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上传人:l**** 文档编号:291003776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调研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如何立足比拟优势、破解突出矛盾,加快开展壮大县域经济,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自治区加快“五个基地建设奉献力量,既是XX县区面临的重大课题,又是当前的中心工作。 科学把握并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产业根底等比拟优势,是开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环节 XX县区得天独厚的资源区位优势、不断增强的产业根底优势、多年积淀的微观经济主体优势,都是进一步开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依托。 1.“组合式资源区位优势突出。自治区整体资源优势明显,但分布不均衡,局部地区资源情况单一,无法形成组合优势。而XX县区及周边不但有煤、石灰石、铁、硅等30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并且黄河流经全境、海勃湾水利枢纽

2、即将建成蓄水,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12022、12022国道、京藏高速和包兰铁路穿城而过,航班直通北京、上海、西安等枢纽城市,实现全市“一刻钟城际快线、周边“一小时城市圈,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式辐射型“区域交通中心。使得XX县区成为自治区为数不多的资源区位“均衡配置地区之一。 2.产业经济根底优势不断增强。近年来,XX县区在推进经济转型中,一方面,坚持延伸升级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初步构建了煤焦电化工钢铁、建材循环精深加工的传统产业开展格局。全区已形成2850万吨洗煤、630万吨焦炭、20220万吨钢铁、460万吨水泥、520万重量箱浮法镀膜玻璃产能和15.6亿标方焦炉煤气

3、处理能力,现代煤化工产业初具规模。积极承接和培育新兴产业。成功引进以陕汽新能源车辆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带动近20个上下游配套工程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已经起步。管材、线缆及高档涂料等非资源工程也逐步建成投产。另一方面,进一步繁荣开展第三产业。积极引进了沃尔玛、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大型工程,规划建设了6个专业性物流园工程;金融机构开展到63家,金融效劳能力进一步增强。XX县区第三产业占到全区经济总量的38%,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比重分别到达54.2%、83.1%。 3.微观经济主体优势更具活力。XX县区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完成较早,极大地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快速开展。目前,非公经济占全区

4、经济总量的比重、在吸纳就业及税收的奉献率方面均到达85%以上,民间投资是拉动投资增长最活泼的新生力量。一批经营管理能力较强的外乡企业家、管理人才和熟练的产业工人队伍得以培养,成为深入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开展的坚实根底。 XX县区在快速开展进步的同时,仍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从增长动力看,投资仍处主导地位,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协调性不够;从开展环境看,存在区域竞争趋同化、资源消耗大、环境容量受限等多种潜在障碍;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开展仍然滞后,集聚要素的区域中心XX县区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从产业内部看,传统产业仍处支柱地位,新兴产业刚刚破题。这些矛盾都需要在开展中下大力坚持不懈予以破解。 做大做强特色

5、产业、建设区域中心XX县区,实现产城融合科学开展,是开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根本所在 面对转型开展的繁重任务,XX县区将围绕“推进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建设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XX县区战略目标,加快开展壮大县域经济步伐,努力实现新跨越。 1.突出“产业三化开展思路,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首先,稳固提升能源、化工、冶金、建材4大优势传统产业。突出千万吨级煤焦化基地建设,注重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应用,力争成为自治区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和清洁能源输出基地重要的支撑点。以点带面,努力在“传统产业新型化道路上取得新进展。其次,以推进现有新兴产业工程达产达效为抓手,力促早日实现“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强陕汽新能源汽车

6、的产品市场推广等方面工作,着力突破油改汽方面的政策障碍,促其尽快规模化生产;加大对瑞格工贸等陕汽配套工程的扶持,同步推进面向区域优势产业的化工机械等装备制造业,积极融入自治区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建设中。加快推进光伏镀膜玻璃、逆变器等新能源产业工程及高岭土生产高档填料、粉煤灰制矿物质纤维等新材料工程达产增效,不断扩大新兴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通过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开展、双促进,最终实现“支柱产业多元化的开展目标。 2.突出“宜商那么商的区域中心XX县区作用,进一步开展壮大第三产业。严格实行土地分区管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大力推进滨河XX县区建设、旧XX县区改造提质、棚户区搬迁安置。加强门户交通枢

7、纽功能,完善供热、供电、供气、给排水、防灾减灾等城市根底设施,增强城市承载集聚辐射力。提高公共产品供应数量和质量,为本地和周边居民提供优质公共效劳。高标准、高规格完成区医院、中医院的迁移新建工程,力促医技水平提质升级。以大型三产工程建设为抓手,全面、适度、优质繁荣壮大第三产业。加快推进维多利财富广场等工程建设,积极引进苏宁电器等知名连锁品牌及万达等国内商业地产龙头企业;超前谋划物流产业布局,加快XX县区南部煤炭、北部冷链和空港物流工程建设,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全力打造区域性生活性物流和生产性物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壮大金融行业,实现融资多元,加快建设区域金融效劳中心。抓住乌海湖蓄水契机,加快开展文

8、化旅游业,切实将城市文化优势转化为现实产业优势。充分用好中国书法城、赏石城和“乌海湖等特色“名片,推动书画奇石等特色文化产业开展。积极引进大型旅游集团,加快环山环湖、黄河景观带根底设施和旅游资源开发,形成山水相依、绿洲沙漠相伴,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多元集聚的特色旅游观光基地景区。通过建成辐射周边的区域中心XX县区,推进第三产业繁荣开展,增强消费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实现县域经济增长由单一依赖投资向多元化内生性增长方式转变。 统筹协调推进经济转型和生态文明,实现人民富裕、社会和谐,是开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中心任务 1.正确处理开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实现美丽与开展双赢。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根本,

9、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靠二产拉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不断提高非资源型产业比重,降低经济开展对资源的依赖度;强化循环经济建设这一抓手,大力推进资源产业延链升级,提升循环开展利用水平,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节能降耗的双重效果;加强环境综合治理这一手段,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突出抓好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以用促治,继续实施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大污水、固体废物处理等根底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提高达标排放水平;大力推进生态建设这一重点,以创立“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以沿路、沿山、沿河绿化带为主体,以乌海湖纽建成蓄水为契机,加大绕城水系和生态绿化建设力度,切实提高森林覆盖率和

10、绿化覆盖率。 2.坚持富民优先,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惠民政策和惠民工程,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方向,把更多的财力用在群众直接受惠受益的工程上。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就业容量,优先解决库区、农区转移居民就业问题,千方百计促进居民就业增收。进一步扩大提高养老、医疗等“五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居民搬迁安置力度,真正让搬迁居民搬的出、住的稳。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拓宽救助渠道和领域,让更多困难群众得到全方位、经常性救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政府权力和管理重心下移,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效劳能力。加快数字城管建设,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扎实推进“平安海勃湾建设,全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内容总结1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如何立足比拟优势、破解突出矛盾,加快开展壮大县域经济,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自治区加快“五个基地建设奉献力量,既是XX县区面临的重大课题,又是当前的中心工作2XX县区第三产业占到全区经济总量的38%,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比重分别到达54.2%、83.1%3充分用好中国书法城、赏石城和“乌海湖等特色“名片,推动书画奇石等特色文化产业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