臵关系,解析构造活动相对稳定期与改造期对页岩微孔缝布局的影响作用及其对页岩气赋存机理的操纵作用。 在上述研究根基上,从页岩基块弹性能、气体弹性能和水体弹性能等储层弹性的多种表现形式着手,研究能量动态平

9、衡系统的演化过程,以能量动态平衡理论和油气系统论为根基,研究页岩气系统的生储盖组合特征,探讨页岩气富集规律。 (3)构造演化与页岩气的改造和保存 从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启程,突出对构造改造的反演和对盆地热史的恢复,抓住构造抬升过程中温度和压力条件的变化对页岩气藏含气性能的影响和吸附-解吸附机理等关键问题开展工作。 在构造演化方面选取上、中、下扬子的典型盆地或者区块举行解剖,通过细致地表调查考察盆地地层序列、沉积充填史、构造特征等,透露盆地类型及形成的动力学背景;通过地震资料解释、构造平衡与恢复、物理及数值模拟等方法深入研究典型盆地剖面,确定其各个时期的沉积环境、变形特征、构造演化与成因机制。在对盆地的形成与改造以及原型盆地恢复研究中,通过对区内代表性盆地的边界断裂、盆内变形形迹、应力场分布特征等分析,分析其形成时间、构造性质和属性、多期演化实时空差异;研究早期构造对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制约以及后期构造的成因机制与对下古生界盆地的叠加、破坏与改造。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