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三年级语文上册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 苏教版

xian****81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4KB
约6页
文档ID:291089417
2022三年级语文上册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1/6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会读、会写、会组词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雷奈克不断钻研的好思想,学习他在发明听诊器时表现出的忘我的精神3.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能说出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人物精神2.分析重点句子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①重点句解析: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雷奈克医生的医德十分高尚作为医生,他非常希望能够挽救病人的生命,正是这种愿望促使他发明了最早的听诊器1048587;1816年,法国巴黎流行着可怕的肺结核病有位名叫雷奈克的医生,看到许多病人痛苦地死去,心里十分难过[①这句话让你感受到雷奈克是个怎样的医生?]他想: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❶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❶脏,这里读zàng 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他整日思索着[句导读:雷奈克虽已找到诊断途径,却苦于没有诊断工具他为此绞尽脑汁整日思索”可见雷奈克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为了治疗病人潜心研究]   ②雷奈克看到病人痛苦地死去,而作为一名医生却没办法救他们,他很难过为了早些找到办法来帮助病人,他才会整日思索。

[②雷奈克为什么要整日思索?]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起因1048588;一天,雷奈克缓步从一个花园走过,突然被两个正在玩跷(qiāo)跷板的男孩吸引住了只见他们一个站在这头,   ❷划,这里读huá  弯着腰,把耳朵紧贴跷跷板,一个蹲在那头,用一枚(méi)铁钉在板上轻轻地划❷着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   ③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词语体会到雷奈克进行试验的迫不及待,从中感受到雷奈克想为病人解除病痛的急切心情和高度的敬业精神④重点句解析:这里连用了两个叹号,说明雷奈克心里非常高兴,非常激动这种高兴和激动是一种有了新发现后的喜悦,也是一个医生责任心的体现他高兴极了,马上跑回医院他把一本笔记簿(bù)卷成筒儿,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③你从“高兴极了”“马上”这两个词语中感受到了什么?]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④这里连用了两个叹号说明了什么?]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雷奈克受孩子玩跷跷板的启示,做出听诊器的雏形这也是全文的重点1048589;就这样,雷奈克每天可以用它仔细听病人内脏的声音,然后分析研究,作出诊断。

  ⑤从“每天”一词可以看出雷奈克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事业非常执著[⑤“每天”一词说明了什么?]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雷奈克为病人诊断1048590;以后,雷奈克又发现空❸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   ❸空,这里读kōng [⑥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雷奈克有什么样的精神?]   ⑥从中可以看出雷奈克在不断研究、不断改进,表现出雷奈克对医学事业不懈追求的精神于是,他把空心木管的两端做成喇(lǎ)叭状,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雷奈克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1.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认识生字、了解字义,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知道各个自然段的段意一 简介雷奈克雷奈克出生于1781年2月17日,法国人雷奈克通过了当时所有严格的资格考试,获得了一名法国医学生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被选进属于皇家医学会的医学卫生学院当时他才23岁但荒唐的是,取得如此成就的雷奈克,居然没有一家医院聘用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文中的生字及不懂的词句2.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注意纠正错误读音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4.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引导学生用填表法做字形结构的练习填表,按要求给生字分类左右结构诊 沿 仔 析 断 效 状上下结构克 管  5.课堂讨论记字方法1)在分析字形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记重点字的方法可以采用旧字加偏旁,旧字换偏旁的方法对于生字中易错的笔画,教师要提醒学生重视效:左边是“”,最后一笔是“丶”,不是“”状:右边是“犬”,不是“大”2)用形近字、同音字组词的方法进行巩固练习三 理解词语1.请同学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2.引导学生通过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出示重点词语,请学生巩固练习思索:思考探求诊断:在检查病人的症状之后判定病人的病症及发展情况喇叭: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张开,可以扩大声音效果: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四 理清课文思路第一自然段:雷奈克整日思索如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变化第二自然段:雷奈克受到启发,用一本笔记簿卷成筒儿听到了病人的呼吸声、心跳声第三自然段:雷奈克每天用它行医第四自然段:雷奈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五 指导朗读13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思索受启发发明  1.这节课开始,教师先板书课文题目,让学生说说见过的听诊器是什么样子的。

再让学生读课文题目进行质疑学生们提的问题有: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是什么样子的?是用什么做成的?是怎么发明的?由这些问题直奔主题,从而进入新课的教学2.在教学时,教师要努力运用直观效应,引导学生通过查词典和联系上下文等形式去理解词语,感悟课文内容1.比一比,再组词2.加偏旁组字,再组词3.把下列句子按顺序整理好3)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1)他高兴极了,马上跑回医院2)他把一本笔记簿卷成筒儿4)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1.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精神2.分析句子,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3.能将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讲述出来一 导入新课读题,围绕题目质疑1.听诊器是什么?有什么用?2.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为什么想到发明它?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发明的?是什么样子的?二 细读课文,逐一解题1.听诊器是什么?有什么用?医疗用品,可以听到胸腔内器官运动所产生的声音,从而诊断病人的病情2.听诊器的发明者是谁?听诊器的发明者是法国医生雷奈克为什么想到发明听诊器?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讨论原因原因:①巴黎流行肺结核,许多病人死亡;②没有仪器能诊断出病人内脏的异常;③雷奈克很难过小结:说明他是一名为病人着想、一心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好医生。

3.听诊器是怎样发明的?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至第四自然段1)读课文理清过程①受到启发由两个男孩的游戏想到木板能传出声音②用一本笔记簿卷成筒儿做试验2)思考讲解①他看到了什么?画出两个男孩的动作,想象当时的情景只见他们一个站在这头,弯着腰,把耳朵紧贴跷跷板,一个蹲在那头,用一枚铁钉在板上轻轻地划着②他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能想到?他想到了木板能传递声音因为他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整天都在想着怎么能听到病人胸腔里的声音,见到眼前的情景,马上受到启发③他做了实验,果然和他想的一样a.指导朗读  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注意读出感叹的语气,把“都”字读重一些b.从这句话可以感觉出雷奈克十分兴奋,他终于解决了困扰他多日的问题,想象这时的他会说什么学生甲:太棒了,现在我能比较准确地诊断病人的病情了!学生乙: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④第一个听诊器的样子改进过程:笔记簿卷成的筒儿空心木管,两端做成喇叭状说明雷奈克是一个肯于钻研的人三 指导造句1.如果……就……2.果然四 朗读课文,总结全文如果让你对雷奈克医生说几句话,你会说什么?学生甲:您真了不起,为医学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学生乙:您的医德高尚,一心为病人着想,正是因为这个,您才会想到发明听诊器,为病人解除痛苦。

学生丙:您真聪明,从一件生活小事能想到重大发明……五 分小组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六 全班交流  1.在讲到雷奈克医生受两个男孩的启示后回到办公室用笔记簿卷成一个筒儿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也试着来做做,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帮助学生验证了能听到声音这一结论2.由部分再回归到整体,让学生再次走进课文,通过“说说雷奈克是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的交流,能使学生对雷奈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实践、致力于医学研究的精神有更清晰、更深刻的感悟,激发学生向雷奈克学习的愿望1.抄写词语1)异常  思索  缓步  沿着 (2)分析  木棍  研究  效果 2.看拼音写字,再组词3.读一读,记一记听 诊 器雷奈克亲自制造出第一个听诊器之后,有人称之为“独奏器”,也有人称它为“医学小喇叭”,他的叔叔建议命名为“胸腔仪”几经考虑后,雷奈克最后决定命名为“听诊器”最珍贵的遗产1819年,雷奈克辞去内克医院的工作,乘着一辆黑色的马拉篷车离开了巴黎几经游历之后,雷奈克于1826年6月和妻子雅奎琳·雅龚回到故乡,接着便一病不起8月13日,雷奈克最后一次从谵(zhān)妄中清醒过来,他看见妻子坐在一边注视着他,便挣扎着坐了起来,慢慢把手上的戒指摘下,一边放在床边的小桌上,一边断断续续地说:“我不这样做,其他人马上也会为我摘下它,我不想让他们来做这痛苦的事情。

两个小时以后,举世闻名的医学家、医学史上第一种诊断工具的发明者雷奈克与世长辞他的遗嘱中有这样一项内容:“将我的医学书籍和论文都赠给我的外甥梅希笛克,还有手表和戒指,这些都是不重要的值得永存的是,我把我所制造的第一个听诊器留给了他,这才是我赠与他的最珍贵的遗产1.雷奈克雷奈克(1781~1826),即拉埃内克法国医师曾任巴黎医科大学内科学教授1819年创制听诊器,并采用听诊法用于对疾病的临床诊断方面在肺结核病研究上取得不少成就曾对慢性肝间质炎(即拉埃内克肝硬化)有精湛的描述著有《心肺疾病间接听诊法》等2.故事背景这个故事发生在1816年当时的法国巴黎正被可怕的肺结核疾病所困扰,这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结核杆菌,症状是低热、夜间盗汗、咳嗽、多痰、消瘦,有时咯血这种病在当时来说较难治疗,死亡率很高要治好这种病,早期的诊断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病在肺部,从外表看,难以了解人的内脏情况就是在这一情形下,雷奈克凭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执著的探索精神,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3.怎样在叙事中说明道理?本文于平凡的叙述中包含了耐人寻味的道理我们在叙述一件事情时,也应当努力做到在平实的叙述中蕴含道理,这样,文章才会内涵丰富,品之有味。

那么,如何在叙事中说明道理呢?首先,我们要明确所写事情的意义其次,可通过平实浅显的语言细致地描述事情的经过在这一过程中,着力体现事情的意义,如果有必要的话,可在叙事完毕后画龙点睛,阐明蕴含的道理如写登山,首先应明确登山的意义在于锻炼人的意志,在叙述登山的过程中,可围绕这一主题细致地描述登山时人物内心体验的变化:起初的兴致勃勃,劲头十足;中途的腰酸腿疼,犹豫不决;最后的咬牙坚持,勇攀顶峰只要围绕中心把登山过程中的见闻感受写细致,自然会使人受到感染,体会到“坚持就是胜利”这一深刻的道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