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合金粉末制取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防护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290814031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合金粉末制取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防护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某合金粉末制取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防护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某合金粉末制取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防护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某合金粉末制取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防护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某合金粉末制取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防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合金粉末制取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防护(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某合金粉末制取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防护 摘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程分析等方法对某合金粉末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存在环节进行识别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前言合金粉末制取属于粉末冶金,是广泛用于汽车行业、装备制造业、金属行业、航空航天、军事工业、仪器仪表、五金工具、电子家电等领域的零配件生产和研究的金属材料。在合金粉末制取过程中存在着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了切实加强工作场所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

2、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某合金粉末制取企业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进行识别和分析,为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监管部门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实施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对象与方法1.1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1、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2、职业病分类和目录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5、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6等法规、规范、标准及相关法律文件。1.2研究范围水雾化制粉生产线。1.3研究内容对水雾化制粉生产线存在和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环节进行识别,并对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情

3、况进行调查。1.4研究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程分析法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通过分析调查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对正常生产过程中存在和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环节进行识别。2结果2.1职业卫生学调查2.1.1原辅材料及产品企业生产的产品为合金粉末。企业水雾化制取合金粉末主要用到的原辅材料见2.1.3水雾化制粉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图见图1图1水雾化制粉生产工艺图工艺介绍根据配比要求称量各种原料后投放到水雾化炉进行敞口冶炼,即冶炼时与空气接触,温度为1700冶炼约1.5小时,然后水雾化半小时;雾化后的粉末经冷却沉淀,再经真空干燥,经粒度分析后合格者检验包装入库,不合格者进行粉末处理直到合格包装入库。称量

4、过程中,在称量回收合金粉末过程中可能接触其他粉尘、镍及其无机化合物、钴及其氧化物。在冶炼投料过程中由于投入回收的合金粉末(主要为铁粉),因而接触其他粉尘,另外接触冶炼炉产生的噪声。冶炼过程中接触镍及其无机化合物、钴及其氧化物、高温、噪声、铜烟。干燥过程中由于干燥炉密闭,无人员操作,只在干燥完成后放料过程中接触其他粉尘、镍及其无机化合物、钴及其氧化物。在过筛机投料和放料过程中接触其他粉尘、镍及其无机化合物、钴及其氧化物,过筛过程中接触噪声。辅助工作主要是在公共区域做辅助工作,如辅助运输,主要是间接接触车间生产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具体见3讨论3.1企业的水雾化制粉生产线在冶炼、干燥、过筛及制粉车

5、间公共区域辅助工作环节均存在着职业病危害因素。3.2企业在存在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冶炼岗位设置了捕尘器,采取了工程防护。企业应定期维护防护设施,确保防护设施的有效性,进而保证冶炼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职业卫生限值要求。3.3企业为劳动者配发了个人防护用品,但根据识别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建议为冶炼工人配备防尘、防毒的呼吸防护用品,为过筛工人及操作工配备符合要求的耳塞。用人单位也可进一步参考后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更合理的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200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国家卫生计生委等4部门关于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2013.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地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1651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7江泉观,纪云晶等.环境化学毒物防治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5867.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