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290814310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可以成就精彩课堂。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准确预设、灵活预设,还要适时地突破预设,保证课堂的有效生成,让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思考、发现,不断地全面发展。关键词小学数学预设生成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以“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等标准来形容一堂好课。其实这样的课只是教师按部就班地将教案完整演示出来,课堂上教师同时承担着“编剧”、“导演”、“演员”的角色,而学生没有自由和选择的权力。这样的预设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一方面是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即“预设”;一方面是实际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即“生成”。如何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成了我们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两者看似一对矛盾,实质上相辅相成,只有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平衡,才能较好地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应该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教学艺术。以下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寻求“预设”与“生成”的平衡。1精心“预设”,为“生成”留白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确,现代课堂教学仍然需要教师的充分预设,因为这是教师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的重要保证。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新课标下

3、课堂教学的预设必须要更充分,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灵活地捕捉、调控“生成”。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应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的预设,同时更应是一种富有弹性的预设。1.1准确把握教材。教材是“大纲”或“标准”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行教学预设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或改编。如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的平均数一课时,由于教学时间刚好临近“六一”,笔者就把整节课用“迎六一”这个主题串联起来,一方面这样的学习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课的整体感强一些。课的一开始设计了“整理书架”和“布置花瓶”两个层次的内容

4、,实际上这是把教材中“想想做做”的第1题“移铅笔”一题改编而成的。因为考虑到这两个问题学生完全能够利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并且也能够比较容易地引出“移多补少”和“先合再分”两种基本的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样就比较好地为下面例题的学习作好了铺垫。这样的预设既不违背教材的理念,也能够很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1.2为“生成”留白。传统的预设中,教师为了追求课的“完美”,甚至会设计好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并且在上课过程中决不容许“节外生枝”。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很少用心、耐心地倾听学生真实的想法,而是一味地把学生的回答生拉硬扯到预设的答案上去。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教师备课时构建的是“直线型”教学方

5、案,忽视了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因此,预设要有弹性,要适当“留白”。如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的认识周长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是“测量树叶的周长”。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不是预设好统一的测量方法,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测量的方法。2宽容理解、接纳生成课堂生成也称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获得成功。动态生成强调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它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因此,我们应当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而不

6、是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教师对待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够逐步在教学中加以正确地对待生成,宽容接纳生成。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思考,才会产生见解,才能使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例如:一次有位老师在教学概念“整除”时,一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在讲数的整除时,所说的数不包括0?”面对这一问题,这位老师显得很不耐烦,说:“这是书中规定的,记住就行了,坐下。”那位学生只好没趣的坐下了。课堂气氛顿时变得非常沉闷。或许,这位教师认为这个问题超出了教学范围。学生没必要“多此疑问”即便如此,作为一位老师,也不应该专横地对待学生,更何况他提出的问题值得大家探讨呢?相反的

7、,另一位教师在同样的情况下却是这样说:“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可要等到这一单元学完之后,大家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请同学们认真学好这一单元,到时看谁先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回答,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学好本单元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等到复习时,老师不忘前言,让学生围绕“如果不把0排除,那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呢?”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得出“0是任何非0自然数的倍数。”“任何非0自然数都是0的约数。”“任何几个非0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都是0”的结论。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懂得如果不把0除外,就会造成混乱,不利于本单元的学习,所以教材把有关整除的问题限制在非0自然数范围之内;另一方面也使学生

8、复习了本单元之中有关“整除”、“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动态生成的内容是错综复杂的,在课堂教学中,林林总总的信息会扑面而来,有时会令老师应接不暇,不知所措,所以要避免过于理想化的假设,沉着应对,既不能挫伤了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又不能急于求成。以上两位老师对动态生成的不同态度,给人以启示。宽容地接纳生成,能够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统一体,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细细品味新理念,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相得益彰,从而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作者单位:甘肃省瓜州县西湖乡西湖小学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