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上传人:拖*** 文档编号:291089356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PLC操纵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0 前言 PLC(可编程操纵器)是一种用于工业生产自动化操纵的设备,生产厂家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了多层次抗干扰和精选元件措施,所以具有较强的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的才能、运行稳定性和较高的稳当性,因此一般不需要采取什么特殊措施就可以直接在工业环境使用。但是由于它直接和现场的I/O设备相连,外来干扰很轻易通过电源线或I/O传输线侵入,从而引起操纵系统的误动作。尤其是当生产环境过于恶劣,电磁干扰更加猛烈,或者安装使用不当,都不能保证PLC的正常运行。所以要提高PLC操纵系统的稳当性,就要从多方面提高系统的抗干扰

2、才能。 1 干扰源及其分类 影响PLC操纵系统的干扰源与一般影响工业操纵设备的干扰源一样,大都产生在电流或电压强烈变化的部位,这些电荷强烈移动的部位就是噪声源,即干扰源。 干扰类型通常按噪声产生的理由、噪声干扰模式和噪声的波形性质的不同划分。 1、按噪声产生的理由不同,分为放电噪声、浪涌噪声、高频振荡噪声等。 2、按噪声的波形、性质不同,分为持续噪声、偶发噪声等。 3、按噪声干扰模式不同,分为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 (1)共模干扰是信号对地的电位差,主要由电网串入、地电位差及空间电磁辐射在信号线上感应的共态(同方向)电压迭加所形成。共模电压通过不对称电路可转换成差模电压,直接影响测控信号,造成元

3、器件损坏(这就是一些系统I/O模件损坏率较高的主要理由),这种共模干扰可为直流,亦可为交流。 (2)差模干扰是指作用于信号两极间的干扰电压,主要由空间电磁场在信号间耦合感应及由不平衡电路转换共模干扰所形成的电压,这种干扰叠加在信号上,直接影响测量与操纵精度。 2 PLC操纵系统干扰的主要来源 1、来自空间的辐射干扰。空间的辐射电磁场(EMI),主要由电力网络、电气设备的暂态过程、雷电、无线电播送、电视、雷达、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等产生,通常称为辐射干扰,其分布极为繁杂。其影响主要通过两条路径:一是直接对PLC内部的辐射,由电路感应产生干扰;二是对PLC通信网络的辐射,由通信线路的感应引入干扰。辐射

4、干扰与现场设备布置及设备所产生的电磁场大小更加是频率有关。 2、来自电源的干扰。因电源引入的干扰造成PLC操纵系统故障的处境好多,更换隔离性能好的PLC电源,才能解决问题。PLC系统的正常供电电源均由电网供电。由于电网笼罩范围广,它将受到全体空间电磁干扰而在线路上感应电压和电流。尤其是电网内部的变化,如开关操作浪涌、大型电力设备起停、交直流传动装置引起的谐波、电网短路暂态冲击等,都通过输电线路传到电源原边。 3、来自信号线引入的干扰。与PLC操纵系统连接的各类信号传输线,除了传输有效的各类信息外,总会有外部干扰信号侵入。 此干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变送器供电电源或共用信号仪表的供电电源串入

5、的电网干扰,这往往被忽略;二是信号线受空间电磁辐射感应的干扰,即信号线上的外部感应干扰,这是很严重的。由信号引入干扰会引起I/O信号工作奇怪,大大降低测量精度,严重时将引起元器件损伤。对于隔离性能差的系统,还将导致信号间彼此干扰,引起共地系统总线回流,造成规律数据变化、误动和死机。PLC操纵系统因信号引入干扰造成I/O模件损坏相当严重,由此引起系统故障的处境也好多。 4、来自接地系统混乱的干扰。PLC操纵系统正确的接地,是为了抑制电磁干扰的影响,又能抑制设备向外发出干扰;而错误的接地,反而会引入严重的干扰信号,使PLC系统无法正常工作。PLC操纵系统的地线包括系统地、屏蔽地、交流地和养护地等。

6、这样会引起各个接地点电位分布不均,不同接地点间存在地电位差,引起地环路电流,影响系统正常工作。例如电缆屏蔽层务必一点接地,假设电缆屏蔽层两端A、B都接地,就存在地电位差,有电流流过屏蔽层,当发生奇怪处境时,地线电流将更大。 屏蔽层、接地线和大地也有可能构成闭合环路,在变化磁场的作用下,屏蔽层内会展现感应电流,通过屏蔽层和芯线之间的耦合干扰信号回路。若系统地与其它接地处理混乱,所产生的地环流就可能在地线上产生电位分布,影响PLC内规律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正常工作。PLC工作的规律电压干扰容限较低,规律地电位的分布干扰轻易影响PLC的规律运算和数据存贮,造成数据混乱、程序跑飞或死机。模拟地电位的分布将

7、导致测量精度下降,引起信号测控失真和误动作。 5、来自PLC系统内部的干扰。主要由系统内部元器件及电路间的相互电磁辐射产生,如规律电路相互辐射及其对模拟电路的影响,模拟地与规律地的相互影响及元器件间的相互不匹配使用等。要选择具有较多应用实绩或经过考验的系统。 3 抗干扰措施 3.1 硬件抗干扰措施 3.1.1 PLC操纵系统的工作环境 1、温度:PLC要求环境温度在055。安装时不能放在发热量大的元件邻近,四周通风散热的空间应足够大;根本单元与扩展单元双列安装时要有30mm以上的距离;开关柜上、下部应有通风的百叶窗,防止太阳直接照射。假设环境温度超过55要设法强迫降温。 2、湿度:一般应小于8

8、5%,以保证PLC有良好的绝缘。 3、震撼:应使PLC远离猛烈的震撼源。防止振动频率为1055KHz的频繁或连续振动。当使用环境不成制止震撼时,务必采取减震措施。 4、空气:制止有腐蚀和易燃气体,例如氯化氢、硫化氢等。对于空气中有较多粉尘或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可将PLC安装在封闭性较好的操纵室或操纵柜中,并安装空气净打扮置。 5、电源:PLC采用单相工频交流电源供电时,对电压的要求不严格,也具有较强的抗电源干扰才能。对于稳当性要求很高或干扰较强的环境,可以使用带屏蔽层隔离变压器裁减电源干扰。还可以在电源输入端串接LC滤波电路。如图1所示,当输入端使用外接直流电源时,应用选用直流稳压电源。使用普遍

9、的整流滤波电源,由于波纹的影响,轻易使PLC接收到错误信息。 3.1.2 安装与布线 1、动力线、操纵线以及PLC的电源线和I/O线应用分别配线,隔离变压器与PLC和I/O之间应用采用双绞线连接。 2、PLC应远离强干扰源如电焊机、大功率硅整流装置和大型动力设备,不能与高压电器安装在同一个开关柜内。 3、PLC的输入与输出最好分开走线,开关量与模拟量信号线也要分开敷设。模拟量信号的传送采用屏蔽线,屏蔽层应一端或两端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屏蔽层电阻的1/10。 4、PLC根本单元与扩展单元以及功能模块的连接线缆应用单独敷设,以防外界信号干扰。 5、交流输出线和直流输出不要用同一个根电缆,输出线应尽

10、量远离高电压线和动力线。 3.1.3 I/O端的接线 1、输入接线 (1)输入接线一般不要超过30m,但假设环境干扰较小,电压降不大时,输入接线可适当长些。 (2)输入/输出线不能用同一根电缆,输入/输出线要分开。 (3)尽可能采用常开触点形式连接到输入端,使编制的梯形图与继电器原理图一致,便于阅读。 2、输出接线 (1)输出端接线分为独立输出和公共输出。在不同组中,可采用不同类型和电压等级的输出电压,但在同一组中的输出只能用于同一类型、同一电压等级的电源。 (2)由于PLC的输出元件被封装在印制电路板上,并且连接至端子板,若将连接输出元件的负载短路,将烧毁印制电路板,因此,应用熔丝养护输出元

11、件。 (3)采用继电器输出时,所承受的电感性负载的大小,会影响到继电器的工作寿命,因此使用电感性负载时应选择工作寿命较长的继电器。 (4)PLC的输出负载可能产生干扰,因此要采取措施加以操纵。 3.1.4 PLC的接地 良好的接地是保证PLC稳当性工作的重要条件,可以制止偶然发生的电压冲击危害。PLC的接地线与设备的接地端相连,接地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2mm2,接地电阻要小于100;假设要扩展单元,其接地点应与根本单元的接地点连在一起。为了有效抑制加在电源和输入、输出端的干扰,应给PLC接上专用的地线,接地点应与动力设备的接地点分开;假设达不到这种要求,也务必做到与其它设备公共接地,接地点要尽量

12、靠近PLC,严禁PLC与其他设备串联接地。 3.2 软件抗干扰措施 硬件抗干扰措施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切断干扰进入操纵系统,但由于干扰存在的随机性,尤其是在工业生产环境下,硬件抗干扰措施并不能将各种干扰完全拒 之门外,这时,可以发挥软件的生动性与硬件措施相结合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才能。 1、利用“看门狗”方法对系统的运动状态举行监控 PLC内部具有丰富的软元件,如定时器、计数器、辅佐继电器等,利用它们来设计一些程序,可以屏蔽输入元件的误信号,防止输出元件的误动作。在设计应用程序时,可以利用“看门狗”方法实现对系统各组成片面运行状态的监控。如用PLC操纵某一运动部件时,编程时可定义一个定时器作看门狗用

13、,对运动部件的工作状态举行监视。定时器的设定值,为运动部件所需要的最大可能时间。在发出该部件的动作指令时,同时启动看门狗定时器。若运动部件在规定时间内达成指定位置,发出一个动作完成信号,使定时器清零,说明监控对象工作正常;否那么,说明监控对象工作不正常,发出报警或中断工作信号。 2 、消抖 在振动环境中,行程开关或按钮往往会由于抖动而发出误信号,一般的抖动时间都对比短,针对抖动时间短的特点,可用PLC内部计时器经过确定时间的延时,得到消释抖动后的稳当有效信号,从而达成抗干扰的目的。 3 、用软件数字滤波的方法提高输入信号的信噪比 为了提高输入信号的信噪比,常采用软件数字滤波来提高有用信号真实性

14、。对于有大幅度随机干扰的系统,采用程序限幅法,即连续采样五次,若某一次采样值远远大于其它几次采样的幅值,那么就舍去之。对于流量、压力、液面、位移等参数,往往会在确定范围内频繁波动,那么采用算术平均法。即用n次采样的平均值来代替当前值。一般认为:流量n= 12,压力n=4最适合。对于缓慢变化信号如温度参数,可连续三次采样,选取居中的采样值作为有效信号。对于具有积分器A/D转换来说,采样时间应取工频周期(20ms)的整数倍。实践证明其抑制工频干扰才能超过单纯积分器的效果。 4 终止语 PLC操纵系统中的干扰是个特别繁杂的问题,在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合理有效地抑制抗干扰,对某些干扰还需作概括分析,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才能使PLC操纵系统正常工作。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