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县委常委会工作报告

上传人:l**** 文档编号:291003733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县委常委会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2年县委常委会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县委常委会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县委常委会工作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委常委会XX年工作报告 2022年,在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常委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团结带着全县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开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加快苏区振兴开展,自觉践行开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大力实施强攻工业、主攻旅游、产业XX县区、富民强县战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加快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xx,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根底。 一、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县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

2、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扎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教育和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全县工作的正确方向。 一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保持政治坚决性。县委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县委一班人先学先行,先后召开了县委常委会、常委扩大会、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进行系统学习、深入研讨,做到原原本本学、紧贴xx实际贯彻落实。各级党组织同步跟进,采取举办专题报告会、观看专题片

3、、集中研读、交流研讨等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全县广阔党员干部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贯彻中,县委注意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认识和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坚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政治自信、组织自信和能力自信。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已成为指导全县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全县上下正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决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二是学

4、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改革自觉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县委迅速下发了关于开展学习宣传贯彻通知,制定了包括九个方面内容的总体安排,并先后召开了县委常委专题学习会XX县区委常委扩大专题学习研讨会,组织中心组成员交流学习体会,带动各级领导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邀请理论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举办科级干部专题学习研讨班,组织科级以上干部集中观看辅导报告片,使各级领导干部全面把握、准确理解精神实质。组织理论骨干和三送工作队员深入乡镇、村组、社区、企业、学校开展宣讲,进一步推动全会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围绕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县委主要领导屡次召开不同层面的务虚会,就全面贯彻落实三中

5、全会精神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并紧密结合xx实际,梳理确定18个重点课题,由县领导领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在吃透中央政策、摸清县情底数的根底上,研究制定了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面落实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 三是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把握开展新要求。县委高度重视抓好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召开了县委全委会专题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下发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通知,召开了县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组织了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带动了全县干部群众掀起学习热潮。县播送电视、赣江源报等媒体开辟了专版专栏,多角度进行了集中报道,营造了浓厚的学

6、习贯彻气氛。同时,以十六字方针为指引,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优化工作部署、细化工作举措,提出了坚持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并举,推动开展升级;坚持开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并举,促进小康提速;坚持在保护中开展,加速绿色崛起等思路,加快推进xx振兴开展。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假设干意见,着力推进苏区振兴开展 县委坚决贯彻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加快推进苏区振兴开展为统领,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假设干意见,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努力把中央、省委的深切关心和特殊支持转化为开展新优势、现实生产力和民生福祉,振兴开展取得了新成果。 一是迅速跟进对接部委。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等

7、原中央苏区实施方案后,县委高度重视,迅速研究制定了对接工作方案,带着相关部门专程进京拜访国家司法部、国务院扶贫办和中国老促会,汇报xx经济社会开展情况和有关请求援助事项。司法部已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司法行政工作开展的意见。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带队深入我县开展对口支援专题调研,制定了对口支援xx1.3.8工作方案方案。 二是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梳理汇总上报重大工程460个,总投资816亿元;已有153个和149个个性化重大工程分别进入省、市工程库。截止11月,全县已争取上级资金8.8亿元,增长8.9%,争取用地指标1973.5亩。共安排重点工程71个,其中工业工程25个,旅游三产工

8、程2022个,新能源产业工程3个,民生工程28个,其他工程5个,工程总投资89.5亿元。开工建设工程60个,开工率84.5%,其中文化艺术青少年活动中心、美满生活用品、振兴大道等11个重点工程完工。累计完成投资16.3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投资17.8亿元,增长34.8%。 三是积极争取央企落地。县委策应央企入赣行动,成立央企对接工作小组,积极争取央企、国企、民企投资。共引进央企4家,签约工程5个,总投资27.6亿元,分别是大唐集团投资5.5亿元的风力发电工程和投资7亿元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中国航空工业供销投资5亿元的钽铌矿综合开发工程、华润万家投资5亿元的城市商贸综合体建设工程、中铁九局投资5

9、.1亿元的城市道路改造提升及棚户区改造工程。其中,钽铌综合开发工程一期已建成试投产,完成投资1.2亿元。组建了4支招商小分队开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招商,预计全年引进工程33个,其中亿元以上工程19个,实际利用外资1780万美元,增长2022.5%。 三、积极应对严峻形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开展 今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总体放缓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县委敏锐把握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及时研究解决经济开展的苗头性、倾向性以及重大瓶颈制约问题,牢牢把握经济开展的主动权,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抓改革等各项工作,推动实现了经济总量和开展质量的双提升,全县经济呈现稳中趋好、好中趋快良好势头,主要经济

10、指标增速快于全市平均水平,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增幅位于全市前列。预计202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5.3亿元,增长11.1%;财政总收入5亿元,增长28.2%,实现财政收入过5亿元目标;工业增加值8亿元,增长16%;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8.2亿元,增长2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55元,增长16.5%;农民人均纯收入4338元,增长22%。 一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县委牢牢把握加快开展、转型开展核心要求,大力实施强攻工业、主攻旅游战略,着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三次产业比重由34.7: 29.1: 36.2调整为30.9: 31.2:

11、 38.0,预计工业、三产对经济的奉献率达27.4%和48.6%,分别提高2.3和8.6个百分点。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坚持高位推动,县委安排三名常委分管工业经济,继续推行县领导和部门一对一联系重点企业;持之以恒抓好工业园区建设,一园三区格局日臻完善,新增园区面积3600亩,万亩工业平台已根本成型;强化科技创新,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组建企业研发中心,提升科技含量和创新水平。矿山机械产业添加稀土材料制备的耐高压耐磨损轴瓦工程获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立项,赣东矿机创新研发的多层摇床、移动式选矿设备、高速离心选矿机投入生产,产品远销南非、欧洲等国家。加大企业开展帮扶力度,完善银企对接平

12、台,提升园区效劳和管理水平,工业开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持续开展壮大,年内新增入规企业8家,总数到达27家;新增纳税超百万企业5户,累计达11户;工业用电量、税收分别增长42%、34%。 繁荣开展现代效劳业。优先开展旅游及旅游效劳业,完成了总规修编和通天寨旅游度假区、百里荷花带两个专项规划编制,启动了游客集散中心工程概念性规划及方案设计及沔坊温泉旅游概念性规划编制。创立旅游品牌,我县被拟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XX县区,赣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保护区,百里荷花观光带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美丽田园,通天寨地质公园被国家命名为第三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大畲乡村旅游示范点创评全省首批4a

13、乡村旅游点,小松镇古井村被评为全省百佳优美村庄。加快推进旅游重点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九寨温泉、赣江源漂流等景区接待水平进一步提升,客家旅游文化街、仙姑岭五星级酒店、游客集散中心、特色文化展览馆等重点工程报批、征地拆迁和挂牌出让加快推进。预计全年接待游客超1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4亿元。金融、物流、房地产等行业快速开展。村镇银行、建设银行在我县落户,银行存贷比达70.9%,高于全市8.9个百分点,列全市第三位;爱琴广场等楼盘成为城市新亮点;物流中心建设顺利推进,物流业税收增长74.6%。 积极开展现代农业。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打造白莲、手工粉干、蔬菜、油茶、生猪、蜜蜂、山地鸡等产业基地,预计实现农

14、业增加值2022.9亿元。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扶持规模农业龙头企业32家,引导土地流转3.5万亩,新增农民合作社51家,达146家,直接带动农户6177户,辐射15000户以上农户增产增收。强化农业产业科技支撑,帮助合作社与科研院校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建立水分调控等油茶示范基地5个,向上争取农业科技工程4个。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维护食品平安和农产品特色品牌,xx白莲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开展。坚持以做大做强县XX县区为核心,以有序推进中心镇建设为依托,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突出人的城镇化,完善根底设施,优化资源布局,促

15、进产城融合,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预计今年新增城镇人口0.6万人,城镇化率提高1.9个百分点,达39.9%。 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启动了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高标准编制控规、重点地段修规和城市专业工程规划70余项。加大乡镇规划编制力度,启动了8个乡镇总体规划修编,2022个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以及4个中心示范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着力提升城镇承载力。加快县XX县区根底设施建设,实施城市重点工程17个,完成投资2022.2亿元,其中建设城市道路4条12.3公里,目前7公里已经竣工;建成温坊拦河坝、湿地公园等公共效劳工程;建成赣江源十里绿色休闲景观长廊、振兴大道沿河绿色休

16、闲景观带、城北出入口景观带等绿化工程,改造清华大道、西华路、沿xx路绿化带,新XX县区绿地面积3.9万平方米,入围省首届生态宜居城市县城候选名单;完善农贸市场、城市饮水、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统筹推进中心镇建设,投入3600万元实施了中心镇圩镇道路硬化、街道美化、电网改造、水管网等工程建设,圩镇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小松镇被评为全省百强镇。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城乡就业培训,年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2期1752人,增强农民就业能力;提高公共就业效劳,多渠道发布就业信息,加强就业援助和创业指导,实施引农入园方案,年内安排200余人进入园区就业。放宽户籍限制,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住房、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实行与城镇户籍人口同等待遇,确保入城农民安居乐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